张捷财经观察|制裁俄国破坏规则全球化进程连锁反应

张捷财经观察 2024-06-19 18:10:19

在近期的全球政治经济版图中,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一系列制裁措施引发了连锁反应。美国以支持乌克兰为名,扣押了俄罗斯境外的财产,而这一行动不仅影响了双边关系,也对国际法律和商业规则提出了挑战。

据报道,美国在破坏全球规则后,利用其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冻结并扣押了俄罗斯的资产。这些资产包括银行账户、房地产和其他金融资产,名义上作为对俄罗斯的制裁。美国政府表示,通过出售这些资产获得的资金将用于支援乌克兰。然而,美国的财政状况亦非乐观,此类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国内资金需求的压力。

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此做出回应,命令采取措施对美国在俄罗斯境内的资产进行扣押,以此追偿美国对俄罗斯央行造成的损失。这标志着双方紧张关系的进一步升级。

欧盟方面,比利时作为当前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于当地时间21日宣布,欧盟已批准使用被冻结的俄罗斯央行资产收益来向乌克兰提供援助。根据该提案,欧盟将在今年向乌克兰提供30亿欧元资金,其中90%用于军事援助。

这场围绕乌克兰的冲突所引发的财产冻结与反制措施,暴露了全球化体系中私人财产保护机制的脆弱性。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和人权理念,在当前的地缘政治博弈中显得愈发无力。跨国公司和个人的财产,一旦卷入国家间的争端,便可能面临被随意没收的风险。

此外,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在影响着全球移民和资产流动。一些在中国积累了财富的买办阶级,担忧财产安全,选择移民美国。但在此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遭遇两国对于忠诚和经济权益的质疑与限制,陷入两难境地。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在墨西哥等国家设立产业链,试图减少对中国依赖的同时,也可能在冲突中面临财产被没收的风险。这种全球化布局下的站队问题,正成为国际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

综上所述,美国、俄罗斯和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角力,不仅是一场地缘政治的博弈,更是对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法律和商业规则的考验。随着各方采取的财产冻结与反制措施,国际社会正面临着二战以来关于私人财产保护的基本底线被突破的局面,这将如何重塑全球跨国公司的生存环境,值得持续关注。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