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五岁开始掌兵,才能与德行兼备,被公认为“十六国第一名将”

采蓝说历史 2024-05-08 09:18:40

两晋十六国期间,其实应了“乱世出英雄”那句话,出现了很多天赋怪,慕容恪就是其中的一个。

慕容恪,字玄恭,前燕宗室大臣。文明帝慕容皝第四子,其母高氏不被慕容皝所宠爱,所以慕容恪一直不为父亲慕容皝所注意。

慕容皝这个人,咱们之前介绍过了,这个人跟他爹慕容廆一样,在培养孩子上是很有一套的,慕容家后来鼎鼎有名的“慕容四杰”就全部是他的儿子。但是这么一个听起来很开明、很博爱的父亲,为什么又会如此主观而又武断地忽视儿子慕容恪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慕容恪母亲的原因吗?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个大家族在培养孩子这件事情上,也是一直在走“择优培养”这条路的。不管家族如何家大业大,教育资源、情感倾注、时间精力这些都是极其宝贵和有限的。记住一点,咱们中国人的爱,永远都是有差别的爱。慕容皝有20来个儿子,不可能从小就一视同仁,各个重点培养的。

好在慕容恪自己还比较争气,少年时便外貌高大雄健,性格雄毅厚重,每次跟他爹的交流都很得体。慢慢让他爹对他有所改观。

对慕容恪有所改观的慕容皝便开始对慕容恪进行了具有慕容家特色的针对性培养,在慕容恪十五岁的时候,就把小小年纪的慕容恪往战场上扔。血与火的淬炼下,你熬过来了,你就是咱们慕容家的英才;熬不过去,那是你自己的命,请到地下去静静看着你的兄弟们展翅高飞吧。

事实证明,慕容恪是天选之子,他天生能接下任何考验。15岁进入军中之后,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了。

338年五月,后赵皇帝石虎在与慕容鲜卑攻击鲜卑段部之后,想趁热打铁地扫清东北。于是,借口慕容皝没有执行之前的作战协议,借此挥兵几十万包围了前燕的大本营大棘城(今辽宁省义县)。

这一战是典型的敌强我弱,当时慕容皝都有点怂了,想要当慕容跑跑,是手下人好说歹说,说一枪不放就逃跑后患无穷,要跑也要等跟敌人打出火花之后再跑。慕容皝就此打定决心坚守下去。

石虎僵持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拿下大棘城的难度还是比较大,于是便主动撤退了。慕容家的一贯作风便是“来了就别想轻易走”,所以派2000骑兵出城追击赵军。结果,这一战收获颇丰,杀了赵军三万多人。这一杰作便是出自还不到20岁的慕容恪之手。

同年十二月,段部鲜卑的首领段辽本已向石虎请降了,但觉得石虎灭他国、杀他家人,投降于他心有不甘,便中途反悔了,所以就跟同样是仇人的慕容家串谋了。这时石虎已派征东将军麻秋、司马阳裕等率兵3万前去受降。又是青年小将慕容恪带精骑7000埋伏于密云山,大败麻秋于三藏口(今河北省承德市),杀了一半以上的赵军,麻秋步行逃脱,司马阳裕被俘。

341年十月,慕容皝眼见儿子慕容恪已经成才了,便以慕容恪为渡辽将军,镇守平郭。前燕自从慕容翰逃亡,慕容仁被杀后,无人能镇守辽东。相当于东线的国防一直比较空虚,高句丽就经常出来骚扰他们。但慕容恪主防东线后,屡次胖揍高句丽兵,吓得高句丽从此不敢轻易进入前燕国境。

344年,慕容部攻灭世仇宇文部,慕容恪和弟弟慕容垂双星闪耀。

345年,慕容恪出击,再次胖揍高句丽。

346年,慕容恪为先锋主力,灭扶余国。

348年,之前一直对慕容恪不太亲近的慕容皝在临终之前对接班人慕容儁说:“你弟弟慕容恪智勇双全,是可遇不可求的大才,你务必要对他委以重任。”

352年,当时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冉闵大帝死在了慕容恪手里,具体是怎么死的,请参阅之前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慕容恪在这一战中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地设计了史无前例的新战术:改以进攻为主的骑兵战队为防御核心,用5000铁索连环马结成一张巨大的铁网,来增加无坚不摧的冉闵的突围难度。

冉闵被俘后,其子冉操投奔镇守鲁口的大将王午。王午充分发扬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精神,自称安国王去对抗前燕。慕容恪自然不惯他这毛病,挥师来讨伐王午。结果王午秒怂,立马把冉操当投名状送给了慕容恪。但慕容恪觉得除恶务尽,继续攻打王午。然后中间各种小丑串场子,比如苏林、吕护等人都冒出来得瑟过,最终都被慕容恪击溃了。(王午被部将秦兴所杀,秦兴又被吕护所杀)

354年四月,慕容恪因功劳卓著,被哥哥慕容儁封为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太原王。

然后,又要时光倒流了,当年被后赵与前燕合力攻灭的鲜卑段部又死灰复燃了。350年前后,原段氏鲜卑首领段兰之子段龛趁着后赵内乱、冉魏新立之机,统帅部众南迁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并于七月东迁广固(今山东省青州市),自称齐王,向东晋称臣,受封为镇北将军。

355年,慕容儁称帝,但是跟慕容家有仇的段龛发文跟慕容家唱政治反调,我和你都是鲜卑人,以前都是晋朝的小弟,你凭什么称帝,学学我,本分地给晋室当小弟吧。

这就搞得慕容家必须要拔掉这颗政治钉子了。十一月,慕容儁以慕容恪为大都督、抚军将军,尚书令阳骛为副将,率军进攻广固。十二月,燕军至黄河北岸,慕容恪先以轻舟渡河,试探虚实。然后,慕容恪还是老打法——打怕你再围死你。先打败了段龛的三万大军,然后悠闲地围城。七个月后,段龛受不了了,且等不来救兵。又熬了一段时间,最后被迫出战,被慕容恪击败后,被迫投降。

打完段龛之后,慕容恪还顺带收拾了东晋泰山太守诸葛攸。并顺势渡过黄河,占领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土地,为前燕开辟了黄河以南的新战场,直接威胁到东晋。

359年,慕容儁生病,感觉自己不行了,于是对慕容恪说:“老弟,哥恐怕没几天日子了,这原本也不是啥大不了的事,生老病死很正常嘛。但是东晋和前秦还没灭,你侄儿慕容暐还很年轻,恐怕难以担当大任。要不你挺身而出,替咱家挑挑担子?”

这话吓得慕容恪一滚,赶紧说:“哥,你别开玩笑了。你既然认为我有打天下的能力,难道我就没有帮侄儿打天下的能力吗?”

慕容儁觉得这个弟弟真的很懂事,心里十分开心。

360年正月,慕容儁在邺城大阅兵,欲派大军进攻秦、晋,但病情转危,遂召慕容恪、阳骛、慕容评、慕舆根受遗诏辅政,旋即病卒,时年四十二岁,葬于龙陵,谥号景昭皇帝,庙号烈祖。皇太子慕容暐即位,年仅十一岁。二月,尊皇后可足浑氏为皇太后,以慕容恪太宰、录尚书事,行周公事,总摄朝政。

可是,大家也知道,父亲当家和儿子当家,在很多时候都是两回事。当时身为太师辅政的慕舆根(确实功劳大)自恃战功显赫,高傲自大,看不起慕容恪。于是,不断给慕容恪下套,首先就是怂恿慕容恪夺权自立,理由是避免太后干政。但慕容恪根本不上当,坚决不答应。

这个时候,吴王慕容垂等人都劝他杀了慕舆根,免得他继续挑拨是非。但慕容恪却以大局为重,先帝刚刚走,再杀国之重臣不太好,所以忍字当先,拒绝诛杀慕舆根。

请大家永远记住,小人一般不会懂得感恩的,也不会轻易悔改的。挑拨慕容恪不成功之后,慕舆根又试图离间慕容暐母子,想要太后诛杀慕容恪等。但慕容暐这孩子人小鬼大,知道他四叔杀不得,于是赶紧劝住了他母亲。

阴招频出但没有效果的慕舆根又动了歪点子,提议要回到大东北去,那是咱们鲜卑人的老家,是咱们的根子。现在的都城邺城(今邯郸)再怎么说都是从别人手里抢来的,不如咱们的旧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好。慕容恪一看慕舆根毫无下限地开倒车,这不是要放弃几代人打下的中原地盘吗?终于忍无可忍地联合慕容评密奏慕舆根罪状,派卫将军傅颜诛杀了慕舆根及其党羽。

慕舆根这根搅屎棍确实是被清除了,但是政治影响肯定是有扩散的。先帝刚走不久,你慕容恪就诛杀了辅政大臣,谁知道你是大公无私还是别有用心呢?所以,前燕朝堂一时间气氛非常压抑。但慕容恪永远一副问心无愧的样子,还不增加护卫力量,出入时身边只有一个随行人员,咱不能让你们有一种我慕容恪做贼心虚的感觉吧。然后大赦天下,并停发慕容儁生前所集各路兵员,受任理政,兢兢严谨,与司徒慕容评共同协作,虚心待士,谘诹善道,量才授任。于是,境内局势渐稳,人心稍为安定。

与此同时,很多军人都因为慕容皝新死,觉得可以浑水摸鱼地逃脱兵役,所以前燕一下子出现了很多逃兵。慕容恪命令慕容垂南镇蠡台(今河南省商丘市),傅颜率军充当专门的巡察组,才慢慢把局势稳定下来。

361年二月,之前的漏网之鱼吕护,暗中投靠了东晋。东晋对这种主动送上门来的马仔也是没有理由拒绝的,便封吕护为前将军、冀州刺史。双方密谋去偷袭邺城,但因为办事太粗糙了,还没来得及行动就泄密了。于是,被惹怒了的前燕派慕容恪前去剿灭吕护。慕容恪直接采用了铁桶阵,把吕护围困得主动寻求突围,最后被慕容恪野战消灭了主力,吕护带着残部找东晋他爹去讨生活去了。

365年二月,慕容恪与吴王慕容垂共攻洛阳。三月便顺利拿下,还俘虏了扬武将军沈劲。当时慕容恪起了惜才之心,想要赦免沈劲,但慕容虔说沈劲有才是有才,恐怕不能为我所用,留着终究是个祸害。所以,慕容恪忍痛把沈劲给杀了。

慕容恪夺取洛阳后,随即略地至崤山、渑池,关中大震,吓得前秦宣昭帝苻坚亲自到陕城进行防备。

遗憾的是,这场巅峰对决终究没有爆发。不久,慕容恪率军撤回到邺城。为啥呢?史书上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原因,但转过年来,慕容恪便病重去世了,应该是他当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行了。

366年,慕容恪病重,深虑慕容暐手中无实权,而慕容评又多猜忌,大司马的职务不能让无才之人担当,便对慕容暐的兄长乐安王慕容臧举荐吴王慕容垂,但是慕容臧没有听从慕容恪的话。 这帮小子心里想的是啥?你这么牛逼的叔叔,一个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了。你死后再来一个,我们怎么受得了!

慕容恪临终前,慕容暐亲自来到床前咨询后事,慕容恪还是极力推荐了弟弟慕容垂,他说:“我听闻,傅说举荐士人,就连板筑之人都可以胜任,更何况是国家的懿亲呢!吴王(慕容垂)兼具文武之才,才能仅次于管仲、萧何。陛下如果把政务交给他,国家就能获得安定。不然,我怕二寇(前秦、东晋)会有窥窬之计。”

小滑头慕容暐其实也就是象征性地给他叔叔慕容恪最后的体面而已,你以为他会真正把叔叔的临终良言听进去?看看他后来是怎么打压他五叔和挤兑的就知道了。他爹不喜欢五弟慕容垂,他更不喜欢五叔慕容垂。

慕容恪交代完后事之后,便与世长辞了,享年不详,但根据各种史料记载,终年都在45岁左右。慕容恪死后谥号为桓王。

后来,慕容家经历了各种剧变,后燕皇帝慕容盛终于开始怀念慕容恪的牛气冲天了,下令让中书撰写《燕颂》来纪念慕容恪的丰功伟业。

“慕容四杰”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这四兄弟把慕容家人才辈出的历史印象拉得满满的,可以说,这四位大神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顶级人才。但是,真要较真,要给他们分一个排名先后,窃以为是应该是: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儁、慕容德。

上述这样的排名,可能最大的争议会产生在慕容恪和慕容垂之间,毕竟慕容垂的人生跨度更大,也同样是不败战神,同时还有复国之功。按道理应该排在慕容恪之前,至少应该和慕容恪并驾齐驱。

但其实慕容恪可能要比慕容垂更全面一些,更柔韧一些。这位同志,出征为将,无坚不摧,在内为相,波澜不惊,堪称稳如狗的全才。大家可以看他的作战方式,该猛的时候猛,该忍的时候忍,该放长线钓大鱼的时候也决不犹豫和含糊。最经典的就是俘虏冉闵那一战,大家真的以为他是十战十败再绝地反击的吗?他那连接5000匹战马的铁索从何而来呢?那就是一个步步诱敌深入的圈套。从而可见此人眼光之长远、心机之深重、战术之灵活。

更为难得的是,慕容恪明事理、通人情、有气度。

其实像石勒、石虎、冉闵这些人都是很能打的,但是大家发现慕容恪跟他们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吗?人家慕容恪是拿下一个地方,立马想办法安抚好一个地方,建设好一个地方,唯有这样,己方的统治根基才能长久。上述人中,最接近慕容恪的是后期的石勒,石虎和冉闵则相差甚远。这就是所谓的明事理,知道事情要怎么去做才能做得通。别小看这一点,历史上有这样格局和眼光的当权者其实并不多。

慕容恪在受命辅政之后,首先是难得地控制住自己的私心欲望,绝不迈过人臣那道红线。这同样是很难得的,历史上有很多权臣,有几个能做到他这份上?然后是面对政敌慕舆根包括慕容暐母子的一再挑衅和猜忌,也很少有人能做到他那么云淡风轻。像慕舆根那样的人,很多权臣都会当机立断地杀了他的,但他确实是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才动手的,说明这个人的原则性非常强。说明他是通人情的,对哥哥的托孤,对责任的担当、对家国的呵护、对大局的照顾、对同事的包容、对子民的关爱,基本上都做到了问心无愧。

关于慕容恪有气度的事情,除了前面提到他对待慕舆根和慕容暐母子的态度外,想特别提一下他对弟弟慕容垂的态度。慕容垂其实和他恰恰相反,从小就被父亲慕容皝偏爱。按照常理,这样的兄弟之间是非常容易产生隔阂的,比如他们的哥哥慕容儁就因此对慕容垂有点不大待见。但是大家看看,慕容恪是如何对待慕容垂的,极力推荐和提拔!尤为关键的是,人家独掌大权却从不擅自做主。换作其他人,我对国家有再造之功,我推荐一个接班人,你们还跟我讨价还价?况且我还不是挟带私心地乱推荐!我先把他扶上位又怎么滴?!但是,慕容恪没有这么做,尽管自己觉得推荐慕容垂是对的,但毕竟你慕容暐是君我是臣,你已经慢慢长大了,我提供意见你去做决策,这是对你最好的尊重。

历史的遗憾随处可见,天妒英才,如果像慕容恪这样的全才不是只活了40多岁,而是跟他弟弟慕容垂一样活了70岁,真的,那个画面不敢想象。苻坚和王猛那对千古留名的君臣组合能不能达到后来的高度,真的不好说。

咱们看历史,有时候要从细节入手。慕容恪在世一天,前燕不管多么主少国疑,都是四平八稳地往前稳步前进着。这就是能力和才华。上一个给人这种印象深刻的既视感的人是谁,我们伟大的丞相诸葛亮。

不想继续去夸慕容恪了,毕竟水平有限,再夸也夸不出什么花样来了。反正慕容恪一生的概况上述基本介绍得差不多了,个中真味,留给大家自己去品味吧!

7 阅读:998
评论列表
  • 2024-05-21 13:52

    慕容双子星,慕容家的两战神

采蓝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