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分后,真想拉着儿子去跳楼!”宝妈花十多万让儿子复读,结果傻了眼

全能辣妈plus 2024-06-10 10:39:13

大家好,我是探长~

朋友楠姐的儿子明明是个理科生,成绩一直不理想。

去年高考,他只考了423分,这让楠姐大失所望。

楠姐不甘心,于是咬牙决定花大价钱送明明去一对一补习复读。

整个一年,明明几乎每天都在各种补习班之间奔波。

不仅如此,学费、辅导费和生活费让楠姐的家底儿几乎掏空了。

但她一心盼望着儿子能在今年高考中考个好成绩,改变命运。

然而,课业负担重,压力山大容易导致负面情绪增多,孩子的心理一旦超出承受范围,对学习来说反而是一种负担。

高考成绩公布的那天,楠姐满心期待,希望自己投入的能够有所回报,能够看到一个足以让她骄傲的分数。

然而,当明明输入准考证号码,屏幕上跳出的分数却让她愣住了——415分。比去年还低了8分!

楠姐瞬间脸色煞白,胸口剧烈起伏,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她的眼睛充血,声音颤抖:“这怎么可能?”

明明低着头,不敢看母亲的眼睛,脸上满是疲惫和无奈。

楠姐突然觉得天旋地转,喃喃地说“真想拉着儿子去跳楼!这分数,以后可怎么生活啊!”。

复读,是高考未达预期的学生及其家庭常常选择的一条路径,它承载着许多人的希望和梦想。

然而,复读一年又一年后,孩子的成绩不升反降的现象并不少见。

为什么复读之后,有些孩子的成绩不升反降?

心理压力过大

复读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往往比第一次参加高考时更大。

社会、家庭、老师和自身的期望都压在肩上,一年的时间里,孩子们时时刻刻在面对这些压力。

而过大的压力,不仅会影响学习效率,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最终影响考试发挥。

复读动机不明确

有些学生选择复读并不是出于自身的意愿,而是被家长或周围环境逼迫的。

在这种情况下,复读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会受到影响,复读的过程变成了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那么,孩子的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身体状况欠佳

孩子在复读过程中的高强度学习和长时间的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身体上的不适。

还有些学生因为过度劳累,身体状况不佳,进而影响了学习效率和考试发挥。

忽视心态调整

第一次高考失利给许多复读生带来了挫败感,若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很容易在复读期间产生自我怀疑和焦虑。

这种负面心态,会持续影响复读生的学习状态,导致成绩不升反降。

哪些情况不适合复读?

复读动机不明确或被迫复读

如果学生并没有强烈的复读意愿,只是因为家长的强迫或周围人的压力选择复读,复读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大大降低,最终可能事与愿违。

心理压力过大,难以调整

一些学生在高考失利后,心理压力过大,难以调整心态。

如果在复读期间依然无法有效缓解这种压力,继续复读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影响专注力和学习的效率。

身体健康状况不佳

复读需要良好的身体状态作为支撑。

如果学生在第一次高考后已经感到身心疲惫,甚至有健康问题,再进行高强度的复读可能得不偿失。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健康状况不佳的学生不适合再进行一年的高强度复读。

成绩提升空间有限

有些学生在第一次高考中已经发挥了自己的真实甚至最佳水平,成绩再提升便有限了。

但是,有的家长可能不愿意相信这是孩子的实力,还想让孩子拼一把。

那么对于这类学生,复读可能效果不大,反而浪费了一年的时间。

当然了,有些学生复读之后,成绩确实提高了,但这是基于孩子的知识底子是否牢固,家庭是否和谐之上的。

如果孩子选择了复读,那么可以看一看复读前的准备和建议。

深入分析高考失利原因

在决定是否复读前,我们和孩子应共同深入分析高考失利的原因。

找出问题所在,明确需要改进的方面,为复读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心理准备和调适

复读是一条孤独且充满挑战的道路,需要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所以,我们应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减轻心理负担,同时在复读的过程中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鼓励和支持。

科学制定学习计划

复读期间的学习计划应科学合理,既要有针对性地补弱补差,又要注重提高学习效率。

可以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提升复读效果。

辣妈语录:

复读是一条需要慎重选择的道路,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复读。

在决定是否复读前,我们和学生应深入分析高考失利的原因,明确复读的目标和计划。

若动机不明确、心理压力过大、身体健康欠佳或成绩提升空间有限,则不宜选择复读。

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理性的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你说对吗?

(图片源自网络)

1 阅读:1274
评论列表
  • 2024-06-11 21:53

    今年不是刚考好嘛,这么快就出分了?

全能辣妈plus

简介:育儿达人,每日爆笑萌娃视频,带你乐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