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那个爆火的女子十二乐坊,放弃中国到日本发展,如愿了吗

英豪说娱乐 2024-06-10 16:44:12

23年前,来自国内各大艺术院校的女大学生,纷纷涌进了一个特殊的招聘现场。

这场招聘会的特殊,在于它不是挑选公司员工,而是选拔即将亮相的乐队成员。

而这个乐队,就是后来名噪一时的“女子十二乐坊”。

招聘会结束后不久,女子十二乐坊就以独特的音乐风格,在华语乐坛崭露头角。

她们开音乐专场,拍广告,上综艺,唱响央视春晚……

眼看乐团的发展就要步入下一阶段,她们却做了一个令人诧异的决定——进军日本乐坛。

她们为何突然要到日本发展呢?

到日本发展后,她们的现状如何?

01

女子十二乐坊的辉煌和衰落,都绕不开一个人——王晓京。

王晓京是知名的音乐制作人,也是众多音乐人的“伯乐”。

他曾一手捧红了崔健、陈琳、罗琦等早年摇滚圈的风云人物。

但就是这样一位厉害人物,却在千禧年之后,为中国音乐的发展而深深地担忧着。

从1999年开始,日韩的影音之风开始猛烈冲击着华语乐坛。

它们以全新的音乐风格,吸引了国内无数年轻男女的追捧。

面对如此情况,许多内行的或外行的有识之士,纷纷向外界呼吁:要发展中国人自己的民族音乐。

于是,紧随“日韩流”之后,国内也掀起了一股“新民乐”的音乐浪潮。

当时,有媒体曾把这股浪潮,称之为“新民乐运动”。

王晓京受这股浪潮的影响,也萌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那就是把国风音乐带到主流音乐圈。

他要让中国人听见自己的民族音乐,也要让世界听到独属于中国人的音乐。

只是,究竟要以何种形式来发展和推广国风音乐呢?

一番苦思冥想后,他决定组建一支以演奏传统乐器为主的女子乐队。

于是在2001年5月,王晓京就对外宣布了组建女子十二乐坊的计划。

紧接着他又在6月份,召开了那一场特殊的招聘会。

在众多人选中,王晓京精心遴选了十二位音乐高材生。

她们分别来自于中国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知名艺术院校,擅长二胡、古筝、琵琶、竹笛等传统乐器。

而除了高超的音乐素养,她们还拥有知性端庄的形象和气质。

成员选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让她们互相熟悉,培养默契。

在王晓京的安排下,这十二位女生带着各自的乐器,入住了同一所公寓。

她们同住同住,日夜摸索着乐器之间的配合。

随着默契度的提高,王晓京又找来几位专业人士,和他们一同商讨,如何把传统乐器和现代音乐进行融合。

在反复的摸索中,他们终于找到了适合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风格。

默契度有了,音乐风格也找到了。

接下来,便是女子十二乐坊的第一场演出。

王晓京对于她们的第一场演出,很是重视。

他不仅亲自负责舞台编排,队形出场顺序等,还自掏腰包请来造型师,为她们量身打造舞台造型和演出服装。

后来,他几乎掏光了所有的积蓄,又为女子十二乐坊筹备了第一场主题为“魅力”的专场音乐会。

就这样,女子十二乐坊正式亮相了。

02

2001年10月,北京世纪剧院的一场公开演出,吸引了无数业内外人士的注意。

而表演者,正是由王晓京打造的女子十二乐坊。

她们拿着不同的民族乐器,演奏着拉丁、摇滚、爵士等现代流行音乐。

她们的舞台,还大量运用了新颖的灯光和视觉效果。

在现代多媒体艺术的配合下,她们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独一无二的视听盛宴。

虽然这场音乐会的规模并不大,但她们独特新颖的音乐表演风格,却在业内外引起了剧烈的震动。

有人很是喜欢她们的音乐风格,也看好她们的发展前景。

认为假日时日,她们必能和“日韩流”分庭抗礼。

但也有人觉得她们的民乐表演形式太过新颖,为她们的前途而担忧。

继而又有人对民族音乐的发展,抱着怀疑的态度。

在社会褒贬不一的声音中,女子十二乐坊在结束首场演出后,又立即推出了她们的首张专辑《秦•兵马俑》。

专辑一面世,又引起了业内外的巨大反响。

在这张专辑里,可以发现她们的音乐既保留了民乐的独特韵味,又不乏当下流行的音乐元素。

而这种中西合璧的大胆创新,也赢得了越来越多年轻观众的喜爱。

这张专辑的销量,更是一举突破了百万大关。

在那个时候,销量能有上百万,足以证明她们的受欢迎程度。

专辑带来的震撼还余韵尚存,她们又登上了2002年的春晚舞台。

十二张年轻靓丽的面孔,独树一帜的中西合璧的音乐风格。

让女子十二乐坊的名号,在一夜之间响遍了大江南北。

许多观众在见识到民乐演奏的可能性后,也对民乐的发展越来越期待。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女子十二乐坊开始在国内的不同音乐舞台,频繁露脸。

不仅成为电视台的“宠儿”,她们还备受广告商的青睐。

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她们成为了不少品牌的代言人。

据说光是广告代言,她们的年收入就高达数千万元。

与此同时,她们也接连拿下了重要的音乐奖项,如金曲奖、音乐先锋榜等。

这些奖项,让她们的名气节节攀升。

趁热打铁,女子十二乐坊在2003年1月,举行了第二场名为“奇迹”的音乐会。

随着她们的音乐表演风格,越来越成熟。

王晓京也在按照最初定下的步调,和国外的音乐公司合作,准备将她们推向国际市场。

但如今来看,这一步似乎迈得太快、太急了。

03

2003年2月,女子十二乐坊成立还不到两年时间。

王晓京便和日本的一家音乐公司,签订了共同运作女子十二乐坊的合同。

当消息传出时,国内简直是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女子十二乐坊在国内发展得好好的,也才堪堪在华语乐坛站稳脚跟。

怎么就要到海外发展了?

大多数对于王晓京的这个决定,很是不解。

甚至还有人猜测,此举或许纯粹是为了商业利益。

但王晓京的想法,却是认为中国民乐要走向世界,首先要在发达国家站稳脚跟。

仅仅在国内发展,是远远不够的。

而从当时各国音乐的发展来看,同属于汉文化圈的日本,无疑就是最理想的选择。

于是,在和日本公司签订合约的半年后,女子十二乐坊便推出了第一张日文专辑。

这张专辑刚刚面世,便以日销1万张,月销超50万张的表现,一举拿下了日本专辑销售榜的冠军。

如此亮眼的表现,不仅创下了日本器乐专辑单碟发行的记录,也创造了中国音乐海外发行的历史记录。

也是在这一年,女子十二乐坊还接连斩获了多项日本重要的音乐大奖。

她们在日本的名气,也开始扶摇直上。

在日本引起如此大的动静,国内又岂会听不到风声?

对于这个消息,国内的声音依旧是褒贬不一,亦如她们当初刚出道时。

有人觉得她们给中国音乐涨脸了,也认为她们真的有冲击“日韩流”的希望。

也有人依旧坚持一开始的看法,认为她们就是顶着传播文化的旗号,出国赚钱罢了。

但这两股截然相反的声音,并没有阻挡女子十二乐坊的发展步伐。

进军日本乐坛的第二年,也就是2004年。

女子十二乐坊推出了第二张专辑,再次刷新了日本乐坛的专辑销售记录。

随着名气进一步的高涨,女子十二乐坊也开始在日本二十多个城市,举办了巡回演唱会。

紧接着,巡演又蔓延到了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女子十二乐坊以最纯正优雅的中国民乐,向这些国家的民众,再次展示了中华民族文明的独特魅力。

不过她们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亚洲市场。

04

随着女子十二乐坊在亚洲音乐市场,屡创佳绩。

王晓京和日本公司又达成了合作,联手开拓新市场——欧美市场。

2004年,女子十二乐坊应邀赴美参加活动。

当中国传统乐器的美妙声音,在自由女神像下响起时。

被震撼的不仅仅是现场的观众,还有整个欧美的音乐界。

趁着这股东风,女子十二乐坊顺势进军美国乐坛,并开启了美国的巡演。

与此同时,她们发布的新专辑也拿下了美国乐坛的销量冠军。

这意味着,她们成功打入了美国的主流音乐市场。

不过,这对于王晓京和女子十二乐坊来说,只是把中国民乐推向世界的第一步。

她们之后的目标,是拿下美国的主流音乐奖项——格莱美奖。

为了这个目标,接下来的时间,女子十二乐坊都在开启海外巡演,在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开了二十多场演唱会。

那几年里,她们是炙手可热的华语乐队,年收入达到了1.3亿元之多。

但谁能想到,她们以为的第一步,实则是她们的巅峰时期。

之后不久,她们就因为各种原因,走起了下坡路。

先是因为紧锣密鼓的世界巡演,让女子十二乐坊的大多数成员身心俱惫。

以至于无力再筹备之后的演出,不得不选择退出乐队。

为了维持原本的人数,王晓京只能招募新的成员。

可纵观乐坛,哪个当红的乐队换了成员,能继续红下去的?

苏见信离开后,信乐团变得不温不火。

黑豹乐队没了窦唯,就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

女子十二乐坊,也不例外。

新人和老成员难以在短时间内打成一片,导致彼此的演奏也不和谐。

成员之间尴尬的气氛,让无数观众看得索然无味。

除此之外,这两年女子十二乐坊在商业化取得的成功,让内部也开始涌现不一样的声音。

有人想要接商演,想要赚钱,不想辛辛苦苦四处巡演,只为了传播中国民乐;

有人却觉得如今的乐队商业味道太浓,忽略了音乐本身。

还有人认为她们的音乐,应该加入新的元素或做新的改变,以免让粉丝出现审美疲劳。

都说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作为创始人,王晓京还能暂时压制住团队内部的争斗和矛盾。

但等到了2015年,患上肝癌的他因为突发大出血,带着遗憾离开之后。

女子十二乐坊内部的所有矛盾,也彻底爆发了。

整个队伍化为了一盘散沙,新上任的管理团队更是难以压制。

从这之后,成员离开的离开,退出的退出。

短短几年的时间,不知道换了多少波成员。

在人员的不断变动中,那些喜爱她们的歌迷也在大量地流失。

后来,女子十二乐坊也慢慢从世界中心舞台,一步步滑落到边缘地带。

而国内的市场,也难有她们的一席之地。

在她们开拓海外市场的那几年,国内乐坛也注入了不少新鲜血液。

他们以全新的音乐风格,吸引了新一代的年轻观众。

于是,昔日炙手可热的乐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向了没落。

结语:

时至今日,女子十二乐坊依旧活跃在舞台上。

如今的团长石娟,是乐队第一批的成员。

虽然辉煌不再,但她依旧坚持着王晓京最初的理念,带领乐队继续中国民乐的创作和表演。

这几年,她们都会进行十到二十场的海内外演出。

前两年,女子十二乐坊还参加了不少央视的节目或活动。

再次看到她们的出现,许多人的感受似乎都是:唏嘘。

有人感慨,她们当初多红啊,现在却是默默无闻。

难怪自古就说,花无百日红。

有人则说,民乐要植根于文化土壤。

离开了固有土壤,就会没有养分;没有养分,自然也就凋零了。

其实,说到底还是队伍的人心散了。

就像老话说的,“穷时抱团,富时散家,钱多难买人心齐。”

哪怕乐队再辉煌,十二个人都没有共同一致的目标。

消失,或许是注定的结局。

0 阅读:27
评论列表
  • 2024-06-11 02:01

    怎么感觉(看照片)个个都是歪瓜裂枣啊!说实话这个女子组合听到过。

英豪说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