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之后,中国大力投资固态电池!

芯片界有话说 2024-06-03 12:33:01

近日,中国政府宣布将投资60多亿元人民币(约合8.3亿美元)用于固态电池的研发,以保持其在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这笔资金是迄今为止同类投资中规模最大的,将主要用于支持包括宁德时代(CATL)和比亚迪在内的六家企业。

《中国日报》首先报道了这一消息,称此次投资是政府主导的一项重要计划,旨在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这一计划还涉及蔚来支持的WeLion新能源科技公司以及一汽、上汽和吉利等汽车制造商。

此次注资是中国在下一代电池技术领域超越日本的重要一步。今年2月,北京成立了中国全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CASIP),这是一个由领先的电池和电动汽车制造商组成的联盟,专注于固态电池的开发,目标是在本十年末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

固态电池相较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快的充电速度。然而,由于原材料供应的限制、复杂的制造过程和高成本,固态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尚需时日。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固态电池将决定下一代电动汽车的竞争力。

中国政府的这一举措,是其减少对外国技术依赖整体战略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美欧国家对中国技术限制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已经通过早期对国内供应链的大量投资,确立了全球最具成本竞争力的电池和电动汽车生产国地位。此次注资固态电池领域,旨在保持这一优势。

据《中国日报》报道,北京计划利用这笔巨资推动7到9个项目,这些项目将探索开发包括聚合物基和硫化物基电池在内的各种固态电池技术。业内分析师认为,这一基金将激发“鲶鱼效应”,推动中国电池行业的其他参与者加快技术进步。

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在去年6月宣布在固态电池开发方面取得突破,并计划在2027年之前开始大规模生产。日本政府也向丰田提供了8.41亿美元的补贴用于固态电池的研发。与此同时,日产也声称准备在2029年之前实现固态电池电动汽车的大规模生产。

对于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来说,竞争对手不仅限于日本汽车制造商,还包括美国的特斯拉。尽管特斯拉尚未宣布开发固态电池的计划,但其在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仍对比亚迪构成挑战。

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仍面临诸多挑战。全球电池领导者CATL的首席执行官表示,虽然他支持固态电池的发展,但多年的研究表明,固态电池在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存在问题。他指出,这项技术距离商业化还需数年时间,CATL目前正专注于钠离子电池和凝聚态电池的研发。

总之,中国政府对固态电池领域的巨额投资,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建设,保持其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这一战略不仅应对了国际技术限制带来的挑战,也为未来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欢迎关注芯片行业,芯片行业致力于将全球有价值的半导体新闻分享给您!

0 阅读:88

芯片界有话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