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的硬件市场分析——CPU(主板)篇

安德鲁橙数码人 2024-06-15 05:39:53

CPU&主板篇

目前的DIY市场,其实挺低迷的,CPU方面就表现的挺明显的。其主要原因还是Intel在主推大小核的异构CPU,异构本身其实是挺好的设计,比如现在手机的SoC几乎都是大小核的异构设计。有人也许要说了,手机需要省电,台式机又不用,干嘛非得大小核,几十瓦差距,我差那点电费吗?但其实Intel的野心是创造更多的核,来提高多核效率,过去顶天8个核心,但在大小核之后,如果不管大小,最新的i9已经是24核(8大+16小)。

但坏就坏在本来就是新东西,Windows的本身调度还很差,而且之前我也提到过,Win11已经不会有更大的更新了,也就是说未来要有起色也得起码等到Win12,而且还只是可能性,并不一定能如何。所以虽然多核更强,但是如今发挥有限。

至于另一个话题——AI,虽然它火热,但是我认为它暂时和本地还是关系不是很大,我们目前使用的AIGC或者是智能助手,大多都是以云的形势来开放服务的,并不需要完全的本地部署,虽然本地部署有本地部署的好处,但是大部分AI相关的内容还是以GPU为主,很难想象为了AI而买极好的CPU,这中间的差价完全够你升级一个更好的GPU了。至于未来是否集成NPU,能发挥多大的效果,暂时不是当下考虑的事情。

扯远了,总之以当下的市场情况,没有什么新的需求的情况下,个人建议能不换就不换,能升级解决的就不换整机,实在不行了再一次到位换掉。下面正式说说推荐。

入门级里,AMD的R5 5600G依然是最推荐的入门U,主要原因还是它在够用的前提下,价格更实惠,相较于上一次推荐,目前它的价格比较坚挺,大概是入门装机选它的人太多了。

注意,选它不是说它有多么强,还是看中的它搭载了一个比较不错的核显,一来你不用单独买显卡,这一点带核显的CPU都可以,二来则是它的性能还可以,玩一些老的3A游戏或者是网游还是能够应付的,一般家用的需求都是“不专精但比较杂”,所以有一个不错的核显还是有很大概率用的上的。

需要单独说明的一点是,有一些人对它有误解,以为核显够强所以它适合那些画面不是很高的FPS游戏,其实不是的,它的三级缓存是有阉割的,所以对于FPS类这种吃CPU的游戏,它其实不是太有利。

主板建议搭配B450,B450和B550最大的区别是PCIe版本,前者只支持PCIe3.0,后者支持4.0,但是对这个级别的主机,我个人觉得没太大所谓。

AMD这边的主板,B450、550、650分别就对应了PCIe3.0、4.0、5.0。

AMD较新的产品里,当前这代已经走到尾巴了,而且目前已知搭载Zen5架构的9000系列会在7月底上市,所以看起来618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入手时机。上面说的老款倒无所谓,但是如果你考虑的是新款,特别是要考虑入X3D系列,这种成本比较高的CPU的时候,确实要谨慎一点,毕竟谁都不想刚买的CPU就变老款。

另外关于9000系列,其实苏妈已经带着它在COMPUTEX上亮相了,已知信息为:

保持全大核,无异构,IPC性能提升大约是10%(官方提到的),但单核的综合性能据说提升远比这个高,猜测可能是核心频率的提升比较大,毕竟依靠台积电代工的AMD,制程上是有优势的。

核心数量为:

R9 9950X(16核心32线程,64 MB L3缓存,170W TDP)R9 9900X(12核心24线程,64 MB L3缓存,170W TDP)R7 9700X(8核心16线程,32 MB L3缓存,105W TDP)R5 9600X(6核心12线程,32 MB L3缓存,105W TDP)

至于有没有必要618买一些配件,然后等Zen5上市了再装,我的意见是:装机非常不建议把战线拉长,因为数码产品整体都是在不断迭代不断跌价的,所以没必要。况且下半年还有双十一。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如果你遇到神价,比如抢半价甚至一两折那种,尤其是对机箱和电源这种价格相对较稳定的部件。而且按照7000系列的情况,新上市的价格水分可能会比较高。

Intel这边,过去虽然有过很多次的“多世同堂”,但通常来说最多也就是“一分钱一分货”,实际上是按照价格和性能的梯队一档一档下来的,但是最近不是这样的。最近12代CPU价格性价比极高。

入门款来说,i3 12100,以前如果为了不买独显考虑,我偶尔会推荐i3,但是按照现在的市价(接近¥600),还是推荐买上面的R5 5600G。

往中端走,i5 12600KF降到了只要900出头就能入手。如果你是在PDD之类的一些渠道,860~880的价格也很常见。所以这个CPU虽然看起来略老,但却是目前最推荐的中端CPU,也就是大家常推荐的“主流款”。

因为异构并没有打开新的领域和市场,也就导致了选择带大小核的13、14代标配无法做到很大的差异化。像13代就不说了,不上不下,14代的i5 14400F,相比于12600KF,只有纸面的多核性能更强,但是单核甚至还不如12600KF,因为XX600KF本来就定位比XX400F高,所以它多出来的频率,抵消了一些代差。

所以推荐起来也让人很纠结…i5 12600KF之后,更高端一些的i7、i9也同样是推荐i7 12700KF/12700K,或者i9 12900KF/12900K。它们都分别只要¥1350/¥1550和¥2160/¥2280。至于搭配的主板,首选中端到中偏高的B760。需要极高的扩展性了再考虑Z790。

至于低端入门,同样i5 12400F目前600出头的价格也是合适的。为了不买独显考虑12400也是可以,800出头。12600K相对12600KF的价格高了些,为了买核显而选它反而会降低不少性价比。

最后总结一下:

如果你配一个普通家用主机,R5 5600G+B450,是目前性价比极高的搭配。如果是入门的游戏主机,如果是独显的主机,那么可以考虑i5 12400F,它相应的搭配的主板要求也可以低,当然,预算如果足够,还是更推荐i5 12600KF搭配中端主板(需要供电不能太差)。至于中高端,目前首推还是等等AMD的Zen5,其次就是Intel的12代i7、i9也可以考虑。

1 阅读:525
评论列表
  • 2024-06-16 11:55

    9000系这次玩的是功耗低[点赞]

安德鲁橙数码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