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世界最强战舰,刚下水十分钟就沉了

朝宗惊鸣 2024-06-04 11:58:10

在17世纪,有一艘当时世界最大最强的战舰,它就是由当时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打造的超级战舰瓦萨号。瓦萨号不仅吨位世界第一、火力世界第一,还使用了国王的品位对军舰进行了大量的豪华装修,全船上下装扮了上千座艺术品。

然而,它却在下水十分钟后就突然沉没了,当时的技术无法打捞。这座艺术宝藏沉没海底300多年,直到1961年瑞典政府决定对其进行整体打捞。那么,瓦萨号为什么会沉没?它上面包含了什么宝藏?。

17世纪是世界海上强国的争霸时代。英国、法国、荷兰等欧洲强国都建造了大量的军舰,而偏安一隅的北欧国家瑞典则在欧洲内海的波罗的海争霸。随着一位叫做古斯塔夫瓦萨的瑞典人被推举为瑞典国王,瑞典也开始走向强国之路。因为他来自瑞典显赫的瓦萨家族,所以这个王朝也叫做瓦萨王朝。

瓦萨的第六代继承人,也就是古斯塔夫阿道夫,也叫做古斯塔夫二世,在他的统治期间把瑞典从一个人烟稀少、贫穷、影响不大的北欧边缘王国带进了欧洲强国之列。他一上台就进行了三场巨大的海战,同沙俄的海战、同波兰的海战,几乎是把瑞典的海上邻国打了一个遍,其中和丹麦的海上战争尤为激烈。

古斯塔夫二世是一位战争天才,他第一次提出了联合作战的理念,即整合一支军队中的不同兵种,陆军和海军的协同攻击,还有就是所有的兵种有一个统一的指挥部协调指挥。虽然现在听起来都很平常,但这在当时是很超前的一种思想。要知道日本直到二战时,海军和陆军还没有协同,都是各自为战。古斯塔夫二世利用这种思想打赢了很多场战争,被誉为现代战争之父。

在打赢丹麦后,瑞典的海上实力巨增,基本控制了波罗的海。古斯塔夫二世的信心也开始爆棚,他的目标不再是波罗的海,而是全世界。他要求瑞典的海军要成为世界最强,因此在他的主导下,瑞典开始建造一批最强最大的战舰。

其中的瓦萨号尤为如此,这艘瓦萨号是古斯塔夫二世亲自监督建造的。他要求这艘军舰要成为瑞典海军的旗舰,在吨位、长度、火力、航速方面都要成为世界第一。这样才足以显示瓦萨王朝的权力、财富和战斗力。被叫做瓦萨号,也说明了他对这艘军舰寄予了厚望。

古斯塔夫二世本人性情暴躁,要求极为苛刻。一方面,这样的性格引导了瑞典走向强大,而另一方面,对他的手下则是一种灾难。1626年,瓦萨号在他的监督下正式开始建造。在军舰的龙骨都已经铺设完成的时候,理论上军舰的设计已经固定,不可能修改。

但古斯塔夫二世听说英国正在建造了一艘军舰,长度超过了瓦萨号,他就要求军舰的主设计师亨里克将军舰的长度增加到69米,以便超越这艘英国军舰。虽然这种强行改设计的行为会对军舰造成巨大的影响,但是国王的命令没人敢反抗,亨里克只能硬着头皮强行上马。

可能是国王的要求太多,压力巨大,在舰船建造开始没多久,亨里克就突然去世了。之后,尤亨里克的助手,并没有太多造船经验的雅戈布森接替建造,他们计划要在两年的时间内建造完毕。

但建造到一半的时候,古斯塔夫二世又听说老对手丹麦正在建造一种双层炮塔的军舰,于是他又决定在原有设计只有一层炮塔的瓦萨号上增加一层甲板,也变成双层炮塔。这样一来,瓦萨号便拥有了双排共64门火炮,全长达到了69米,成为了当时吨位最大、火力最强的军舰。但这种更改会极大增加船体的不稳定性。

对于衡量和压仓物来说,在这样的平台上安装这些装备显得过高过长了。不仅如此,古斯塔夫二世的个人品位非常独特,他要求这艘军舰不仅要最大最强,还要最豪华。瓦萨号的船头打造了一个巨大的,有两只雄狮握住的刻有瓦萨家族徽章的巨大船徽,雄狮身后有天使、魔鬼、勇士、乐手、皇帝以及神灵相伴,形成了一组恢弘的群雕。这些雕像全部都是由瑞典国内最好的工匠进行雕刻。

船头两侧还装饰有罗马帝国历代帝王,大小不等的十尊雕像。雕像和装饰全部都涂上了鲜艳的颜料,就连船体两侧的两层火炮挡板都是用华丽的金色狮子雕像装饰。用古斯塔夫二世的话来说,当瓦萨号的双层炮台开火时,敌人看到的不仅是黑漆漆的炮口,还有血红色挡板上怒吼的金色雄狮,这样会让敌人感到既害怕又震撼。

在船体内部,装修犹如豪华游轮,所有舱门的框柱以及檐板都以群雕装饰。舱室内部安置有各种形态的雕像,既有身穿盔甲的威武骑士,也有欧洲的美人鱼和天使。很多雕像都被涂成了金色,使得瓦萨号俨然一座金碧辉煌的海上宫殿。

而且这些雕像都是为瓦萨号特制的,一个由雕塑家组成的团队在瓦萨号上工作了两年。军舰包含有大大小小上千座雕像,这对一艘军舰来说是极为不合适的。但是古斯塔夫二世是好大喜功,他不仅要让敌人折服在他的武力之下,还要折服在他的品位之下。

这样的频繁更改,添加完全不必要的装饰,还要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建造,可想设计师的压力有多么巨大。这样也就可以理解前任设计师为什么突然死亡了。任何大型船只在建造完毕后都要进行海试,更别提军舰了。海试是对军舰动力系统、导航系统和稳定性进行的一系列测试。

海试通常短则几个月,多则半年到一年,在完全没有问题之后,才会交付海军服役。而瓦萨号建好后,离首航时间只有几天了。为了赶时间,设计师对瓦萨号进行的海试,简直是一场闹剧。他让30个船员从船的一头跑到另一头,以测试船的摇动情况。

结果,在船未出海,仅停泊在港口的时候就出现了严重的摇动,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可是设计师却视而不见,还是按照预定时间下水,因为他清楚国王的脾气,推迟下水就等于送死。

1628年8月10号,斯德哥尔摩码头人头攒动,这天天气并不好,但是包括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内的大批人员还是来到现场,来观摩世界第一战舰瓦萨号的下水。

随着国王的一声令下,瓦萨号巨大的船体滚入了水中。乐队开始奏乐,现场燃放烟花,全体船员向国王致敬。当瓦萨号离开港口后,还进行了开火致敬。在炮声中,古斯塔夫二世的内心一阵激动,他想象着瓦萨号即将在战场上乘风破浪,大开杀戒。但是这种好心情没有持续多久。

瓦萨号的巨大船帆使用了优质的亚麻布,但这个时候港口内突然刮起了一阵强风。瓦萨号的船帆在强风的作用下开始倾斜,就在人们惊呼之时,瓦萨号的巨大船体又稳定了过来。人们虚惊一场,但是没想到刚开出不到1500米,又遭遇到了一阵强风。

这一次,船体倾斜角度更大,船体下层的火炮口又全部都是打开状态,海水一下子就进入到船舱内,船体开始大量进水。船长这时候立刻指挥船员全部跑到船的另一侧,希望可以依靠重量把船体压过来,但这样根本无济于事,船上乱成一团。

最下面两层甲板全部进水,之后瓦萨号快速下沉,十分钟之后,完全沉入了海底。看到这个场景,古斯塔夫二世的脸部完全僵硬了。瓦萨号当天出海,携带了145名船员和300名士兵。尽管出事就在港口附近,有很多船只都赶来救援,但是仍然有30名船员遇难。

他们多是下层甲板的水手和士兵,这可以说是当时最大的军舰事故。沉船之后,瑞典枢密院在皇宫进行了全面调查,每位幸存的船员、士兵和军官都接受了询问。审讯的目的其实是寻找替罪羊,而不是查明军舰沉没的原因,因为根本经不起查。

幸存的船员被询问有关灾难发生时船舶的处理情况,有没有操作失误的可能。然而,没人愿意承担责任,于是注意力又转到了造船厂,工程师、设计师和工人都被审讯。枢密院发问为什么要把船造得这么差劲,设计师雅戈布森被重点询问,他表示,他是严格按照原来设计师的要求建造的,但是他完全不提及古斯塔夫二世的修改建议。

虽然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最终审查没有找到有罪的一方,也没有任何人因为玩忽职守受到惩罚。替罪羊实际安在了死去的前任设计师身上,把罪名按到死人身上,万事大吉。

而瓦萨号沉没的真正原因就是建造过程中埋下的那些巨大隐患。多次更改设计,安置太多重炮,战舰的重心过高,首航前没有经过严格测试,这些都是瓦萨号沉没的原因。当然,罪魁祸首还是国王古斯塔夫二世。

之后,瑞典海军制作了简易的潜水器,打捞起了一些大炮,但是由于船体过于巨大无法打捞起来。就这样,瓦萨号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港不远的海域沉睡了333年,直到1961年。瓦萨号在海底躺了300多年,任何船只经过如此长时间的海水清洗和微生物分解,早就脆弱成一片残渣了。

在打捞开始的两年前,瑞典海军就对瓦萨号进行了长时间的勘察,他们发现这艘军舰意外地保存得非常完好。因为这是一艘木质军舰,军舰上的铁质部件很少。有机物,特别是木头,在海底的环境下表现得更好。因此,木材、布料和皮革在海底往往保存得无损。而且瓦萨号使用的木材是瑞典的一种橡木,抗海水腐蚀性非常好。

瑞典海军也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打捞技术。潜水员花了两年时间在瓦萨号的底部海床挖掘了六条隧道,用于安装钢缆吊索。这个工作极其危险,需要潜水员用高压水枪在粘土上开凿隧道,并用挖泥船吸出产生的泥浆。同时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工作,挖掘的隧道随时可能坍塌,并将潜水员埋在里面。尽管十分危险,但这些潜水员进行了1300多次潜水作业,没有发生任何严重事故。

最后,瓦萨号在16艘浮船的帮助下被缓缓拉出水面,然后被拖到港口附近的潜水区。因为在水下多年的木船一旦离水极易腐朽,因此,所有船上的物品均要在水中进行保护和处理。一切就绪后,1961年4月24日,在海底沉睡了333年的瓦萨号终于重见天日。

出水后,如果让船体自然风干,它就会迅速腐朽。因此,一早就准备好了解决方案。在瓦萨号出水的一瞬间,大量的人员就用化学药水喷涂船身,以在船体上构建一种隔绝空气的保护膜。

瑞典的科学家使用聚乙烯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液对船体进行雾状喷洒。这种方式很轻柔,不会冲击船体,但是缺点就是要长时间的喷洒。所以,这个工作从1961年一直进行到了1979年,每天24小时不停喷洒,持续了19年,才让这艘当时已经超过350年的战舰得以固化。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让人惊叹。

之后就是严格的修复工作。船上所有的铁质部件被取出,因为在空气中,他们会加速木材的腐朽。然后这些铁质部件和螺栓使用1:1的现代金属制品替代。只是这些金属部件都被涂上了一层树脂,可以减缓对木材的破坏。船体的风帆没有复制,整个船身也没有涂上原来的华丽颜料。一个是基于保护的目的,第二个就是瑞典人认为,这艘船打捞起来的样子应该保持,他们只是尽可能的修复,而不是复原。

从水中打捞起的上千件雕塑经过防腐处理后,也都被放回到船上原来的位置。瑞典人甚至将船上遇难船员的皮鞋都进行了修复,这些衣服和鞋子也都被放到了博物馆中。之后又经过数年的全身加固工作,沉船修复工作才宣告结束。这一修复工作又持续了20年,瑞典人用了近40年的时间,才将瓦萨号完全修复好。至此,一个横跨300多年的战舰呈现在世人面前。

瓦萨号被放到了1990年建好的瓦萨博物馆中,在军舰进入博物馆后,修复工作仍在继续。当观众走进博物馆中,会被眼前巨大的瓦萨号船体所震撼。对于瑞典来说,这是他们国家最辉煌时期的产物。对瓦萨号进行打捞和修复,也是对这段历史的致敬。

这个博物馆也是瑞典最受欢迎的景点,迄今为止一共有2500万人参观过。瑞典作为一个北欧国家,在一众欧洲大国和强国的包围中发展,给人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其实,瑞典的工业能力很强,是世界上少有的能独立开发战斗机的国家。

代表作就是JS39鹰狮战斗机,还有外形科幻的维斯比级隐身护卫舰。这些武器在国际市场上都很受欢迎。

并且瑞典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为31人,排名世界第五,就连诺贝尔本人都是瑞典人。而专家们统计全世界一共有上万艘大型沉船,被打捞起来的是凤毛麟角 所以海里还存在有多少宝藏 我们无从得知。

0 阅读:179

朝宗惊鸣

简介:热爱体育,探索未知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