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免的鬼故事,冷清的618数据

丫丫港股圈 2024-06-20 19:04:07

在茅台陷入跌价风波后,近日市场再传出关于消费的鬼故事。一是传关于中产消费的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大跌,二是今年电商618数据冷清,甚至是受关注度最低的一届活动。

一、股价跌了80%,鬼故事接连不断

昨日传出的鬼故事中提到三点:

1)下半年进入离岛免税淡季,下调全年的海南免税销售预期到300亿元,同比2023年下降3成。

2)雅诗兰黛集团市场投放的紧缩使得新品的表现并不理想。雅诗兰黛品牌的销售速度仍在放缓,海蓝之谜新品表现一般,免税资源过度倾斜到韩免,对海南免税的影响较大。

3)预计下半年国际客运量恢复度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限,机场免税的恢复度低于预期,需要2-3年才能恢复到2019年水平。

参照海关数据来看,与传闻差不多。

根据海口海关统计,5月份海南离岛免税购物人次为41.88万人次,同比下滑16%。购物金额为19.74亿元,同比下滑38.3%,人均金额为4714元/同比-26.5%。

其中,5月份香化销售额为8.72亿元,同比-38.3%,占比44.2%;精品(服装装饰、箱包、鞋帽)销售额3.49亿元,同比-36.0%,占比17.7%。

受此消息影响,中国中免这两天再跌6%,较去年1月跌去70%,较历史高位跌超80%。

更恐怖的是,即使中免跌了那么多,基本面仍未见到拐点,投资人还要忍受常出的利空消息,下调市场预期打压股价。

原本市场预期今年中免会有所恢复,但根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除了2月份,1月和3月的销售额都同比下跌30-40%。即使2月份销售额没下滑,但客单价还是下滑的,1月客单价为5831元,同比下滑28.5%,2月客单价为6650元,同比下滑10.6%。

回顾近3年多的下跌,与前日提到的逻辑类似,在中免跌50%的时候,市场根据原先的盈利预测去看市盈率已跌穿平均水平,当下看好像估值较为便宜,于是有资金开始抄底。

但消费需求并不好预测,代入部分投资者的思维,可能想的是从护城河角度上看,中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线下免税平台,只要旅游消费恢复,肯定是受益最大的一家。

不过,需求端的边际变化影响了这一逻辑。一是即使规模够大,但今年去海南旅游的旅客减少了,并且人均金额较去年继续下滑。

旅客减少的原因有两点,根据管理层在交流会上表示,今年海南/三亚的雨季比以往要多,导致原本旅客就变少了。另一点,今年日元贬值速度加快,从消费者的出行性价比上看,出国去日本的消费基本较5-6年前的汇率打了7折,所以更多旅客愿意把出行需求放在日本或是韩国。

人均金额的减少,根据CPI和社零数据就能得知,的确复苏速度不及预期。

此前市场预期着放开后,旅客重回三亚/海南消费,而现实是放开后都把出行选择放到境外,或许是前几年出境不方便,导致部分消费者想出行,但国内选择不多,就选择海南或是其他城市。而现在免签国家增多,出行便利给到旅客更多选择,叠加上汇率端的优势,中免的竞争力多少受到影响。

这点也比较明显,5月份海南离岛免税购物人次是41.88万人次。而根据日本旅游局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访日的游客数为54万人次,恢复到19年同期的72%。合计日本旅游局的数据,今年1-5月赴日旅游的人数大约有358万人次左右。

基于上述的边际变化,现阶段的消费需求并不好预测,当中免业绩miss了,即出现估值越跌越贵的情况。跌到现在仍未见底,另一个原因是20-21年基金抱团行情,中免一度炒到7000亿市值,市盈率超过80倍维持了近一年时间,现在是在为之前过度透支估值的行为买单。

截止目前,H股中免PE为14.5倍左右,股息率为5%,而A股中免PE为20倍,股息率为3.5%,账面有360亿出头,但没有回购计划。

与茅台相比起,中免的情况会更差一些,虽然看似有3.5-%的股息率,但当营收预期下调,派息金额也会减少。例如今年Wind盈利中位数为79亿元,若市场传闻营收下调30%为真,那盈利数将下滑多少?

所以说,现在股息率来看,这安全垫并不够厚。往往消费品在下行周期时更难找到安全边际,叠加上管理层也不回购,账面现金摆着不懂,任凭股价下跌,现在的估值可能还不是底。

底部可能在哪呢?

目前H股14倍PE,最悲观的情况下,看到10倍PE为底,那也有不小的下行空间。23财年公司派息率从32.9%提升至50%,若公司能把利润的另外50%拿出来回购,那股价至少不会像现在跌出一副要退市的样子。

更何况,公司没什么负债压力,手上还有360亿现金,只要管理层有意愿,执行压力并不大。

倘若公司不回购,仅靠投资人博弈公司基本面的自身改善的拐点,那谁都预测不准底部在哪,若要抄底的话,等到公司业绩真的走出拐点了,确定性提升后再介入也不怕晚,毕竟公司的规模是最大的消费beta之一,在走出拐点再考虑入手也不怕晚。

二、最冷清的一届618?

若说线下免税店可能受旅客出行选择的干扰,那再看到电商数据会更全面,今年的618也被称为关注度最低的一次。

因为今年各大电商平台都取消了“预售”环节,往年在618开始前,消费者都会先参与预售,之后再凑单参与更多优惠活动,而今年取消了之后,对于消费者来说算是优惠来的更直接,没以前那么烧脑。不过,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来看,都认为今年力度也不如去年。

根据星图数据统计,2024年618期间(天猫5月20日20: 00-6月18日23: 59;京东5月31日20: 00-6月18日23: 59(其他平台以各平台公布618起始时间截至到6月18日23: 59 )),综合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累积销售额为7428亿元。

根据星图数据统计,2023年618销售额为7987亿元,意味着今年618整体销售额同比下滑7%,减少了559亿元。其中,综合电商销售额占5717亿元,同比下滑6.9%,直播销售额从1844亿元提升至2068亿元。

热门销售品类中,粮油调味为110亿元,休闲零食61亿元,美容护肤261亿元,香水彩妆91亿元,洗护清洁151亿元,营养保健为92亿元,宠物食品55亿,家用电器为756亿元。

由于星图统计数据是同比下跌,导致今日市场也有受到些影响。有的卖方认为,由于部分场景和场域没有计入在测算过程中,导致同比数据是下滑了。

根据卖方调研各大平台得出的数据,与星图数据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数据不一定准确)

·淘天6197亿元,同比+13.07%,占比50%-60%,倒算全网体量11800亿元。

·京东2857.4亿元,同比+7.3%,占比24%-26%。

·拼多多同比+27%,占比15%-17%。

三、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各方的统计数据是否有修改,叠加上中免的情况来看,线上线下的消费降级趋势是明显的,即使电商快递数据单量增长20%,但整体单价是下滑的,消费复苏的仍然疲软。

0 阅读:8

丫丫港股圈

简介:专注态度,独到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