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化味”遇上“烟火气”——探析竹溪县“武陵不夜城”持续火爆的秘诀

湖北日报视频 2024-06-12 11:11:00

当高考遇上端午节,为营造安静的考试环境,竹溪县武陵不夜城开启“静音”模式,可游客们的热情不减。端午小长假期间,武陵不夜城日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

据了解,4月底,开街百余日的武陵不夜城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5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聚焦武陵不夜城,该街区已先后5次登上央视,成为央视国际频道《新闻观察》栏目探析沉浸式文旅街区的案例。截至5月31日,武陵不夜城开街154天,累计游客量突破800万人次。

位于鄂西北小县城的武陵不夜城何以持续火爆?日前,笔者深入武陵不夜城一探究竟。

棚户区变成3A景区

赏绚烂灯光、观特色表演、品夜市美食……当前,不少刚刚结束高考的学子来到武陵不夜城放松身心、释放压力,沉浸体验一场酣畅淋漓的夏夜盛宴。

“好漂亮、好热闹,有口福、饱眼福。”6月10日晚,来自重庆市巫溪县的高三毕业生李梦臻来到武陵不夜城赏山二黄戏曲、品竹溪美食、观水秀表演后,发朋友圈感叹道。

竹溪县古称武陵,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沿竹溪河而建西关街,街长1910米、宽5至7米。

武陵不夜城的前身,就是西关街。

历经近600年岁月冲刷,繁华落尽的西关古街变得岌岌可危,交通不畅、设施匮乏、房屋破旧、隐患众多,影响街边1800余户、4600余名居民的生存和发展。

2013年,竹溪县启动西关街棚户区改造工程,以明清一条街为东西主轴,建设仿古建筑,再现古镇风貌。建设、回迁后的西关街,集聚了上万人居住生活。可由于小区物业不健全、购物不方便、配套不完善、市场活力不足等原因,建成后的西关街“黑灯瞎火”“楼市空空”。

2023年9月,竹溪县抢抓城市更新、消费升级、强县工程机遇,招引十堰文旅体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昶禾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实施武陵古镇项目。该项目以山二黄文化为内核、以美食为产业主导、以夜间经济为切入点,对西关街进行品位提升、城市提质,着力打造“天下第一团、戏曲第一街、鄂西第一宴、秦楚第一游”。

武陵不夜城作为武陵古镇第一期规划项目,以二黄国粹作为文化灵魂、以竹溪美食作为产业之根、以夜游经济作为顶层逻辑,建设美食街(内街)、休闲步行街(外街)、竹溪河水秀等3大部分。

武陵不夜城2023年12月30日甫一开街,迅速成为鄂西北网红打卡地:首日引客超10万人次,14天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今年春节期间日均游客量达15万人次……

稀有剧种唱“大戏”

夜幕降临,武陵不夜城内游人如织,仿古建筑在灯光映射下美轮美奂。

武陵不夜城街区集合潮玩、文创、动画等元素,设有主题餐饮、休闲娱乐、特色小吃、非遗文创、精品零售、特产超市、文化驿站等7大经营业态,让古街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而当中最大的亮点,是沉浸式戏曲体验。

山二黄又名汉调二黄,属皮黄腔系地方戏曲剧种,脚色分行与汉剧相同,分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各行演唱自成特色。作为湖北省现存的9个地方稀有剧种之一,山二黄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武陵不夜城,有不少古装爱好者特地身着汉服前来“打卡”,欣赏精彩的戏曲演出。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编导团队立足山二黄创新编创的戏曲情景剧《武陵梨园情》,打造粉墨伊始、万方乐奏、百味竹溪、衣冠凤华、羽化成蝶、赛博空间、武陵情缘等7大戏曲主题和15个文化节点,整条古街将这些节点一线串联,使剧情环环相扣、精彩不断,游客身临其境,直呼“好看又好听”。

武陵不夜城借水生景,引入现代声光电技术,依托竹溪河设计灯光水秀剧场,打造沉浸式水景互动戏曲体验项目。“西关遇见武陵”将花式喷泉、雾森激光、全息巨幕、CG影像、多媒体数控等有机组合,呈现一场顶级水秀。

同时,围绕山二黄、老西关、特色饮食、方言等地域文化元素,街区内巧妙设计布置了一些小场景供游客拍照打卡,还建起山二黄博物馆,让游客穿戏服、登台唱戏曲,沉浸式体验戏曲文化的魅力。

一条街激活文旅消费

“来看看糖葫芦儿”“吃正宗的竹溪懒豆腐喽”……入夜,武陵不夜城内,商贩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

武陵不夜城吸引106家商户入驻,直接带动就业1300余人,增加就业岗位2060个。“肯德基”“朝天门火锅城”等一线品牌抢滩落户;位于主街区的十三西施美食城,主打格格、懒豆腐、合渣、甜浆子、油层、芝麻饼等13道竹溪传统美食,充分展示竹溪当地特色。

在元旦、春节、元宵、清明等节假日,竹溪县推出“贺岁”“浓情季”等文旅活动,集中展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的强大活力。坚定文化自信,强调内容为王,塑造“唯一性”IP,丰富“打卡型”场景,用艺术的形式长久影响人、感染人,让武陵不夜城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竹溪县做大“朋友圈”,于4月底开通至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的省际班车,方便邻省游客前来游玩。

竹溪淳朴的民风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美好体验,精细化的运作让该县成为三省(市)边界旅游文化胜地。

竹溪县以全区域规划、全产业融合、全业态打造、全要素配套、全民性参与为手段,整合夯土小镇、电影小村、关垭楚长城、黄花沟、莲花池等景区景点资源,引进大型文旅企业统一运营,实施资源换投资、资产换资金,突破性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激活文旅市场消费,实现“流量”变“留量”。

武陵不夜城的火爆“流量”,同步带动县内2个4A景区、10多家 A级景区,每逢节假日宾馆酒店、特色民宿和烧烤摊、餐饮店、农家乐等座无虚席,竹溪贡茶、贡米、熏豆干、土蜂蜜、黑猪肉等特色产品销售火热。

今年截至5月中旬,在武陵不夜城的带动下,该县旅游接待同比增长144.96%,旅游综合收入达42.09亿元,同比增长95.49%。(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郭军)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