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县茨河镇下磨石村:稻蛙共作致富路上“蛙”声一片

湖北日报视频 2024-06-19 12:30:34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龙佳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自古田间就有诗人笔下的田园趣景,如今这番趣景正在谷城县茨河镇下磨石村上演。

6月18日,记者走进茨河镇下磨石村的稻田里,放眼望去,稻田被丝网隔成一个个小方块,小方块里随处可见一只只拇指大的绿色的黑斑蛙在嬉戏打闹,活跃的黑斑蛙们在稻田里时而稻下游泳,时而上岸吃粮,到处呈现出一派稻蛙和谐共生的景象。

谷城县耕源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勇介绍,稻蛙共作养殖基地共有61亩,总投资两三百万元,于今年3月份插上水稻秧苗,现共养殖2000万尾黑斑蛙。

目前,青蛙正处于黄金生长期,一天三顿的喂养成了徐勇每天的心头事。基于青蛙的生长过程对环境有着严格要求,徐勇一边学习一边探索养殖技术,将饲料进行严格配比,由“乳酸菌+红糖”发酵而成,添加陈皮等中草药来消食去虫,确保小青蛙得到充足的进食,这样青蛙才能更加健康有活力。

徐勇说:“我们基地目前是水稻和青蛙的生长旺季,130个池子每天投料量在2吨左右,投喂量一直持续20多天,预计7月20日左右就能出蛙。”

田间密密麻麻的小青蛙还有一个月左右就能上市出售了,徐勇算了笔账,若能达到预期,基地将亩产青蛙3000斤以上,那么60亩可产出18万斤蛙,按照每斤15元价格,销售额可达270多万元。这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的稻蛙共作绿色生态种养新模式将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徐勇表示:“基地全年可稳定带动20多人务工,村民在就业的同时,可参与种养全过程,免费学习技术。我希望未来可以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全县推广养殖经验,未来将争取在下磨石村发展稻蛙共作200亩,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