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警把罚单贴到市长车上,市长为何指责公安局局长:办事不力

知道历史 2023-12-22 10:55:48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市,发生了一件让全市轰动一时的新闻:上海市的交警,竟然把停车罚单贴在了上海市市长的车上!

原来,这名交警在上海市书店巡逻时发现,有一辆车违规停在了不该停的地方。当交警将罚单贴在车上时,司机愤怒地说道:

“你知道这是谁的车吗,这是上海市市长的车!”

这名司机的态度,让交警的倔脾气也涌了上来,说道:

“就算是上海市市长,我也照罚不误!”

正当两个人争执不下的时候,汽车的车门忽然打开,走下车的人正是当时的上海市市长:汪道涵。

当交警看到汪道涵走下车后,立马傻眼了,脾气立刻收敛了不少。

但令交警没有想到的是,汪道涵从容地走到他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做得对,谁违反了上海市的交通规则,都不应该开绿灯,就连上海市市长也不例外。”

随即,汪道涵拨通了公安局局长的电话,指责公安局局长办事不力,交警在面对市长时犹豫不决的态度,就足够说明问题。汪道涵对电话另一边的公安局局长说道:“一个人人平等,风朗气清的上海,才是人民的上海!”

汪道涵的这一席话,令当时的上海市市民风气为之一振。公平、公正、公开的城市环境,正是上海在20世纪80年代后成为全国改革开放“领头羊”的重要原因之一。

汪道涵治理上海的精神,更加深远地影响到了江主席、朱镕基等上海市的后来者,每当回忆起汪道涵,江主席总会激动地说道:“汪道涵治理上海的精神,对我的启发和借鉴都很大,他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老师。”

那么,汪道涵究竟与江主席之间究竟有过怎样的一段不解之缘?除了治理上海之外,他为共和国究竟还做出过哪些贡献?今天的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汪道涵的一生?

江主席的忘年交

身为共和国掌舵人的江主席,为人豁达开朗,爱好结交朋友,但是汪道涵或许是江主席朋友中最为特殊的一个。两人之间相差了11岁,是真正意义上的“忘年交”。用江主席的话来说,汪道涵既是他的朋友,更是他的老师。

那么,汪道涵和江主席究竟是如何结下一段不解之缘的呢?

汪道涵出生于1915年,按照年龄来看,他应该和江主席的养父:江上青算是同辈。在那个革命年代,汪道涵与江上青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干起了革命。

但十分遗憾的是,江主席的养父:江上青在1939年不幸牺牲,这让汪道涵感到十分难过。江上青离开人世后,汪道涵隔三岔五便到江上青的家中探望他的遗孀和年幼的江主席,两人之间的缘分从那时就已经开始。

虽然汪道涵和江上青之间的友谊十分深厚,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切还是以革命大局为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形势日益严峻之后,汪道涵便投身到了匆忙的革命事业当中,等到1949年汪道涵来到刚刚迎来解放的上海,看到江主席时,江主席已经成为了23岁的“精神小伙”。

江主席从小受养父江上青的耳濡目染,因此在成人之后很快也投身革命事业。1949年上海喜迎解放后,江主席的共产党员身份从地下转入地上,被党组织安排到了一家雪糕工厂从事组织生产的工作,毕竟“民以食为天”。

新中国成立之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第一位的,对于作为中国近代化发展急先锋的上海来说更是如此。

1949年,汪道涵奉中央之命来到上海视察工作,江主席所在的雪糕工厂成为了当时党组织重点关注的对象。在得知汪道涵前来视察之后,江主席立即向汪道涵汇报了当时的上海雪糕工厂生产工作,并且向汪道涵提出了几个扩建雪糕工厂,保障上海市民就业同时开拓雪糕销路的计划。

汪道涵从这名23岁年轻人的身上,看到了昔日战友江上青的影子,他评价当时年轻的江主席“干劲十足”,并且肯定地称赞这个年轻人今后一定会大有所为。

事实证明了汪道涵有着过人的识人才能。

更加令汪道涵十分感动的是,江主席不仅有着过人的才能,而且还有着一颗知恩图报的心。20世纪70年代,在那个共和国风起云涌的历史时期,汪道涵一度被免除了职务,进入了人生的低谷。在这个人生的至暗时刻,江主席和他的家人不顾个人的安危,给予了汪道涵一个家,帮他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崭新历史时期之后,汪道涵再度复出,他从始至终也没有忘记江主席在关键时刻对他伸出援助之手的这份感情。

20世纪80年代末,在汪道涵即将卸任上海市市长之际,党组织询问汪道涵认为上海市市长的合适人选,汪道涵推荐了江主席,为江主席后来成为共和国巨船的掌舵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9年,当江主席从上海市被调到北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领导人,他依然不忘拜访当年对他有着养育和提拔之恩的汪道涵,询问他治国之道。汪道涵送给了江主席一幅对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幅对联也成为了日后江主席的人生座右铭。

汪辜会谈的代表人物

汪道涵对共和国做出的历史贡献,不仅仅是治理上海和为共和国提拔了新一代的治国人才,在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史上,他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一个中国”的原则已经是耳熟能详。然而,对于台海问题,首先阐释“一个中国”原则和共识的人,就是汪道涵。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让台湾宝岛和祖国大陆一度分离。蒋介石父子前后统治台湾地区的漫长时期,两岸之间的交往坚冰从始至终都难以打破。随着蒋经国在1988年的病逝,台湾地区解除长达近半世纪的禁严令,海峡两岸之间的坚冰才逐渐得以消融。

1990年,台湾地区的学者南怀瑾之弟子张尚德走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专业,表示想要通过华东师范大学,寻求和上海市领导见面的机会。

当时的上海市市长是后来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朱镕基在得知张尚德想要求见的消息后,对此予以高度重视,随后他从张尚德的口中得知,台湾方面想要寻求与祖国大陆开展和平谈判的机会,两岸官方交流的通道因此被打开。

1992年,负责海峡两岸沟通的海基会和海协会相继宣告成立,代表台湾地区的海基会与代表祖国大陆的海协会在这一年的中国香港地区进行了会谈。双方代表在口头上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九二共识”,或者称作“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为1993年海峡两岸的汪辜会谈奠定了基础。

到20世纪90年代,汪道涵已经是年近八旬的高龄,他自己也辞去了实际上的大部分职务。但是汪道涵在得知张尚德来到上海,走访华东师范大学的消息后,他就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对于他来说,国家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而有生之年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更是老一代革命领导人的毕生夙愿。

1993年,汪道涵不远万里,来到了东南亚国家新加坡,与台湾地区方面的代表辜振甫进行会晤,这次会晤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汪辜会谈”,在双方进行会谈期间,汪道涵给出了台海两岸共同携手打击非法走私、推动海峡两岸官方交流、双方定期派遣大学交换生等建议,双方就此达成共识,为日后台海两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然而,海峡两岸的友好往来并非永远一帆风顺,偶有风雨才是这个世界上的常态。20世纪90年代,随着台湾地区顽固派李登辉、陈水扁先后上台,海峡两岸之间的往来一度滑向历史的冰点。其中,陈水扁甚至公然否认台海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这一时间引起了国际上不小的争议。

面对国际上的纷纷议论之声,汪道涵挺身而出。在2003年的一次公开会议上,汪道涵说明了“九二共识”中关于一个中国的原则,旗帜鲜明地捍卫了国家的立场,汪道涵说道:“九二共识”达成的原则就是: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台湾宝岛,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对待台海问题的基本立场,而且这个立场没有任何商榷的余地!

汪道涵的这一席话,为今天台海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调,这是汪道涵为共和国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书痴汪道涵

时间步入21世纪,已经到了耄耋之年的汪道涵光荣退休之后,他终于可以有一些闲散的时间,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

据汪道涵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同事回忆称,汪道涵没有什么吸烟喝酒等特殊的兴趣爱好,唯一让他放不下的就是看书。汪道涵的一生,可以说是嗜书如命的一生。

2003年,年事已高的汪道涵住进了医院。然而,汪道涵对自己住院的环境不是十分满意,这并不是因为医院的护士亏待了他,而是他觉得医院内没有书。无奈之下,医院只好给汪道涵住的医护室内置办了一幅书架,上面摆满了书,汪道涵这才满意地住了下来。

汪道涵的好友、世界贸易组织上海研究中心主任汪尧田回忆称:汪道涵是一个十分具有知识分子气息的人。经济学家江春泽也评价道,汪道涵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着深厚的了解,唐诗宋词对他来说信手拈来。

对于经济管理方面的书籍,汪道涵更是情有独钟。他不仅自己研读,还经常向他人推荐。担任上海市长时,他常强调,如果每个企业都能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每位企业领导都能成为优秀的经理,上海的发展将无可限量。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在谈话中经常引用经典文献。

2005年,汪道涵因病逝世,享年95岁,他一生的挚友江主席亲自出席了他的追悼会,并为他献上花圈。

66 阅读:58141
评论列表
  • zbqy 88
    2023-12-22 23:19

    不知道这个交警后来怎样了!一般来说不妙了,别看市长还批评局长,那是表面光伟正,背后么?你懂的。一定穿小鞋。

  • 2023-12-22 22:48

    就吹吧,政府车辆都是有备案的车号除非是呆头青才会去敢呆事。

    灭绝高俅十万水军 回复:
    小便随地大小便
  • 2023-12-22 18:45

    明知道为什么要停?

    短暂 回复:
    不可能不知道。
    西北风 回复:
    这是写的剧本吗?
  • 2023-12-22 23:18

    那个贴牌交警呢

    郑明 回复:
    回家种地去了
  • 鱼儿 22
    2023-12-23 07:43

    又听你讲了个故事😂

    只属于你 回复:
    这不是讲故事,是编故事
  • 2023-12-23 13:03

    一般有人在车上交警是不会乱贴罚单的,会劝告车主开去适合的地方或者离开

  • 2023-12-23 11:55

    这故事编的

  • 2023-12-23 08:04

    这就是明知故犯。

  • 2023-12-22 22:36

    秉公执法,值得点赞

  • 2023-12-22 21:29

    给交警点赞!!!

  • 2023-12-23 07:56

    作者数学太差,1915年出生,2005年去世,活了95岁?去你大爷的!体育老师教的吧?

    风帆 回复:
    体育老师:这锅我不背!
  • 2023-12-24 04:50

    把大伙智商按地上磨擦系列

  • 2023-12-23 11:24

    你去试一下

  • 2023-12-23 13:58

    有些人几十个违章也是一个电话就销了

  • 2023-12-23 08:12

    八十年代就有手机了?

  • 2023-12-24 01:47

    市长既然说交警做得对,又为什么打电话找局长说他办事不力?局长不处理这个交警才怪

  • 2023-12-24 03:01

    关注你干嘛老故事

  • 2023-12-23 13:12

    我怎么就不知道这个人呢?

  • 2023-12-24 08:03

    谁不会做?

  • 2023-12-24 05:18

    周亚夫军细柳

知道历史

简介:熟读万卷书,感悟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