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郭靖原型上比郭靖还猛,7年攻陷了700余城是郭子仪的后人

吖胖来了 2024-02-01 01:11:35

在金庸先生的笔下,郭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正派人物。他曾经随成吉思汗远征花剌子模并立下赫赫战功;在蒙古人将枪口调转向宋朝时与蒙古人决裂,退守襄阳城至死。

文学创作是浪漫的,作家可以在笔下塑造出一个他心目中理想的人物,这个人物可以远比他所参考的历史原型完美。

黄日华饰演的郭靖

在蒙元的早期历史上寻找,的确可以找到一个与郭靖经历的确相似的原型人物——郭侃。他是一代传奇汉将,但其英名和骂名却同样响亮,这又是为何?

一、郭子仪后人,却效力蒙古帐前

中晚唐时期,能征善战又忠心不已,战功赫赫又能安度晚年的,唯郭子仪一人。郭家后人传承数代后,其中一支落在了陕西华州。他们继承先祖意志,同样投身军伍,历代为将。

郭子仪画像

随着宋朝国力的衰弱,北方的大片土地逐渐落入游牧民族之手。华州郭家这一支也开始为游牧民族效力。

郭侃的祖父郭宝玉便是金朝的将领,曾经受封“汾阳郡公”,在陕西、河北都有威名。

只是郭宝玉生活的年代,金朝也已经步入末年,蒙古帝国成为了北方新的统治者。在蒙金战争中,郭宝玉为蒙古大将木华黎所败,自此投入蒙古帐下效力。

他曾经在成吉思汗面前陈述夺取中原的战略,并带去了汉人军队严明的军纪制度,深受成吉思汗赏识。

郭宝玉(影视剧形象)

郭侃的祖父和父亲均随蒙古四处征战, 参加过灭金的战役,且都牺牲于战场上。到了郭侃这一代已经是蒙古的“军三代”,20岁便受封百户,继续参与蒙古灭金和西进的战争。

由于效力外族的缘故,郭侃常常被人骂为“汉奸”。其实这也需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

南宋时,北方的大片土地几乎是主动割让的。苏洵在《六国论》中暗指北宋朝廷的“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说法,放在南宋身上更加合适。

从宋高宗赵构起主和派就大力压制着主战派,就连岳飞这等人物都被迫害至死。名将在南宋非常难出头。

南宋后期蒙古与南宋土地对比

而且,南宋政权对北方汉人的政策非常摇摆。

在当时,从北方迁移到南方的人被称为“归正人”,这些人中固然有心向南宋的汉臣,却也不乏投机取巧之辈,以及金国派来的探子。

这就导致整个“归正人”群体在南宋都不是很受待见。朱熹更是将“归正人”与汉代宦官、唐代藩镇归为一谈。

不少受到排挤的“归正人”将领,要么死于南宋的放任和蒙古人的攻击之下,要么忍无可忍反投金朝和蒙古。

辛弃疾其实就是“归正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郭宝玉选择做“归正人”未必可以在南宋军队中出头,反倒可能被当作奸细早早处死,或者在军队中被排挤到无地自处的程度。

如《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作为曾经的蒙古将领,回归守护襄阳却不受迫害,其实是非常理想化的状况。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郭宝玉为郭家人选择了效忠蒙古的路并无不可。

也正是因为这种选择,他的孙子郭侃才能够借着蒙古西征的东风,成为中国历史上单论纸面战绩数一数二的大将。

郭侃(游戏形象)

二、连破七百城,已打到地中海岸

公元1254年,随着蒙哥汗即位,在内部矛盾转移和追逐中亚利益的心态下,蒙古帝国发动了第三次西征。

此次西征的领导人为蒙哥的三弟旭烈兀,郭侃也在这支西征的队伍之中。

蒙古军三次西征大概路线

大军出征四年后,旭烈兀兵临木剌夷宗教国。《西使记》记载:“其国兵皆刺客”。

这个特殊的国家不仅借助宗教统治,还将几乎每一名教徒都训练成了刺杀者,通过暗杀等恐怖手段达到政治目的。

在与蒙古帝国结怨后,木剌夷宗教国一边因巨大压力联合周边国家,一边曾经派出约500人的队伍刺杀蒙古帝国大汉。因而,此次西征,木剌夷是必灭的一个国家。

在征伐木剌夷的战争中,郭侃打响了自己的第一战。《元史》载:“其国堑道,置毒水中,侃破其兵五万,下一百二十八城。”

结合《史集》和《世界征服者史》的描述,这一战应当发生在麦门底司堡。战争初期,凭借着寨子建在山上、易守难攻的优势,木剌夷人取得过一定的优势。

他们从山顶投下巨石,成功抵挡了蒙古士兵的进攻。

蒙哥汗画像

但是,双方不仅有士兵战斗力的差异,还有生产力的差异。郭侃率蒙古士兵在山头周围架起了蒙古的“投石机”——弩砲“牛弓”。

据《世界征服者史》描述:

“随着它们射出第一发石头,敌人的射石机被粉碎,很多人在它下面丧命……”可见蒙古的弩砲比木剌夷人的投石机威力大上许多。

这一波投石机对撞后,木剌夷的信心和军心都被打得粉碎。郭侃乘势发动进攻,消灭了五万余木剌夷士兵。

1256年11月,木剌夷统治者鲁坤丁投降。剩余的部分人选择投降,没投降的人抵抗力也很弱,郭侃顺利连下128寨。统治波斯北部166年的木剌夷宗教国不久后宣告灭亡。

在旭烈兀出征之前,蒙哥叮嘱他:“事无巨细都要遵守成吉思汗的习惯和法令”。

这些“习惯”中包含优待投降者,也包括“对顽固顽抗、桀骜不驯者,要把他们连同妻妾、全家老少和族人一起推倒在受暴力压制和屈辱的沙漠中”。

简而言之,负隅顽抗者,屠城。

蒙古士兵屠城

旭烈兀所率领的这支西征军是一支多民族混合军队,其中包括蒙古人、金人、汉人,还吸纳了许多其他中亚民族军队。

其中,长久保留着屠城习俗的民族不多,但在蒙古人的领导下,即便是郭侃这样的汉人,也曾经做出过屠城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情。

这次屠城,发生在哈里发王国的首都巴格达。作为纵横欧亚非大陆的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人口稠密,又分东西两城。

巴格达位置

在旭烈兀的指挥下,郭侃作为先锋军,率部集中投石器射击,将巴格达东南要塞阿札木城楼轰出了一个大窟窿。

1258年2月4日,阿札木城楼被摧毁。哈里发国王于2月10日投降。

这一战,郭侃破巴格达守兵七万人,连下东、西两城,将阿拉伯帝国的末代君主逼得无逃生之路,只能主动向郭侃投降。

《元史》中用一个“屠”字,省略了郭侃屠城的全过程。但仅从他焚烧东城的宫殿记载来看,“举火焚之,香闻数百里”。

因为巴格达东城的宫殿都是由沉香木建造的,所以被烧毁的时候会有香气。香气飘出数百里,可以想见郭侃一把火烧了多少宫殿。

曾经强大的阿拉伯帝国

实际上,蒙古人在这座城市中烧杀抢掠足足17天之久,杀死八十余万人。哈里发统治507年所积攒的财富,全都拱手让给了蒙古人。

蒙古西征的目的不仅在于消灭对自己有威胁的势力,更在于掠夺财富。

因而,即便在巴格达已经收获了巨额财宝,当听说地中海沿岸还有一个富饶的十字军王国时,旭烈兀还是动心了。

十字军城邦得名于十字军东征

于是,蒙古军继续西进,到了今天的叙利亚地区,沿途一路扫荡不向蒙古俯首称臣的城市。

郭侃的战绩则包括在沙特阿拉伯境内,圣地麦加附近连下180余座城市;在征讨地中海西岸十字军城邦时再下120城。

1259年,蒙哥汗去世,旭烈兀预备返回争夺大汗之位,这才停止了西进的步伐。作为旭烈兀的先锋军,郭侃在五年的征战中总共打下了七百余座城市,功勋不可谓不显著。

西征结束后,他返回中原参与到灭宋战争中,他的灭宋策略被忽必烈采用,在南宋被灭后受封“宁海知州”,七年后于任上去世。

宁海州,位于今山东省境内

三、质疑真实性,《元史》与“元史”出入

若郭侃的经历均为真实,他的战绩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也排得上第一流。但是,有关郭侃战功真实性的质疑始终存在。

首先,《元史》对郭侃战功的记载很是粗糙,往往只有他打下多少城市的记载,缺乏对攻城细节,用兵细节的描述。

这其实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通病”:往往只写战果,不写战斗过程。

仅仅凭此倒也不能说郭侃的战功都是假的。但是,后世整理元代史料时,却发现在蒙古人的记载中,几乎没有关于郭侃的记载。

古代投石车

其他名将如怯的不花,拜助等都在蒙古文资料中有所体现,唯独郭侃用笔寥寥。再经查证,郭侃当时只是一个“万户”,最多算是一个中等将校,不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

蒙古军队中真正的大将,如怯的不花等都是独带一军。郭侃却一直在旭烈兀大军部队中。

真实的情况可能是郭侃只是旭烈兀部队中的一个先锋将,在旭烈兀的调遣下攻下了许多城市。所以,连下七百城的战绩虽然耀眼,这些战绩却不能归功于郭侃一个人身上。

旭烈兀(影视剧形象)

而且《郭侃传》中每每详细记载他的战斗过程,必然有投石车参与其中。所以,郭侃个人调兵遣将的能力,和对大局的判断能力,都不应当被高估。

《元史》本就是一部相对粗糙的史料,被称为《二十四史》中质量最差的一本。当年明朝修《元史》仅仅花了一年。

一年写百年史本就仓促,再加上蒙古文与汉文之间有较大不同,单纯翻译其实就需要大量时间。这样修纂而出的《元史》,其参考价值便相对较低了。

后人校对时发现,《元史》极其缺乏可靠史料,编纂的史官在翻译蒙古文典籍时错漏百出,还有许多野史记载进入了典籍中。

例如在蒙古军队的记载中,打下巴格达的首功应当归于怯的不花,《元史》归到了郭侃头上。

当然,记载的出入有两种情况。其一,蒙古人将功劳归结到自己人头上;其二,修纂历史的汉人史官将功劳归结到汉人头上。

但无论如何,郭侃最终只是个“知州”,已经说明他在元朝时并不那么受重视。

而若真的是能征善战之大将,即便蒙古人歧视汉人,也应当给予更高的位置。

结语

或许正是因为真实性有争议,郭侃才有着被作家创作的空间。《元史》记载中郭侃是攻下襄阳的那个人,在金庸的笔下郭靖是与襄阳城共存亡的人。

这种对比,又何尝不是作家内心的一种期待呢?

郭靖(漫画形象)

正所谓“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没有一代历史不包含着当时统治者的意愿,和史官本人的主观判断。

今人很难判断郭侃是否真的是“汉奸”,也很难确定郭侃的功绩究竟是夸大还是属实。

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像金庸先生一样,对真实历史上的人物进行再创作。每个人也都可以对历史做出自己的解读。这也是阅读历史的魅力之一。

参考文献

《元史》

《史集》

《世界征服者史》

0 阅读:0

吖胖来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