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筹备总理人选,为什么只能是周恩来?

怪识历史 2024-03-25 18:17:18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毛主席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之前曾和大家说,新中国尚未成立之前,很多职务的人选尚未确定,不过总理的人选一定毫无争议,必须是周恩来。

对于老搭档周恩来,毛主席给出的评价就是六个字:善于解决问题。

周总理格局大,站在大局考虑问题

周总理是我国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人之一,早在年轻时去日本留学时就了解过马克思主义,并将其视为一生奋斗的目标。回国之后,周恩来在天津参加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被捕后仍然在狱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年底,周恩来奔赴法国留学,是海外旅欧中国共产党人的领袖,1924年回国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从1927年开始,周总理成为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在当时,周总理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后,很多城市的共产党组织损失惨重,很多人甚至背叛了党组织,将共产党员出卖给了国民党,以至于地方的同志信不过中央,开始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

这其中以北平和天津最为严重。为了解决信任问题,周总理代表党中央回到天津,先是召集了天津的有关负责的同志,鼓励大家以大局为重。

不能因为少部分叛变革命的人对组织产生怀疑,还引导大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群众中去,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经过周总理的调解,北平和天津的党组织恢复了运转。

周总理的格局大还体现在红军时期。红军在博古的带领下,在1934年的反围剿战争中遭遇了挫折,很多将领对博古这个不了解实际情况的苏联“留学生”的战术指挥产生了质疑。

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时,又是周总理坚定的支持毛主席作为党和红军的领导人物,团结红军各个部队完成长征。

同时周总理也亲自和博古彻夜长谈,周总理对博古说:“我们两个都不适合当独当一面的将领。”劝解博古,帮博古解除了心结,将红军紧密团结在了一起。

眼光敏锐,周总理善于分析问题所在

红军结束长征之后,部队来到了陕北,此时蒋介石亲自指挥几十万人的部队围剿红军,包括国民党中央军、川军、西北军甚至是张学良的东北军。

强敌环伺,红军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不过眼光敏锐的周总理却发现了这几十万国民党军并不是一心前来剿共的。

首先是国民党的士气问题,周总理发现,剿共的队伍中,只有蒋介石的嫡系中央军是最积极的,国民党的地方军阀只是出工不出力,他们替蒋介石卖命得不到一点好处,部队减员蒋介石不会允许他们补充,反而压缩编制。

蒋介石是在借刀杀人,让红军和西北军、东北军自相残杀,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尤其是东北军,他们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几年里,从东北撤到华北再到西北和红军作战,他们十分抵触。

在内心里,他们和红军一样都是希望抗日的,不愿与无仇无怨的红军为敌。因此周总理十分有魄力的释放了红军俘虏的东北军军官,请他回去见张学良,转达红军希望抗日,不会和东北军为敌的想法。

就这样,在周总理的安排下,李克农和张学良取得了联系,经过多次会谈,张学良向周总理保证,自己东北军如果再遇到红军会提前告知,届时双方部队朝天开枪,应付蒋介石的督战。同时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一起劝蒋介石联共抗日,放弃内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亲自带兵武力兵谏,逮捕了蒋介石,逼蒋介石抗日。周总理得知消息后来到西安,促使国民党、共产党和张学良三方面会谈,提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只要蒋介石公开发表声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放蒋介石回南京去。

当时很多红军将士得知消息后都表示不解,蒋介石在这些年杀害了几十万的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为什么明明抓住了他又给他放回去。

周总理和大家解释,放蒋介石回去是为了从大局出发,一致抗日,倘若处死蒋介石的话,何应钦、汤恩伯等人肯定不会同意,势必会兵进延安,引起新一轮的内战,鹬蚌相争,获利的是日本人。

就这样,在周总理的调解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形成,尽管后来蒋介石消极抗日,围剿新四军,但最起码国民党将领们还是参与了抗战,顶住了抗战最危险的时候。

26年好总理,周总理为新中国做出的伟大的贡献

建国以后,周总理的工作更加辛苦了,无论是建设国家还是搞外交,周总理都始终奔波在一线。

那时的新中国是一穷二白,外交上仅仅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支持我们,美国和西方封锁我们的经济和科技,国内的资金、企业和技术人才大多被蒋介石转移到台湾,我们只能从头建设。

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国内的工业建设才在苏联的援助下开始搞起来,周总理也主要参与策划了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规划。

中国的核弹、卫星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周总理的支持,周总理是两弹一星计划的创建者之一,在最困难的时候依然勒紧裤腰带,调拨粮食和资金支持建设两弹一星事业。

最终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相继研发出之后,我国的国际地位也获得显著提升。

为了让新中国获得世界各国的关注和支持,周总理在外交上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在万隆会议上,周总理和众多亚非拉国家首脑见面,提出国与国相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大家的好评,成为很多国家相处的共识。

周总理一生操劳,为了国家付出的实在是太多,正如后人评价诸葛亮时所用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评价我们的周总理也是十分恰当,感谢周总理和革命先辈们的付出,让我们得以生活在今天这样美好的新中国。

100 阅读:25760
评论列表
  • 2024-03-30 17:59

    联合国的7天降半旗是对周总理的最大认可,全世界独一人

  • 2024-03-30 11:18

    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2024-03-29 11:54

    除了总理还能有谁?

    YP一个 回复:
    我也想说这句话,除了他还有谁
  • 2024-03-26 23:50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2024-03-29 23:26

    当之无愧的共和国第一总理

  • 2024-04-03 22:37

    伟大的总理!

  • 2024-03-29 21:02

    人民总理人民爱!

  • 2024-03-29 20:11

    致敬周总理

  • 2024-03-31 15:46

    周总理伟大

  • 2024-04-06 06:57

    敬爱的周总理!我们怀念您!!!

  • 2024-04-02 11:35

    为人民鞠躬尽瘁,革命意志坚定!

  • 2024-04-04 23:52

    伟大总理。

  • 2024-04-29 14:25

    致敬🫡

  • 2024-05-01 06:39

    千古第一完人!!!

  • 2024-05-23 09:29

    千古一总理

  • 2024-05-29 06:18

    伟大的人民,伟大的总理!

  • 2024-05-21 17:54

    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

  • 2024-03-29 15:13

    真帅

  • 2024-05-04 13:53

    人民好总理……

  • 2024-05-19 17:24

    人民总理周恩来,勤政为民颂后世,鞠躬尽瘁治国家,崛起中华敬元勋!

  • 2024-06-05 22:13

    終身为国为民

怪识历史

简介:看遍千古百科,分享天下历史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