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是血栓的“加速器”?医生提醒:上了年纪,尽量少吃这3物

郭嘉聊健康 2024-05-31 05:45:01

70岁的赵大爷这段时间不知怎么回事,头总是昏昏沉沉,有时候还隐隐感觉有些麻木。

女儿得知后立即陪同赵大爷到医院做检查。

到医院后,经过一系列检查,最终诊断为大脑血栓形成。

看到这样的结果,赵大爷的女儿表示,父亲平时饮食都很清淡,也喜欢活动,怎么会这样?

医生紧接着问老人平时是不是喜欢吃葱蒜?赵大爷说自己喜欢吃大葱,平时炒菜的时候喜欢放一些。

医生说赵大爷的血栓和吃大葱有关。

吃大葱为什么会形成血栓呢,听听医生怎么说。

一、常吃大葱会形成血栓吗

大葱作为一种草本植物,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广泛的分布。

北方人通常将大葱作为佐料。特别是在吃卷饼、烤肉的时候,北方人更是离不开大葱,因为大葱确实是一个给食物提味的好东西。

大葱除了能够给食物增添香味,其本身还含有丰富的营养。

大葱中含有丰富的蒜素、维生素、纤维素、钙等营养素。而且大葱还可以提振食欲、帮助消化、抗癌、降低胆固醇等功效。

按理说大葱吃了应该会对身体好,可是有消息说常吃大葱容易形成血栓,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血栓是血管表面形成的小块,在静脉血管处形成的叫静脉血栓,在动脉血管处形成的叫动脉血栓。

其实正常人体内也有血栓,这种血栓叫凝血物质。

这种物质主要是帮助止血,与此同时还含有抗凝血物质,这种物质主要是帮助血液恢复正常流动。

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他们的血管本身受到了损伤,而且血液正常流动也受限,因此更容易形成血栓。

另外,老年人由于血管老化相比年轻人来说血液要更加粘稠。

再加上如果老年人有一些慢性病经过用药之后对血管壁的损伤就更大,因此老年人血栓高发。

血栓的形成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饮食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葱中虽然含有很多对身体有益的营养素,但大葱中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嘌呤。

如果过多的食用大葱会导致人体尿酸升高,尿酸升高之后容易损伤血管,使血液无法很好的流动。

血液长期不能很好的流动在血管中就容易硬化,长期硬化后就加剧了血栓的形成。

也就是说如果本身没有心血管病,吃大葱问题不大,但如果本身有心血管病还大量吃大葱就会使血管问题更加严重。

但是不论是大葱也好还是其他的食物,尽管它们很有营养,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也很美味。

但是任何食物的摄入都有一个适当的量,如果摄入过多都会对身体不利。所以大葱虽好,但也不能多吃。

二、上了年纪,少吃这3物

人上了年纪之后血管也会跟着老化,因此,上了年纪的人非常容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栓等慢性病。

而老人要想保持心血管健康除了少吃大葱外,还要少吃这3类食物。

1、高盐食物

很多人都喜欢吃有一些盐的食物,盐确实能很好的增强食物的味道。

但是经常吃含盐量高的食物会给血管增加负担。

因为盐中含有很多的钠元素,钠元素进入血管之后容易使血管硬化,血管硬化后容易引发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

老人之所以是心血管病的高发人群很大程度上和吃盐有关。

由于人到了老年以后味觉会减退,经常尝不出味道,为了让菜看起来味道更好就容易放过多的盐,但盐放多了之后的代价就是使血管受伤。

因此老年人要想保持血管健康饮食一定要清淡,不要吃过多的含盐食物,炒菜的时候也不要放过多的盐。

2、高糖食物

自古以来人类就特别喜欢甜食,因为甜的食物不仅味道好,吃过之后还可以增强人的愉悦感。

其实人要想维持健康需要摄入一定的糖分,因为糖分可以给身体补充能量。

之所以说要限制糖分摄入是因为现如今在我们生活中含糖食物太多,比如生活中我们喝的饮料、奶茶,吃的糕点等无一不含有大量的糖分。

如果人长期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就会造成血糖水平升高、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这样一来血液就会变得更粘稠,久而久之血管就容易硬化。

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身体的代谢功能就比较差,如果再摄入高糖食物,食物中的糖分会残留在身体中,更容易引起血管问题。

因此老年人为了自身血管健康千万不能过多地摄入糖分以及含糖量高的食物。

3、油炸食物

食物经过油炸以后就会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很多人在走路的时候如果遇到有人在家里炸东西,一般都会停留一会。

如果是小吃街上卖油炸的食物更是会引得一大波人争相购买。

虽然食物经过油炸以后我们可以享受它的美味,但长期享受油炸食物的美味之后血管会受伤。

因为油炸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如果大量摄入这类食物,大量的油脂就会就会进入胃部。

但是胃的消化能力有限,有一部分不能消化的油脂就会进入血管,长此以往就容易造成血管堵塞。

对于老年人来说本来消化能力就比较弱,如果吃过多的油炸食物不仅会造成肠胃问题,同时也更容易引发血管硬化、堵塞等问题。

因此老年人要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而且用大荤大油炒的菜也要注意少吃。

总之老年人要想保证血管健康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营养丰富。

三、老人如何保持血管健康

老年人要想保持血管健康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要想保持血管健康光靠注意饮食是不够的。

老人要想保持血管健康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适量运动,运动不仅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血管健康也有好处。

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帮助血液流动,血液流动顺畅之后就可以减少血液的粘稠度,从而减少血管问题的发生。

所以爱运动的人通常血管也更加健康。

老人要想保持血管健康,就要每天坚持运动,不要等到血液出现粘稠或血管硬化的征兆之后再去运动。

老人要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适量运动,而且运动量不能过大,过大也会给血管造成负担。

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坚持散步走路就是很好的运动。

其次要保持心情愉快,要想保持心血管健康好心态也很重要,一个人如果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心跳会加快、血压会升高。

而长期心情紧张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会增高,这样一来对心血管的健康就非常不利。

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没事的时候多和人交流,少想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少操些心。

再次要保持规律的作息,现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会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而熬夜。

熬夜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它不仅会打乱人的生物钟,还会使人的内分泌发生失调、免疫力降低从而让人容易生病。

除此之外熬夜对血管也会造成伤害。

长期熬夜会加速血管老化,使血管中的血液变得更加粘稠,血液粘稠之后会引发一系列血管问题。

可以这么说现如今血管类疾病高发且呈年轻化趋势和熬夜、作息不规律也有很大关系。

因此对于血管本身就脆弱的老年人来说,更加不能熬夜。

而老年人要想保持血管健康每天一定要早睡早起,而且为了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最好还要午睡半小时。

最后要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有利于我们及时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干预。

对于老年人来说体检尤其重要,因为人上了年纪之后身体的不确定性增多,很多疾病还没有发展到严重之前身体都不会有什么明显的症状。

心血管病就是如此,它是长期累积的结果,一开始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如果老人坚持体检就可以及时发现血管问题并及时干预。

因此老人要想保持血管健康一定要定期体检,体检中如果发现血管的异常指标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进一步检查和干预。

血管健康非常重要,因为血管不仅是给人体供血的通道,还是人体输送氧气、排除废气的重要媒介。

可以这么说血管不健康人的身体机能都会受影响。

但现如今由于饮食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与血管相关的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血栓等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老年群体中患这类疾病的比例尤其高。

而老年人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血管,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为很多血管问题都和饮食不当有关,但除了饮食之外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作息、运动、睡眠等作用也不可忽视。

参考资料:

《血栓的“加速器”已揪出,忠告:想要血管好,少吃3物,多做2》事 来源:医联媒体

《老人要少吃葱跟蒜?医生提醒:上了年纪,一定要管住嘴,3类少吃》 2024-05-19 09:22·赛文健康养生

《“病从口入”,大多数血栓是吃出来的!这3种食物要少吃》

2023-08-17 08:58·熊猫医学

0 阅读: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