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改变命运的好方式:通识和家庭教育

毅成聊点职事 2024-06-27 06:27:47

文/毅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真正好的教育我认为是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走通识教育,一条是走家庭教育,在二种教育方式下,理论加上实践,这样的教育方式会更加实用。

老美国务卿基辛格曾给川普写过一封信里面是这样写的:"你不要对兔子的科学技术进行制裁,以兔子的性格你要制裁他们的科技,他肯定是举全国之力发展科技,这样反而帮助了兔子的忙,你应该继续延续以前的做法,对兔子的青少年进行误导,让他们的青少年,仅仅只是追求快乐,追求自由,追求民主,别吃苦。"

川普更是在6月22日在费城的一场竞选活动中发表演讲,他说到:“如果我能当选,我们将组件一个工作小组,确保各地(的中小学)会教授正确的英语和数学,我将关闭联邦教育部,我们将把一切迁回到所属州,各州进行个性化教育,带着对孩子们的热爱去做教育,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并且中间还能省下不少钱。”

前一周咱们国内的阿里全球数学竞赛,其中一名参赛者姜萍,取得了全球第12名的成绩,不过成绩公布之后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不过呢,这二天姜萍完成了数学的决赛,决赛成绩将于8月份公布,或被打破质疑的声音。

看到这三个事情,让我重新对教育产生了思考,不管是基辛格信里面的内容,还是川普的竞选演讲,还是阿里举行的全球的数学竞赛,都一致谈到了教育的问题、数学学科的问题。

现在大多人只是关注教育的方式,比如只是注重理论加上实践,但是不太关注教学主体是谁,或者是教学的对象,一刀切的方式,不能因材施教,往往会让教学质量大大下降。

一、教育理念的区别

为了便于理解,在说教育这个话题之前,我说说我这里理解定义的通识教育,它具体指的就是一般性的教育,大众公立学校的教育。而家庭教育就是以家庭为载体,以家庭成员,以及家庭成员能接触到最近的人所产生的教育。

对于快乐教育这块,我也寻求多方面的资料,也向身边曾经留学过得人征询是否存在这个理念,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但是总体的是说有进行快乐的这个回复会多一些。不过就以老美为例,他们中的很多富人阶层,财富几乎很多都是家族一代一代继承下来的,有些则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你说西方没有快乐教育这肯定不信,但是如果说只要接受过快乐教育的人后续都会成为蠢蛋,这也说的太绝对了,因为有时候一个人的天赋很难埋没,总会有那么一些“漏网之鱼”比如前面我们说的姜萍,虽然读的是中专,但是她却能在世界级高水平的数学竞赛中脱颖而出。

就拿老美来说,两成富人家族的孩子,会比中国孩子更拼命。八成的普通孩子,学校提供奶头乐式的教育,也有对应的一大批快乐教育大学。精英大学、藤校根本就见不到普通百姓家的孩子。

而这些精英大学以及藤校,甚至一些贵族学校,它们更多的是偏向于家庭式教育,比如里面有教打高尔夫、骑马射箭术、贵族礼仪的一些课程等等。特别是里面的一些财富观念和所谓的套路门内冷知识,都是对内不对外的。

普通民众家的孩子,没有阶层上升通道,学校要求别惹事就行,爱学不学、非常自由、非常快乐、当然也非常废柴。

所以,老美有超过23%的人认为地球是扁的;超过70%的人说不出10个国家的名字,28%的人有阅读障碍,16.6的人有各式各样的心理疾病,超过60%的人不会两位的算数、一位的算数要掰手指头。

从基辛格写信的内容来说,在他们国内是有快乐教育这一制度的,并且也是一直在进行的。因为老美本身就是一个移民为主的国家,老美原住民由亚洲,特别是西伯利亚地区经过白令海峡迁移过来的人,被称为美洲土著。在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列强,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等等纷纷向美洲大地殖民。

英国于1620年在切萨皮克湾附近建立起第一个永久性殖民点詹姆斯敦,此后大量欧洲人迁入北美。为了开发当地农业,殖民者到非洲海岸附近用一些卑鄙的手段绑架黑人卖到美洲作为田园干农活的奴隶。

由于20世纪老美的日益强大和二战时期美国本土的安全稳定,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纷纷移民美国。老美日渐成为一个统一的移民国家。

移民太多的国家,首当其冲就是人员管理的问题,而缓和阶级矛盾和对立,采用快乐教育是一个好的选择方式。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麻痹一些人,让少人掌握生存资料。

其实不管是在西方,在咱们这边底层也有所谓的快乐教育,特别是一些偏远乡村地区。现在咱们国内大多数市区,除了少数几所重点学校,剩下的都是快乐教育:严禁体罚、严禁留作业、严禁考试排名等。升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比例几乎是寥寥无几。郊区的质量差的学校,一个年级几百人到最后估计也就1,2个小时才能上985大学吧。

通识和家庭教育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正常进入预备员名单。

二、进入预备员名单

高等教育我认为就是一种预备筛选的制度,对内的录取的对象多为公务员、各种国企、大型公司、体制内的各类单位等。

用学历的筛选机制,一刀切下去,很多人就筛选过滤出来了。对于私企和民企来说就也会有一个学历的门槛,你通过高考之后拥有的身份就是一个预备员的身份,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90年代初考大学很难,不要说多好的,你就是一个大专生在稍微偏远一些的地区都吃香的,更何况本科以上的学历呢?那个时候的大学生真的非常稀缺,也非常值钱。

可是到了改革中期之后,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因为工业化的需求,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也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和学历的产业工人,所以等到高考扩招以后,大学生失去了预备员的地位以后,它实际上已经不值钱了。

信息流通的时间差正是统治阶级维持统治的主要法宝。

普通人总是根据上一代人的经验来看待问题,他们以为在他们那一代,高等教育能够通向统治阶级,就没有想到二十年以后的规则已经不一样了,他们继续按照上一代人的规则办事,使得现在的高校仍然有钱可赚。因为产业调整和时间差的问题,但是实际上是交了钱之后,培养出来的人却并不是符合社会真正需求的。

因此高考之后,报考专业的时候,也要特别的谨慎,现在认为的热门专业,过了4.5年之后未必就是热门了,有可能就变成冷门了。

因此更多的是要参考国内的产业结构化的调整,以及政策的风向以及类似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等等。要给选择专业一个至少3-4年以上时间的缓冲。就是以4年之后再看看这个行业是否发展的好。

要么就会产生类似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割完后昏迷三天,醒来后大清都亡了。这就是一个滑稽的笑话了。

但是普通家庭确实不会选择专业,即使家中有类似考了高分的考生,一旦选择错误了学校和专业,大概率毕业出来难免后面也会加入铁人三项((跑网约车、送快递、送外卖))的大队伍。

考试只是一次预备员的筛选。也是相对公平的一次机会。

其实很多家长会陷入二种极端:第一种就是放任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学习和形式,大概率也会不理想;而第二种就是完全遏制孩子的天性,一切以学习为目的,排除其他的一些活动,就是为了成为考霸而准备和设立的。

对于第一种放任式的教育方式,本身大多数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都是快乐教育,那肯定学习成绩不会太好,因为家长就是要给小孩不断做引导的。家长不引导,快乐教育产生了神助攻,产生了极致的自由效应,学习成绩自然好不了,那么小孩也就废了,至少在成绩这块,在进入预备员这个筛选上面就被排除出去了。

当然这种模式大多数父母也懂得,不能对小孩放任不管。

第二种就是为了考霸而准备的,也叫刷题王,这种小孩的培养方式,犹如养殖场里面圈养的动物,好处是能顺利的考试成绩入围达标,能拿到预备员的钥匙,但是坏处是Ta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容易出问题。当然最大的坏处就是遏制发散思维,以及遏制一个人的创新能力。

放任式教育无法让小孩形成规矩意识,而刷题王式的培养又会遏制一个人创新力的培养。

三、创新力的培养

创新力的培养就是需要一个特点的环境,更需要有发散思维。

什么是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你看一个人的创造能力的高低,跟发散思维就有很大的关系,而具体的学科数学就非常需要这种发散思维。因此未来想要在科学技术领域有更多的突破,就要逐步的培养这种思维和数学学科的体系。

就拿我们的邻居大毛来说,它们国内的数学学科就非常牛,不管是在苏联时期,还是现在都能不断的研发出高尖尖的科学技术成果出来。

就目前来说国内要解决科技卡脖子的问题,针对一些理工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理学学科就要提供培养人才的土壤。科学家不是短期就能出现的,而是需要长期成长和培育过程,包括理论的建立到真正的实践成果,这一系列的环节都离不开创新。

在科学技术方面,我非常敬佩老一辈的科学家,比如两弹元勋”邓稼先,今天6月25日,也是他诞辰100周年。

老一辈的科学家,非常多的人,他/她们有非常高的家国情怀,也就是他们的使命愿景,就是为国而努力奋斗的,对于个人在物质方面的享受是极少的。

他们身上这种使命愿景的坚持和耐力,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会想着怎么去攻克,这点是我们普通人非常需要学习的,很多人事情做不好,就是因为受不了苦,承受不了挫折,一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马上退缩甚至还抑郁,甚至中途可能还会放弃。

不管经济如何发展,保持对科学的敬畏,培养能不断产生科学家的土壤,这是长期工作。科学的发展会不断的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相应的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西方以老美为主的国家近代200年能屹立在世界前列,核心还是科学技术得到了发展,科学技术得到发展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以及军事力量的提升。从人类社会发展以及竞争的本质来说,军事力量的提升一刻也不能停止的,要想做到不被欺负和殖民,就得在各个领域长期保持先进的状态。

科技实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综合国力,而人员的素质提升和管理又离不开文化,处理族群和国与国之间的问题又离不开政治,解决吃喝拉撒,生活质量的问题,又离不开经济。科学、文化、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它们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但是可以分主次的前后的顺序排序和关系。

因此我觉得针对个人的话,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对于小孩来说就要让Ta们知道真正的社会本质,竞争的本质,残酷的一面,因此不要怕Ta们受苦受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精神内核。

现在结识一些人,要真正了解对方,除了对方的外在能展现出来的一些信息之外,更多的是要看对方的家庭情况。

我看到很多有成就的人,祖上辈辈家庭都很优渥,甚至是豪绅名门望族,甚至是一些大地主,这些是一个人的成长的土壤,什么样的土壤就会长出什么样的庄稼出来。什么样的家庭就会出现什么的人才出来。

科学家杨振宁4岁能认3000字,更能读《龙文鞭影》文言文。这个说法也是经由他本人说出来的,可见除了个人天赋外,家庭教育多重要。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他爸爸就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

还有我们村的首富,他的曾祖父就是当地的大地主。

而且你从这个点去观察,大多数都是符合的,你去往上查找3代人以上,基本就是属于这个类型。

而要加速个人成长,不仅仅要学习门外知识,更要懂得门内知识。

四、门外和门内知识都要掌握

门外知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知识,比如我们在公立学校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而门内知识就是家庭传承下来的,或者是自己成长学习和感悟和实践出来的知识。

就以生产资料这个来说举例吧。

如果你熟读历史的话,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土地的问题。对于农耕社会来说,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它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只要土地问题没有处理好,比如土地兼并问题逐步形成,基本上就会出现社会动荡。

就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土地逐步的会让少数人所拥有,土地兼并严重就出问题了。当然现在土地问题解决了,只是因为全球化的发展,粮食和农作物可以通过进口补充,因此目前对土地的痴迷程度和重要性没有以前强。

而到了工业社会,最重要的也是生产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部分人的原始资本积累,以及先发优势,部分的生产资料又会在少数人手上聚集,相当于少数人掌握了社会财富,这跟土地兼产生的效果虽然不是一样,但是效果也是相近的。

因此从水泥壳子的地租经济之后,会有大批的地方性的跟城投公司相关联的群体,财富会大批量在他们手上聚集,因此削藩势在必行。

生产资料(means of production),也称作生产手段。定义为: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需要使用的资源或工具。一般可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等。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生产资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称,是企业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要素。生产资料的范围很广,品种规格十分复杂,涉及许多部门,分类的方法也很多。按购买者的不同,可分为工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生产资料两大类。

普通人从出生上小学,如果是进行的快乐教育,学习没有抓紧,在每次升学考试的时候被筛选出来和淘汰了,进入预备员的资格没有了。

如果一个人的个人学习能力不行,背后的家庭给予自己的帮助很少,那么一个人出了社会想真正掌握一些必要的生产资料,就会非常难,意思就是很难有出头之日。

因此我认为,学校只是基础知识学习的场所,但是真正要改变一个人或者建立起良好真正三观的形成,主要是在于家庭父母方面,因此教育要偷懒只是把小孩扔给学校,并不妥,而是家庭教育要一致同步跟上。

社会生存需要掌握二个层面的知识,一个是外在显性出来的知识(门外知识),比如一些基础的知识理论和概念,太阳的东升西落,遵守一些交通规则等等。这些知识只能让你达到融入人群合规的状态。就是证明自己就是一个正常的人而已。

学校教育就是一个通识教育,只能帮你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而第二个层面的隐形知识才是决定一个人成就高度的标志。通识教育掌握的知识我们也叫做门外的知识。

什么是隐形的知识?

就是哪些只是少数人知道,少数人掌握,隐形的不太会公开的知识,或者你认为是让自己不好受的,刷新三观的知识。我们也叫做门内知识。

比如我举一个例子:拿大家熟知的水泥壳子来说,为什么有人名下有几套、几十套,上百套,但是普通人一套却要奋斗一辈子。他们那些拥有多套水泥壳子的人,并不是常规的买卖,而是先通过城投公司开售之前就做内部认购,也可以说是房子的成本价。

先手里握着套数和数量,然后坐等水泥壳子升值和涨价,比如超过内部认购价10倍的时候,就放出来按照市场价格销售看看有没有大冤种接盘,即使你后期涨价了,他们也可以通过二手房甚至法拍房以超低的价格弄回来,左右手倒腾。

如果你不知道门内知识,你就按照正常市场标出的价格购买,当回大冤种,后期只能每天吃馒头萝卜咸菜了。但是如果你又不知道法拍房的原理,你估计也是会掉在坑里了。

高认知的人可以开始就避开一些坑,但是底认知的人会有无数个坑等着自己。

普通人只要在人生关键节点,掉了那么1-2个坑,基本就玩完,一辈子很难翻身。比如一些人创业破产负债的就是例子。同样的,普通人在关键节点要是能避开一些坑,人生就会顺畅很多。

对于人才的培养,不管是通识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两者都非常重要,要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通识和家庭教育两者结合可以相辅相成。两者双管齐下,普通人才会拥有更多的成才机会。也会有更多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人改变命运的好方式:通识和家庭教育。

0 阅读:0

毅成聊点职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