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工队击毙汉奸“侯扒皮”,打死日本站长大平(一)

马革话英雄 2024-06-12 16:41:39

冯志创作的小说《敌后武工队》中,有“侯扒皮”这么个人物,武工队在东闾镇对他喊话时,不仅不听劝告,还加劲害人,死硬不悔改。趁其赶集时,被武工队贾正打死在集市上。保定南关火车站日本特务头子大平被武工队化装袭击中击毙。

影视剧中的伪军队长

这两件事是有真实故事。在武工队在之光县东闾镇敌人据点开展政治攻势,夜晚八路军喊话,托人给伪军带话,有些伪军汉奸做事收敛一些。可这个据点的伪军中队长丁化成却认为这是在他眼里揉沙子,就像武工队夜里喊话时,他一口咬定:我就是干坏事了,你们能把我咋样?

丁化成出身地主,原先鬼子“五一”大扫荡之前,对于减租减息,提高雇工工资怀恨在心,认为极大损害他家的利益。鬼子大扫荡占据根据地后,他主动投降了日本鬼子,积极配合日寇。对斗争过他家的干部群众,动阢杀害。所以人们给他起了个“活阎王”的绰号。

武工队员

丁化成得知被叫做“活阎王”后,反而得意洋洋:我就是要穷鬼们怕我。丁化成人熟地熟,“活阎王”对八路军地方工作危害很大,地方政府县、区曾几次想除掉他,但由于力量有限,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

武工队来到后,之光县委向武工队介绍了“活阎王”丁化成的罪恶,提出要求:除掉铁杆汉奸丁化成,以利开展工作。

武工队长杨寿增爽快地接受了地方政府的委托。一九四二年十月,冀中九分区,根据中央指示,聂荣臻司令员提出:“到敌后之敌后去”的口号制定了到敌人后方开展游击战争的方略。九分区敌后武工队就是此背景下组建的。

九分区武工队队长由团级干部杨寿增担任,小队长由连级干部担任,小队长有蒋保庆、冯志(《敌后武工队》的作者)、魏树槐等。队员都是从部队、机关挑选出来的单独活动能力的连、排、班长。

武工队有五十多人,编为三个小队。除正副小队长外单配手枪外,队员都是一长一短两件武器。队部还配备有政工干事、敌工组、卫生员、司务长、通讯员、炊事员。还有高保中队附属武工队指挥。

武工队组建后,为适应新环境,完成新任务,全队到村落里“实地练兵”。夜间行军、翻墙蹬房、爬树越沟、骑车射击、空手格斗;对附近的岗楼碉堡进行包围喊话。像是特种部队训练。

武工队还同时进行政治形势教育,队员们都要掌握对敌斗争的政策、策略,熟悉各种形势的对敌斗争本领比如学习日语,化装敌人。

武工队接受除掉“活阎王”的任务后,先是化装侦察,摸准了丁化成的活动规律后,制定了周密的行动计划。

何时、何地动手,动手后如何脱离。分为行动组、掩护组、接应组。选派了胆大心细的一小队长蒋宝庆,枪法好的队员魏云山、贾正喜、朱凤鸣等。他们化装成赶集的百姓,身藏县政府布告,混在去东闾镇赶集的人群中,进入东闾镇。

上午十点左右,丁化成带着五、六个伪军神气活现地来到集市,就像小说中描写的:赶集的人群见了丁化成,惶恐地两边避让,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出现一条小路。避让的人群把菜摊子、烧锅都踩烂、挤翻了。

蒋宝庆等发现丁化成后,随即接近他。丁化成看中了一个橙黄的鸭梨摊子,上去不言语,抓起一个来,朝身上擦擦就啃。吃了一口觉得不错,对伪军说:这梨好吃,都尝尝。

卖梨的敢怒不敢言,怕“活阎王”发火,当丁化成吃完一个再弯腰去拿时,蒋宝庆给魏云山使了个眼色,魏云山在贾正喜、朱风鸣的掩护下,窜上去一枪打在丁化成的后脑勺上,丁化成一头栽倒在大鸭梨筐子里,红色的血、白色的脑浆洒在橙黄的鸭梨上。

朱风鸣紧接着对天开几枪,伪军见丁化成被打死了,吓得急忙挤着人跑开了。赶集的人群大乱,顾不得货物,四处奔跑。

魏云山把县政府处决丁化成的布告放在丁化成的尸体上,同时收缴丁化成上手枪和子弹。蒋宝庆大喊:老乡们,我们是八路军武工队,今天把“活阎王”打死了,给老乡们出气!边喊边混在人群中撤出东闾镇。

打死“活阎王”丁化成后,伪军、便衣特务中那些作恶的人收敛了许多。

1 阅读:182
评论列表
  • 2024-06-16 16:28

    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基本都有原型、史实或半自传性质,象《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等,《敌后武工队》作者冯志也是当年武工队小队长,主人公魏强多半是他,可惜45岁就英年早逝,令人痛惜,这本红色经典是他最好的墓志铭。致敬烽火连天出生入死的英雄们!

马革话英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