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访华,嫌中国产品太便宜,美国想把中国变成下一个“沙特”?

地球班往事 2024-05-21 23:03:34

时隔9个月之后,美国财长耶伦再次访华,她此次访华,最主要的一个议程,就是向中国“当面施压”,希望中国能把自己出口产品的价格提高一点,为此她还贴心的提醒,可以提高产业工人的工资。

提高工资当然是好事,美国如此关心中国,就让人费解。

众所周知,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已经很多年了,在全球经济分工中,主要扮演的是“消费者”的角色,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主要扮演的是“生产者”的角色。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约等于商店,美国约等于顾客。顾客到了商店买东西,按照正常逻辑,只会嫌弃商品太贵,试图打压价格,可现在美国这个“消费者”,却主动上门来,说你们家卖的东西太便宜了,能不能涨涨价?

这显然不合常理啊,那么美国为什么这么做呢?

虚假的“消费者”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耶伦“嫌弃中国商品太便宜”,是有前提条件的。

她不是嫌弃中国生产的衣服、袜子、甚至电冰箱等太便宜,而是嫌弃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光伏电池等太便宜。

问题在于,美国不是中国电动汽车、光伏电池的主要出口市场。说白了,他们这个“消费者”,是假扮的。

近几年来中美博弈日趋激烈,为了打压和遏制中国,美国采取了种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尤其是对中国的“新质生产力”,简直可以说是严防死守,无所不用其极。

以电动汽车为例,靠着电动汽车出口量大增,中国在2023年一举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我们的电动汽车远销全球,遍地都是客户,但在这其中,美国绝对是“例外”。

从特朗普时代开始,美国就打压遏制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美国市场,拜登任期内,嘴上说着要“竞争+合作”,但实际行动上,只不过是细化了打压中国的领域而已。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代表未来的产业,正是美国打压的重点。

数据不会骗人,2023年中国总共出口了500万辆左右的电动汽车,其中出口到美国的,只有7万辆左右。作为对比,出口到俄罗斯的足有90万辆,出口到沙特的,也有20多万辆。

美国作为一个人口3.5亿,世界第一的单一消费市场,比不上俄罗斯就算了,连沙特这么一个小国都比不过,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电动汽车的“主要消费者”吗?

反过来,从贸易额的角度,就算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电动汽车,每一辆都价值50万,那么7万辆也就是350亿的贸易额,350亿人民币,也就50亿美元左右,这对美国算个啥钱?

中美贸易额总额高达7、8000亿美元,我们每年从美国购买的玉米大豆,都远超这个份额。

所以问题很简单,耶伦之所以嫌弃中国电动汽车等商品价格“太便宜”,根源在于他们根本就不是相关产品的主要消费者。

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既然美国不是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的主要消费者,他们为何“多管闲事”,嫌弃中国产品卖的太便宜呢?

虚假的“竞争者”

自己不买,却嫌中国卖的太便宜,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美国想做中国的“同行”,自己也看上电动汽车等新质生产力产业,想要跟中国竞争,但他们国内生产效率低下,人力资源成本太高,竞争不过中国,所以希望中国抬高价格,为美国的电动汽车,变相的提高竞争力。

这种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拜登上台这几年,为了扶持美国本土制造业,没少“摸着中国过河”,不管是搞美国版的“大基建”,还是出台所谓“通胀削减法案”,扶持美国电动汽车产业,都是摆在明面上的牌。

但产业链竞争这种事情,不能只看政策,还得看结果。而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布局之中,美国根本算不上中国的“竞争者”。

美国主要新能源车企之中,唯一有战斗力的,是特斯拉,而特斯拉能一炮而红,靠的是中国的产业链。钱是的确没少挣,但从产业链发展的角度,一个特斯拉,带不动美国本土产业链。

反倒是欧盟、日韩等国,由于传统汽车制造业相对强大,可以说是中国电动汽车的主要竞争对手。

换句话说,如果现在美国施压,逼着中国提高出口电动汽车的价格了,那占便宜的就是欧盟和日韩的车企,而不是美国。

自己花了老鼻子力,最后却为他人做嫁衣,让欧日韩躺赢,美国是这么“无私奉献”的国家吗?

答案显而易见,不是。

所以又回到了开头的问题,既然美国又不是中国电动汽车的“主要消费者”,也不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主要竞争者”,那么他们咸吃萝卜淡操心,嫌弃中国电动汽车太便宜,有何意义呢?

从“石油美元体系”,到“新能源美元体系”

今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有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黄金价格飙升。

所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由于俄乌冲突僵持,巴以冲突有失控的风险,当前全球颇有点“乱世”的征兆,因此很多人觉得,黄金价格飙升,是国际安全形势恶化的必然结果。

这个逻辑没错,但有一点被忽略了。那就是当前的国际流通货币,不是黄金,是美元。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后,美元在某种程度上,就等于黄金。“美金”概念,就是这么来的。

因此,如果一切正常的话,那么就算当前世界乱了,也应该是“盛世古董,乱世美元”,黄金已经退出流通市场了,囤积那么多没用。

问题是,现在情况“不正常”。美国滥发货币,导致债务高企,全球“去美元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通俗一点来说,就是现有的世界货币美元,信誉已经崩塌了,但是新的世界货币还没有确立,因此各国央行只能倒退回囤积黄金的地步。

讲到这里,很多人就已经明白了。当前这个时代,对于美国来说,跟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崩塌时,简直如出一辙。

同样是美国被多年的战争,搞的债务高企,美元贬值,世界各国不再相信美元的信誉了,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岌岌可危。而失去了美元霸权,美国霸权自然就会崩塌。

因此,美国急需要找到一个新的“锚点”,来重振美元体系。70年代初的时候,他们找到的是石油,沙特等产油国,被美国威逼利诱着,确立了用美元结算石油贸易的“石油美元体系”,重新稳固了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

但是现在,石油已经顶不住了,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一国进出口贸易,就占世界货物贸易额的近三成,而新能源汽车等商品贸易,眼见着要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另一根顶梁柱。

这个时候,中国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产品价格太低,世界各国对美元的需求就提升不上来,美国想要化解自己债务危机,就没有办法。

道理非常简单,别国储存美元外汇,就是为了进行国际贸易,毕竟现在美元还是主要结算货币。可现在跟中国这个主要全球贸易参与者之间的贸易,用不上那么多美元了,那大家还储备美元干啥,等着美元贬值收割吗?

本来美国还有其它办法的,比如说服中国继续大量使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可俄罗斯的例子在前,美国展露了自己随时可能没收别国美元资产的“霸道”,中国抛售美债都来不及,怎么可能拥抱美元呢?

让中国更多的、主动的使用美元不现实了,那么要消化掉这么多年里美国滥发的美元,就只能“劝”中国提高产品价格,让其它国家对美元的需求增强。

所以归根到底,耶伦“嫌弃中国产品价格太低”,目的在于让中国充当另一个“沙特”,帮助稳定全球对美元的需求,从“石油美元体系”,过渡到“新能源美元体系”,进而重新稳定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

可惜的是,这注定不会成功。中国不是沙特,不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在中国周边,也没有一个像以色列那样,足以威胁中国安全的“小霸王”。

性价比,正是中国商品通行全球的最大优势,美国想让中国自断优势,显然是不可能的。

3 阅读:2336
评论列表
  • 2024-05-23 21:54

    美国制造业只剩汽车、波音飞机和军工了,中国飞机有了C 9 19、929,不买波音飞机了,再把汽车也干掉,美国彻底没制造业了,这是革美国的命[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5-23 11:13

    尽是马可波罗[笑着哭]

  • 2024-05-23 09:35

    打败美帝野心狼这是老一辈留下的名言

  • 2024-05-23 15:24

    中国产品在世界上可以把价格再提高些。

  • 2024-05-22 12:57

    不好意思😲😲,,学生我不认同(。ŏ_ŏ)

  • 2024-05-23 19:02

    卖给美国可以天价的,如稀土等。

  • 2024-05-24 07:08

    叫美国变成伊拉克

地球班往事

简介:蓝星是个班集体,五常是班委。地球班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