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喜剧之王赵本山:从爆红到消失不见,困住他的300亿资本迷局

晚晚时雨 2024-05-27 06:21:25

01

草根崛起前

赵本山,这个名字在中国当代娱乐史上,无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存在。

他的存在,是东北的骄傲,也是中国小品发展的一面旗帜。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从一个身世坎坷的孤儿,到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小品王。

再到资本大鳄,赵本山的每一步都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可是在他辉煌的背后,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

赵本山,1963年出生于辽宁铁岭的一个贫困家庭。

他6岁失去母亲,8岁父亲也离开了家。

赵本山被迫无奈,只能与与盲人二叔相依为命。

二叔的二胡,是赵本山关于艺术的启蒙。

在曾经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也幸好有二胡的陪伴。

他跟着二叔学二胡也是生活所迫,但是也是从二胡赵本山才感知到自己的艺术天赋。

后来又辗转学习二人转,刻苦练习的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艺。

1984年,他的第一位贵人李中堂发现了他。

当时李中堂是一个艺术馆馆长,他发现赵本山有些才华,便支持他创作出了《摔三弦》这样优秀的作品。

这部作品轰动了东北,乃至全国。

也顺势成为了赵本山的成名作,从此赵本山便开始了他的开挂人生。

从铁岭到沈阳,再到登上全国最大的舞台——春晚,他的每一步都坚实而有力。

特别是在90年春晚上,小品《相亲》的成功,更是让他一跃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春晚这个平台不仅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名气,更为他日后的商业版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

本山传媒帝国的崛起

赵本山的商业帝国,不是一蹴而就的。

1993年,赵本山成立了沈阳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开启了他的商业之路。

他的企业涵盖了影视、广告、文化等多个领域。

甚至涉足了煤炭等传统产业,这些都为他积累了丰厚的资本。

然而,真正让本山传媒崛起的,是赵本山对二人转艺术的重新包装和推广。

2001年,赵本山通过举办“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挖掘和培养了大量的二人转人才。

随后,他建立了刘老根大舞台,将二人转剧场连锁化、品牌化,打造出了一个完整的二人转产业链。

这一举措不仅为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为东北的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电视剧《刘老根》的热播,更是将本山传媒推向了高峰。

赵本山不仅担任主演和导演,还成功将剧中的品牌“刘老根”转化为现实中的商业品牌,其商标价值一度高达千万以上。

通过影视剧与舞台剧的互动,赵本山巧妙地将观众转化为剧场的顾客,实现了文化产业的有效变现。

赵本山的商业头脑同样表现在他对足球的投资上。

虽然他的足球俱乐部董事长之旅并不长,但这段经历显示了他对多元文化产业的投资眼光。

赵本山的本山传媒,通过不断扩张和跨界,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帝国。

03

经济危机下的转型与自救

在赵本山的资本积累过程中,经济环境的变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998年的经济危机对东北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许多国有企业倒闭,工人下岗,整个地区经济陷入困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赵本山却在困境中寻找到了新的商机。

当时,东北的二人转艺术正处于低谷。

但赵本山凭借其敏锐的市场嗅觉,发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

他开始转型,将自己的事业重心从煤炭运营转移到了文化艺术投资上。

通过创建本山传媒,赵本山将二人转这一东北传统艺术形式进行了现代化的包装和推广,使之成为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赵本山的这一转型举措,不仅为自己赢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也为东北地区的文化复兴作出了贡献。

他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抓住了经济转型期的机遇,将个人的发展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的典范。

04

本山传媒的300亿资本版图

本山传媒的资本版图错综复杂,涉及二人转产业链、文化产业扩张等多个方面。

二人转产业链的形成,是本山传媒发展的重要基石。

通过连续举办“本山杯”大奖赛,选拔优秀演员,再通过刘老根大舞台这一品牌的连锁剧场。

赵本山成功构建了一个覆盖黑吉辽地区的二人转演艺网络。

文化产业的扩张则让本山传媒的版图更加广阔。

除了二人转剧场,赵本山还涉足影视剧制作、广告投放、剧场运营等多个领域。

刘老根大舞台的成功,更是让本山传媒在文化产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直到2019年,被改名为辽宁民间艺术团的原“本身传媒”,旗下已经拥有了11家全资子公司。

所有的资产加起来,已经近300亿。

这样的庞大资产,这位春晚舞台上老人的力量可真是不容小视。

他的产业包括影视剧版权、剧场连锁、广告公司、教育机构等多种资产。

其中,影视基地的建设和运营,更是赵本山资产中的重要一环。

例如,沈阳的本山影视基地,占地有20公顷,耗资8000万,对标的是上海城隍庙和北京天桥。

赵本山如此做,不过是为了重现沈阳昔日的繁华。

这个本山影视基地,到2013年时,就已经市值7个亿了。

也正是这一年,他和郭德纲说,自己永远退出小品界。

可是不知发生了什么,第二年,他就改口了。

05

海南公司清算与未来规划

2014年,原本大火的《刘老根》和《乡村爱情》不再被热播。

当然了,赚钱速度也锐减了下来。

或许是赵本山感受到了自己如果彻底退出,就没了热度。

所以表示只要大家还愿意看他这张老脸,他将会奋不顾身。

还记得他在2010年花重金2.8亿,购买的私人飞机。

当时也是轰动内娱的存在。

这架价值2亿的私人飞机,曾是赵本山财富的象征。

后来一次直播中,他表示,以及快付不起每天2万的停机费了。

所以,在面临着高昂停机费的现实时,有传闻传赵本山还有出手这台飞机。

而这,还不是赵本山最囧的时候。

他曾在14年前在海南投资的本山传媒(海南)公司。

也在3年前,也宣布注销了。

当时以为是大展宏图的投资,花13亿修建博鳌影视基地,建刘老根大舞台。

这一变化,不禁让人联想到赵本山在资本运作上的新动向。

在公众视野逐渐淡出之后,大家都以为赵本山隐退了。

直到去年,他再次带着自己的新剧《鹊刀门传奇》出现在观众视野。

不愧是一代喜剧之王,一出手,便不容怀疑,上演了一出让人啼笑皆非的武林故事。

口碑很好,依旧喜剧感满满。

06

回顾赵本山这一生。

是十分励志,又让人唏嘘的一生。

他从东北的黑土地,一生孤勇走进了央视的大舞台。

并且独霸春晚优秀小品40年,

所以,有人说赵本山的下台,预示着春晚小品的消亡。

但毕竟,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他这前半生,算是值得了。

赵本山的未来走向,或许还藏着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被发现。

—END—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0 阅读:164

晚晚时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