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15点观察及其对台湾问题的影响

美军评美军军事 2024-04-08 21:52:45

许述工作室

执笔 ashes of time

俄乌战争从2022年2月24日开始,迄今为止已经打了快一年半,目前仍看不到结束的希望。本工作室聚焦美军,俄乌战争看似不在我们研究的范围,但由于美国深度介入这场战争,而且大概率会将干预模式部分复制到台海,因此俄乌战争也成为本工作室重点关注的对象。这一年多来,尽管本工作室很少发表与俄乌战争有关的文章或报告,但并不等于没关注,而是一直在观察、积累和研判。由于消息来源太多且真假混杂,需要全面梳理和仔细辨别,战争的真相和机理也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看清。因此,我们没有出于吸睛去追热点或仓促下结论出报告,直到认为自己对事实的把握比较全面,对战争的迷雾廓清得较为清楚,对有关问题的看法较为成熟时,才完成并推出目前这份4万多字的报告《俄乌战争十五点观察及其对台湾问题的影响》。

俄乌战争本身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就已经发生的部分而言,已经出现诸多出乎很多人意料的变化,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盘点俄乌战争?对此,本工作室曾经拟过一个结构严谨的提纲,但还是舍弃了,而采取了目前“发散式”提纲,不容易被“八股思维”所限制,能够进一步开拓思路和发展思想,看似缺乏逻辑但其实蕴含了逻辑。

美国干预俄乌战争首先是从认知战领域介入,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资源,从道义等方面讨伐俄罗斯。随后,美国联合其盟友,从军事、经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俄乌战争进行全面干预。俄罗斯为了防止美国等直接下场参战,发出了核威慑,某种程度上达到了目的。然而,俄罗斯战前的预判与实际战况发生严重偏离,大规模坦克集群组成的钢铁洪流被阻止甚至成为钢铁坟场,面对分散的乌军,俄军大型重武器装备难有用武之地,空降兵夺取基辅机场也告失败,速战速决泡汤,逐渐陷入持久战的泥潭。在此情况下,俄罗斯没有及时止战止损,只是不断缩小战略目标。随着美国加大援助力度,乌军手中武器装备质量得到质的提升,又有美国通过卫星等平台提供实时情报侦察监视加持,无人机在战场上也大放异彩,俄罗斯几乎只有招架之力。瓦格纳雇佣军中途参战,一时间似乎改变了俄罗斯的颓势,但最近突然发动“兵变”,幕后原因十分复杂。总之,俄乌战争尽管尚未结束,已经有太多很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挖掘和总结。

盘点和总结俄乌战争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是为了借这把“刀”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台湾问题。如果说本报告的出发点是检讨俄乌战争,那么落脚点则是分析这场战争对我军的启示,尤其是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影响。

从特朗普上台开始,美国就已经明显开始了战略转向——从反恐战争抽身转向大国竞争,并明确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主要战略对手,而中国在美国的战略定位中是“主要的长期的战略对手”。美国通过干预俄乌战争“借刀杀人”,已经部分达到削弱俄罗斯的目的,等到战争结束,俄罗斯的国力会进一步衰弱。到那时候,美国必将腾出手来,集中全力对付中国。具体到台湾问题,由于美国联合其盟友成功干预俄乌战争,受到了鼓励、尝到了甜头、学到了经验,未来很可能如法炮制,施之于干预台湾问题。比如,美国复盘认为,支援乌克兰的时间迟了一些,险些导致乌克兰没顶住,差点失去借俄乌战争削弱俄罗斯的机会。为此,美国决定不能等到台海之战打起来再施援手,而要“提前布局”。因此,俄乌战争尚未结束,美国在对台援助上已经动作频频,不仅把俄乌战场上有亮眼表现的武器提供给台湾,甚至打算把装备的部分生产线放在台湾。美台从俄乌战争中获得的东西当然不止上述这点,因此,本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美国从俄乌战争中学到了什么”。

就军事角度而言,台湾问题与俄乌战争有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在于台湾不是主权国家,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也有相似的地方。未来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应该从俄乌战争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对此,本报告也进行了比较和研判。最后,我们还根据自己对美国的了解、对历史现实未来的把握、对统一战争的研究分析,围绕“中国如何应对中美战略竞争和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5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共约6000字,不是泛泛而谈空空如也,而是丰富具体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以下是本报告部分内容摘引:

01

从“特别军事行动”最初计划看,原准备对乌克兰实施大纵深包围作战,北面从白俄罗斯边境南下,南面占领敖德萨后北上,南北对进会师基辅,一刀切下半个乌克兰。但在实施过程中遭受重挫后才觉胃口太大,遂从基辅仓促退兵。4月上旬,“第二阶段作战”缩小了包围作战范围,东移改为从哈尔科夫南下与赫尔松北上对进,切下四分之一乌克兰,并围歼东部乌军20几个旅。然而刚启动作战,北面哈尔科夫俄军就被击退,乌军追击直至边境。俄军北面一翼折断,南面一翼孤掌难鸣、进退失据。于是,俄军再度缩小作战范围,集中优势兵力和4000多门火炮,在火炮优势20:1的情况下,围攻东西长6.4公里、南北宽5.2公里的北顿涅茨克城,经两个多月激战,才把乌军“挤”了出去。此战,俄军始终没有达成合围,最后还让几千守军带着重武器从容撤出,这就是俄军实际作战能力。连一个北顿涅茨克小城的合围能力都不具备,却制定围歼半个乌克兰地区乌军的作战计划,可见俄方统帅部对俄军战斗力是迷之自信。

02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高科技武器制造也依赖西方的技术。乌克兰方面对缴获的坦克、火炮、雷达等武器装备内部进行了拆解剖析,专家组组长鲁坚科认为:几乎所有为俄罗斯炮兵服务的复杂电子设备都是进口的,俄罗斯军工联合体没有能力生产比电阻、晶体管、谐振器更复杂的电子元件,这三者是最基本、最简单的电路组成部分,较复杂的电子元件几乎都来自进口。被缴获的“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的自动制导和火控系统一部分机载电子计算机,使用的是美国和瑞士生产的微电子集成电路。在卫星导航系统中,所有复杂电子产品都来自美国、瑞士和韩国。

03

美国统一战争(即南北战争)南北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尤其是北方几乎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战争结束后,对南方采取“铁腕政策”的谢尔曼将军毫不后悔,他于1887年表示: “我们作为一个国家,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东方还是西方,都因此而变得更好,我们相信,这场战争对我们来说付出的一切生命和财富都是值得的。”美国统一后的很长时间内,南方确实对北方充满敌意,但长远看,维护统一对美国的发展意义重大,一个分裂的美国必然陷入互相争斗,试问还有今天统一的强大的美国吗?

04

美国在决定军援一个国家之前,似乎形成了先观察一下的习惯,不会立即实施军援。美国军援的这一特点对未来台海战争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俄乌战争以来,台湾军方高度关注,一些资深退役高级军官表示:“一旦大陆发动进攻,台军坚决的战斗意志是美国军援的前提。”

目录

本报告的主笔是一位资深的军事学者,有着多年的深厚积累和积淀,且一直实时观察俄乌战争,面对同样的素材,其分析和研判水准往往较同行更上一层楼。此外,本工作室还组建了一个精干的小团队,协助这位学者,共同完成此报告。

“许述工作室”创始人简介

许述,军事学博士,曾在战区级机关工作,出版专著《这才是美军》和《兵道》(解放军中将王洪光等推荐), 2019年成立工作室,专注于研究美军。

0 阅读:0

美军评美军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