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原甘肃省委书记,1966年被关押审查,1969年被迫害致死

雅可谈过去 2024-06-19 12:40:23

在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东北部,有一座县城,名为徽县。

徽县因城北隅徽山下有徽山驿而得名,素有“陇上小江南”和“金徽县”之美誉,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有一位革命同志在这里做地下工作,并组建中共徽县县委,他就是高健君,后来高健君担任了甘肃省委书记等职务,可惜结局不太好,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高健君的故事。

1919年,高健君出生于甘肃省榆中县小康营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时期,高健君主要在家乡读书,曾就读于兰州倚重,读书期间,高健君广泛阅读进步书刊与报纸,接受了革命思想,并积极进行抗日宣传,却因此被学校开除。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经地下党组织选送,高健君被送到革命圣地延安学习,并在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中央西北局派高健君到陇南徽县进行地下工作,在此期间,高健君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作为掩护,发展了许多党员,并在1939年4月组建起中共徽县县委。

随后,在甘肃工委的指派下,高健君又前往清水、武都等地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于1942年回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高健君被组织再次派到徽县,负责联络与上级失去联系3年多的党的地下组织,在高健君的努力下,很快恢复了与陇南党组织和甘工委的联系,并向陇南地下党组织传达了党的"七大"会议精神。

解放战争时期,高健君被调到陇南工委工作,并担任陇南工委书记,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活动比较活跃的伏家镇进行了两次“围剿”,高健君率领游击队与敌人周旋了两个多月,于1949年配合解放军解放了徽县、成县和两当县。

新中国成立后,高健君留在甘肃省工作,先后担任甘肃省委组织部部长、甘肃省委副书记、甘肃省委第二书记等职务,在他的领导下,甘肃省完成了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任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

在此期间,高健君也犯了一些错误。

比如说1958年反右扩大化中,高健君曾错误批判孙殿才、梁大均等一批实事求是的好干部,1962年七千人大会召开后,高健君按照中央指示,解放了受到错误批判的同志,可以说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1966年,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席卷中华大地,运动开始后,全国各地的党委、政府机关受到冲击,高健君也在其中,高健君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受到关押审查,不断地进行批斗,即便如此,高健君仍然没有放弃对党的信仰与忠诚,他相信,动乱终有一天会结束的。

然而,高健君却没能等到动乱结束的那一天,1969年3月8日,高健君被迫害致死,直到1978年6月,中央与甘肃省委才为高健君平反昭雪,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泉下有知的话,高健君也应该欣慰了。

其实,那个年代,像高健君这样受到迫害的好干部还有很多很多,或许他们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对党和国家绝对是忠诚的,而且他们对共和国的创建也做过贡献,我们不应该这样对待有功之臣,希望以后这样的悲剧不要重演。

3 阅读:1409

雅可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