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式60毫米迫击炮:对越战场上的“步兵之王

猴大爷聊历史 2024-04-19 07:13:01

1981年5月5日,我军成功收复法卡山后,越军贼心不死,多次对我一线部队发动大规模反扑。战斗中,受制于地形的限制,我军重型武器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援,而敌人是以一个团的规模发动的进攻,攻势一浪高过一浪,眼见形势岌岌可危。

紧要关头,我炮班的一名战士直接将迫击炮从山洼里扛到了主峰上,以直瞄的方式对越军射击。在他的炮火掩护下,坚守在一线阵地的步兵打退了越军对4号阵地的进攻。

就在他修整工事,补充炮弹的时候,5号阵地的越军发现了他,敌人集中轻重机枪向他射击。该名战士抱起迫击炮就近滚入一个弹坑中,对着敌人的轻重机枪阵地一口气发射了10多发炮弹,成功摧毁2挺重机枪。而我步兵则趁势发起反击,夺回了5号阵地。

在之后的战斗中,该名战士多次配合步兵打退了越军多次反扑,直到最后的胜利。战后,该名战士被记二等功一次。

而他所使用的迫击炮,就是我军著名的63式60毫米迫击炮。

63式60毫米迫击炮,是上世纪60年代我国研制的轻型迫击炮,用以替代老旧的迫击炮。

该炮由南京的307厂于1960年开始研制,当时我国各种口径迫击炮的仿制任务都是由南京的307厂完成的,因此307厂累了不少经验。为获取一手资料,科研人员直接下放连队,和战士们吃住在一起,体验炮兵生活。

他们根据一线战士的经验,对各型60炮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在设计过程中又参考了民三十一年式和朝鲜战场上缴获的美制M2型60mm迫击炮,最终于1962年2月,研制成功第一门新型60毫米迫击炮样炮,两年后的1964年3月,该炮被命名为“63式60毫米迫击炮”,开始投入量产,装备步兵连的迫击炮班,每连3门。

63式60毫米迫击炮,口径60.75毫米,重12.5公斤,该炮由身管、座板、炮架、瞄准镜和附件等四大部分组成,最大射程可达到1490米,最小射程为200米,射速140\134米/秒,每分钟可发射30~35发炮弹,弹药型号包括63式杀伤榴弹、63式迫击炮长弹和63式120毫米长榴弹,这三种弹药。其中,63式杀伤榴弹是其基本弹药,其他两款为特种攻坚弹。

63式杀伤榴弹全长234毫米—241毫米,总重1.33公斤,杀伤半径10.2米,最大射程1400米。63式长弹长755毫米,全重3.35公斤,杀伤半径18.5米,最大射程700余米。120毫米长榴弹全长接近1米,顶部120榴弹内装药2.45公斤,最大射程420米,可杀伤半径21.6米内的敌人,该弹是在63式长榴弹的末端增加了一个120毫米的榴弹。

在所使用的两种榴弹里,一种尾管上有三道环槽用以卡住环状附加药包,另一种无环槽,附加发射药包直接套在尾管上。榴弹配用了“迫-1甲”式和“迫-3”式两种引信。

令人称奇、叫绝的是,使用了“迫-3”引信的榴弹在战斗中,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只需把保险帽去掉,就能当手榴弹扔出去使用。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我军战士就曾多次使用这款“迫击炮弹手榴弹”,打退了越军的进攻,作战效果相当的好!

63式60毫米迫击炮批量生产后,直接装备到连、排级部队使用,用以支援步兵,该炮的编制为5人制的炮兵班。

在发射时,首先要选好炮位,之后需要挖掘底座坑,将底座等部件放下进行组装,随后调整射击诸元准备发射。除此之外,63式还可以使用手扶的方式简便发射,不过由于缺少射击诸元和底座的稳定,这种发射方式只可射击200米左右的目标,而且不可长时间发射。

自从装备一线部队后,63式60毫米迫击炮,凭借重量轻、机动性好,轻便灵巧,操作极其简单,在没有瞄准设备的情况下都可以简易射击等优点,深受战士们的喜爱。

它是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军队标准的轻型迫击炮,是步兵连直接火力支援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进入70年代后,由于北方战略压力巨大,作战对象主要为装甲目标,而63式60毫米迫击炮式以破片杀伤为主,射程还不到两公里,鉴于此,该炮逐渐撤出我军一线主力装备序列。

虽然在我军的服役时间较短,但是63式60毫米迫击炮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在越南战场上打出了声望,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抗美援越期间,中国就向越南援助了不少63式60毫米迫击炮。

在山地丛林作战中,越军使用63式60mm迫击炮执行一些骚扰战术,打完就跑,而且很难被敌方火力捕捉到,令美军非常头疼。

在1968年的春节攻势中,越军游击队就曾使用过该炮袭击过美军机场,导致美军多架飞机被炸毁,人员伤亡惨重,而越军自己全身而退。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款已经退出我军一线主力装备的武器,却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场上大放光彩,迎来了又一次的新生!

鉴于北越地区植被茂密,山多沟深,道路艰险,大口径的火炮和火箭筒往往效果不佳,而且还存在死角。反而是迫击炮这种机动灵活的武器更加适合,因此具有高曲线弹道,并且个头小,火力大,机动灵活的63式60毫米迫击炮被重新启用,成为我军连排一级的重要火力支援装备,我迫击炮炮手往往能精准打击越军火力点。除此之外,在向敌人纵深穿插的途中,我穿插部队也是普遍携带该炮。

“血战215高地”战斗中,39师115团1营的战士就是使用了63式60毫米迫击炮,对着越军连续打了三十多发,成功掩护了攻击部队,压制住了越军的火力,为最终的胜利打开了通路,以至于越军被打得在电台里直接用明语呼叫“中国军队火力太猛,攻击太狠,请求撤退,请求撤退”!

到了两山轮战期间,63式60毫米迫击炮再次被部署到一线阵地,每当发现小股越军后,我军战士都会用63式60毫米炮打击对方。

到了1987年,新型M83A式60毫米迫击炮出现,并装备老山前线对越作战部队试用。

在战斗中,新型迫击炮因其轻便、灵活、准确等特点,尤其在人员不足情况下,一人也可独立操作,在南疆前线屡立战功,因为被战士们称为 “忠实伴侣”。

之后,新式迫击炮的科研单位又广泛听取了部队官兵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改革,最终于1989年正式定型命名为“PP89式60mm迫击炮”,开始替代63式迫击炮成为一线主力装备。

如今,63式60毫米迫击炮已经退役,作为一款优秀的轻型迫击炮,该炮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成功研制和应用不仅提升了我军步兵的火力支援能力,也展现了我国军工事业的实力和水平。

0 阅读:15

猴大爷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