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宋庆龄收到一封信,才知周总理对她的三个细节,激动抄7页纸

五彩的记忆 2024-02-10 18:21:54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不忘历史,永记先辈!

二十世纪20年代中期,宋庆龄和周恩来在广州相识。此后,两位伟人在重大事件中或关键时刻,相互支持,携手合作,为新中国的成立共同努力。

新中国成立之后,两位伟人同为国家领导人,共商国是。周恩来和宋庆龄的交往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佳话之一。

但实际上,周恩来对宋庆龄的感情,要比宋庆龄想象中还要深厚。

1978年宋庆龄收到一封信,才知道她在去北平之前周总理对她的三个细节,激动不已的她立即抄写了7页纸的内容。那么,周总理到底做了什么会让宋庆龄如此感动呢?

周恩来和宋庆龄深厚的革命友谊

宋庆龄和周恩来在二十世纪20年代中期在广州相识。在大革命中的相识,奠定了他们半个世纪深厚友谊的基础。

他们之间的初次见面,年轻有为的周恩来就给宋庆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年时,宋庆龄还回忆道:

“他当时很年轻,但已经俨然是一位革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多才多艺,久经锻炼的领导人了”。

当然,周恩来也对宋庆龄充满了敬仰。 当时的宋庆龄已经在中国政坛有着很大的影响。

就这样,初次见面,他们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在之后的重大事件或者关键时刻,他们之间相互支持,携手合作,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革命失败之后,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胜利的当天,在报纸上刊登了宋庆龄对南昌起义的态度。她坚定支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一起,与周恩来站在一起。

到了后来,在抗日时期,他们共同沟通国共关系,推动两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携手抗日。

多年后,宋庆龄还称赞周恩来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表现了突出的才干。

1937年7月,周恩来去庐山和蒋介石谈判,当他经过上海时,前去看望宋庆龄。宋庆龄得知后激动地来到门口热情欢迎客人。

周恩来紧紧地握着她的手,向她转达了毛泽东的问候,接着就介绍了中共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宋庆龄表示坚决地拥护和支持。

在那段动荡的时期,周恩来始终牵挂着宋庆龄。当上海沦陷之后,周恩来安排他去了香港。还派廖梦醒去担任宋庆龄的秘书,协助他恢复保卫中国同盟的活动。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周恩来多次致电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让他保证宋庆龄等人安全撤离。

还建议中共中央书记处迅速派人帮助宋庆龄、何香凝等人离开香港。就在日军占领香港的前几个小时,宋庆龄搭乘最后一班飞机离开了香港来到了重庆。

当宋庆龄来到重庆之后,周恩来领导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为宋庆龄在重庆期间的活动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在重庆时期,宋庆龄和周恩来多次见面,她曾回忆,那个时候周恩来为了他的工作问题来看望我,当时他经常处在危险之中,但他表现得英勇顽强,充满信心。

1944年2月,宋庆龄在家中举行欢送周恩来、董必武等人返回延安的茶餐会,周恩来看着丰盛的宴席说道:

“我到孙夫人府上打扰已非一次,不过,容我率直一点说,似乎从没像今天的菜蔬这样有风味。我今天是跟董老沾了光,饱了口福”。

抗战胜利之后,周恩来陪同毛泽东来到重庆,在此期间,也与宋庆龄等中共领导人有过多次交往。

毛主席对宋庆龄表示了感谢,感谢他们对解放区的援助。宋庆龄也表态,今后进入和平时期,将会继续在建设方面予以帮助。

到了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宋庆龄回到了上海,将解放区的情况提供给国外救济机构,全力为解放区争取应有的救济物资份额。

在此期间,廖梦醒充任周恩来和宋庆龄之间的联络员。当宋庆龄需要人手帮忙时,也都是由周恩来安排。

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毛主席和周恩来联名致信宋庆龄,希望他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对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

为了欢迎宋庆龄前来,周恩来作出了一系列准备,然而这些细节直到周恩来逝世后,宋庆龄才发觉。

宋庆龄收到一封信激动抄7页纸

从1948年8月开始,民主人士陆续应邀北上协商召开新政协、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1949年1月19日,毛主席和周恩来也给宋庆龄写去了邀请函,邀请她北上。中共中央计划先把宋庆龄接到香港,然后和何香凝一起北上。

2月20日,宋庆龄给周恩来写去了回信,表示非常抱歉,自己因为身体不方便前往,所以她准备在上海迎接解放。就这样他婉拒了中国共产党的邀请。

其实,宋庆龄婉拒大概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她目前最好就是留在上海继续主持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工作,迎接上海的解放。

第二,她对于中国共产党对她的态度不明确,而她也并不想担任什么政治职务。第二他对中共一些政策也不是很理解。

主要是,毛主席在广播中要求杜月笙维护上海的安定,要求吴国桢留在他的岗位上。

宋庆龄对毛泽东这一举措很是困惑。

上海解放之后,李济深等民主人士陆续致电宋庆龄,希望她能北上出席新政协会议。

宋庆龄再一次婉拒,说自己的身体不太方便。

于是,中共中央特派邓颖超带着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笔信函,到上海迎接宋庆龄北上。

两位中共领导人在信件中,真诚表态宋庆龄在新中国成立时出席的重要性。

宋庆龄看后,虽然并没有明确接受邀请,但并未回绝。

其实,当时的她对一些事情仍然纠结不已。后来,周恩来嘱咐邓颖超再次劝说宋庆龄,邀请她参加新政协,至参加政府事务,到年后再说。并为她介绍各种情况和我党的政策,妥善解决她所关心的一些问题。

最终,经过多方的努力,宋庆龄终于同意北上,却也提出要求,只在北平住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她要赶回来为她的姨母祝寿。

随着新政协会议推迟到9月上旬,宋庆龄表示她8月底有事,必须赶回上海,周恩来意识到“恐系推辞”。

于是在8月28日,宋庆龄在邓颖超、廖梦醒等人的陪同下到达北平。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亲自接站。

10月1日,宋庆龄参加新中国成立大典,当她回到住处已经是深夜,还久久处于兴奋之中,她感慨万千地对身边的人说道:

“这是一个非常庄严的典礼,但是我的内心,却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欢欣和难过,我想起了许多为今日光荣牺牲了的人。”

而后,她再次发表了讲话,她看到了新中国——它的长度和高度,它的诞生和生命的开始。

总之,从1946年7月22日发表生命到1949年11月9日发表讲话,是宋庆龄思想变化的一个完整时期。她北上意义重大,体现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两条道路的汇合。

其实,在迎接宋庆龄北上之前,周恩来也做了许多细心的事情。不过,在宋庆龄85岁时,她才知道周恩来有多么重视她。

在迎接宋庆龄去火车站之前,他亲自安排到宋庆龄居住的地方去做好接待工作。周恩来走进房间,检查了剧组的安排情况后,突然询问陪同的人:“你们给孙夫人准备了什么样的餐具?”

周恩来知道,宋庆龄在美国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国外的餐具是非常考究的,他提醒道:“这些餐具孙夫人请客时是要拿出来用的,不能马虎。”

饭店的工作人员把餐具拿来让周恩来查看,周恩来立即说不行,让他们把北平最好的餐具拿来。

第二个细节,周恩来看着屋子摆放的菊花,拿起了剪刀修剪了一下,看着花摆的很好了,他才放下剪刀,出门去火车站。

第三细节,宋庆龄当选为副主席,周恩来担任政务院总理。

会议结束后,宋庆龄在北京住了一段时间,并出席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之后乘车返回上海,周总理再次来到火车站送行。

周总理把宋庆龄送上火车之后,火车开动了,周恩来就跟着车子走,车子开得快了点,他就急步走,再快一点,他就小跑着。直到跑到月台的尽头,仍然在向宋庆龄挥手。

直到看不到了,周恩来这才离开。

徐迟在国内记者业务训练班上作辅导报告,讲怎样写报告,就把周恩来的这件事说了出来作为例子。

徐迟表示,周总理从小步、急步、小跑、快跑到送走,这都表达了他的感情。这些细节也足以反映伟人的特性。

后来徐迟的这篇纪录稿,被传到了廖梦醒的手里。

廖梦醒看后立即将这份记录稿寄给了宋庆龄。当时的宋庆龄已经是85岁的老人,当他看到徐迟叙述的这三个细节,激动不已,拿起黑色水笔,抄写了相关的段落,共7页纸。

这一年5月4日,宋庆龄写信给廖梦醒:

“接读你的来信和徐迟同志的报告,使我十分欣慰。自然,我为总理保证我难忘的旅行所作的种种安排而深深地感动。从报告中,我还学到了细节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而从这篇纪录稿来看,我们也能够看出,周总理对宋庆龄的重视。后来当宋庆龄得知后,也被周恩来对她的情谊深深打动,写下了7页纸。他们之间,果真是情真意切,惺惺相惜。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北上新中国成立前宋庆龄的心路历程》张皓 叶维维 党的文献2011年第5期

《宋庆龄最信任周恩来》俞志英

《开国前夜的周恩来》文史春秋 吴志菲

《历史潮流中宋庆龄和周恩来的革命情怀》甘肃理论学刊 陈答才 焦金波

2 阅读:118

五彩的记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