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奶奶得知庄洁12岁车祸截肢后,为何不嫌弃反而更喜欢,原因两个

江宗琴 2024-06-23 06:46:59

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侵删。

很喜欢《春色寄情人》中的陈奶奶,儿子媳妇离婚,独自把孙子拉扯大,长大后又为了孙子的婚事操碎了心,整天围着镇上的妇女主任邬学华,要她帮忙介绍孙媳妇。

在陈奶奶的心中,孙子陈麦冬是人中龙凤,国之栋梁,也是镇上不可缺的人才,这样的有为青年,放弃外地高薪工作,屈身回到家乡南枰镇,如果不帮忙解决婚配问题,简直天理难容。

陈奶奶见到庄洁的第一眼,就喜欢上这个嬉眉笑脸的姑娘,在得知她和孙子是高中同学,而且还单身时,更是兴奋不已,一个劲地促成,恨不得当场让他俩洞房。

但是回到家中,陈麦冬却告诉奶奶,庄洁在12岁那年发生车祸,不仅父亲没了,她的左小腿也被截肢,现在是个残疾人,奶奶听到这个消息,当场愣住了,不知所措。

按照正常的逻辑,奶奶听后,肯定会打消促成庄洁和孙子在一起的念头,毕竟那是亲孙子,一个身体有残缺的姑娘怎么配得上呢?

可奶奶下一秒的反应,竟然是冲着陈麦冬大喊:“小洁这孩子我看上了,你不许歧视残疾人。”

奶奶不光嘴上说,而且立马行动了,从邬主任那里要到了庄洁的基本资料,接着找到闺蜜林奶奶,让她给俩孩子看姻缘。

看到这里,心里就有疑惑,这陈奶奶咋回事,看上一姑娘想让她做孙媳妇,得知人家身体残缺,为啥不嫌弃反而更喜欢了呢?

陈奶奶这么开明,通过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坎坷人生,想在镇上找个好姑娘并不容易

陈奶奶年轻时是省乒乓球队的教练,前途一片大好,可因为坏脾气,和同事打了一架,因此丢了工作。

儿子媳妇在孙子陈麦冬上中学时候又离婚,各自组成家庭,后来陈爷爷去世,她和孙子相依为命。

或许是遗传基因的问题,又或许是家庭变故的原因,陈麦冬十几岁时,经常和人打架,在周围人眼里是个桀骜不驯的小混混。

长大后,陈麦冬放弃外地高薪工作,选择回到家乡南枰镇,做一名遗体美容师,这份职业周围人都很畏惧,也因此耽误了陈麦冬的婚姻。

就像廖涛所说,镇上都是知根知底的人,一般人家肯定都不愿意,把姑娘嫁给陈麦冬这样的家庭。

因为职业的原因,陈麦冬对一切都很淡然,就像是超脱的仙人,早已看透了生死。

奶奶费尽心力,也帮忙物色了不少姑娘,奈何都入不了孙子的法眼。

为了陈麦冬的婚事,奶奶每天愁死了,她经常去林奶奶家看书,说是要看看她家冬子在养育环节,哪方面出了问题,为啥跟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

所以,陈麦冬坎坷的人生经历,再加上职业家庭的缘故,陈奶奶明白,想在镇上找一个好姑娘(和陈麦冬聊得来,彼此又看得上的人),并不容易。

2.心灵性格健全,远比身体残缺更重要

陈麦冬太冷漠淡然了,所以陈奶奶见到眉开眼笑的庄洁就很喜欢,夸她长得白净,身形好,和冬子年龄相仿,性格又不扭捏。

再加上两人是高中同学,对彼此多少有些了解,所以极力促成。

虽然庄洁截肢过,是个残疾人,但这姑娘多坚强啊,走路带风又飒,完全看不出是个身体有缺陷的人。

她乐观、开朗,像冬日里的小太阳一样,奶奶希望这样的姑娘能够用温暖,感化陈麦冬那颗孤独冷漠的心。

陈麦冬虽然表面上一副风轻云淡,啥都不在乎的样子,其实他心里也是缺少爱,渴望被爱的。

另外一点,庄洁也表明,她喜欢陈麦冬,这就够了。都说女追男,隔层纱,再加上她这个奶奶助力,相信很快陈麦冬就会俯首称臣。

不得不说,陈奶奶是个开明、豁达的老太太,她明白,一个人心灵、性格的健全,远比身体的残缺更为重要,它能抚平创伤、给人带去温暖,而这些正是陈麦冬需要的。

奶奶对陈麦冬的爱,就如同南枰镇的阳光一样,温暖而持久。她并没有因为庄洁身体残缺而产生歧视,反而更喜欢她,这种精神让人动容。

奶奶的做法也让我们明白:一个人身体条件,并不能决定她的价值和幸福,真正重要的是心灵的健全和彼此的理解支持。

0 阅读:35

江宗琴

简介:视频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