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收官!承包一年阅读量的书单又有了!

纳兰惊梦 2023-09-01 20:23:39

纳兰惊梦/文

依然记得《我在岛屿读书》这档今日头条、江苏卫视联合出品的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去年开播时的惊艳。不仅是因为它在如今愈发慌张的生活环境与略显浮躁的传播语境中显得如此独树一帜,还因为参与其中的余华、苏童、西川这些作家身上不带任何修饰的真挚。

钱钟书曾自谦“吃鸡蛋不必认识下蛋的母鸡”,但因为《我在岛屿读书》这档节目,苏童、余华、西川、程永新这些原本只是印刷在书脊上的“母鸡”们,却因真实的镜头而变得鲜活起来。这几位文坛老友一方面畅谈写书人心路历程,另一方面多维度地呈现读书感悟,让观众在开启面朝大海的书香之旅的同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充盈。

所以在一向评分严苛的豆瓣上,《我在岛屿读书》第一季收获9.1的高分,也就毫不意外了。

此番《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将录制场景搬到了珠海东澳岛,依旧采取“岛屿+书屋”的模式。节目之所以选择“岛屿”作为读书场景,无疑是具有深意的。岛屿在艺术创作尤其是文学创作中,是个充满了意象表达与指代意义的个体,经常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色彩。

譬如在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利奥波德·布卢姆和史蒂芬·迪达勒斯在都柏林这个“岛屿”上漫游,探讨了这座城市的孤立和限制,以及他们在其中的处境。岛屿,即被叙述为一种象征社会或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生态系统。

譬如在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中,波卓和幸运儿被描述为生活在荒凉的岛屿上,这象征着他们的孤独和无助。岛屿,即被用来象征孤单。

譬如在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中,普洛斯彼罗和他的女儿米兰达被困在一座孤岛上。在这个“岛屿”上,普洛斯彼罗能够保护他的女儿,并传授她魔法和控制海洋的能力。这个岛屿成为了一个神秘而安全的避难所,对于普洛斯彼罗来说,它象征着他对家庭和父爱的渴望。岛屿,即被用来描绘成一个避风港,人们可以在其中寻求保护和安宁。

譬如在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班纳特一家生活在一个狭小且封闭的社交圈子中,这限制了她们的婚姻选择和社交生活。在这个“岛屿”上,班纳特家的女儿们面临着社会期望的压力和束缚,使得她们在寻找真爱和自由的过程中面临着困境。岛屿,即被描绘成一个封闭的社会,其中存在着严格的规则和限制。

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岛屿有着太多太多的象征意义,传达了丰富而深刻的主题和情感。这种象征意义使得“岛屿”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激发着读者的想象和思考。

而《我在岛屿读书2》中的这座“岛屿”,像极了阅读者与写作者坚守的内心宁静之处。任凭外界物欲横流、信息爆炸如大海之中的惊涛骇浪,而阅读者手握一卷面朝大海,便感受时间的迅疾与永恒,亦享受开阔自由的思想心境。

如果从一档节目的视角来看,《我在岛屿读书2》完全不够抓马,甚至除了余华、苏童几位老友之间追忆当年的调侃以外,大多数时候的对话都很平淡。但在平淡叙述之间,掀起的却是关于文学创作与思想碰撞的惊涛骇浪。

让人感慨的是,即便是在最热火朝天备受追捧的时候,文学和创作者们似乎也没有享受过大众传媒这种高规格的待遇。尤其是在追逐流量的当下,用这样一档节目来唤醒大家对于深度阅读、独立思考的讨论与关注,是需要极大的勇气与定力的。

正如在最新一期节目里,莫言与学生焦典那段关于“我会等我的读者来找到我”,“让读者来找你,而不是你去找读者。读者是千姿百态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审美的趣味,如果要每个人都面面俱到的话就没法写了”的对话,道出了《我在岛屿读书2》动人之处——“引领”永远要比“迎合”珍贵。

所以,《我在岛屿读书2》是一档慢慢欣赏、细细品鉴、反复回味的节目,再附上这些文学大师们推荐书单,接下来一整年的阅读时间可都被承包啦!

0 阅读:5

纳兰惊梦

简介:影评人、剧评人,专栏作者,影视行业观察者,电视节目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