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防区外打击武器—30.5英寸MK1核火箭

丹书战史 2024-02-25 17:08:24

如今防区外打击武器已经在各大国空军中普遍装备,这种武器简单理解就是在对手防空火力之外发起攻击,这样可以提高轰炸机的生存概率。其实人类在一战时就尝试研发这种武器,很长时间里没有取得成功,二战时电气工程进步才逐渐改变这一局面,不过当时这类武器的可靠性仍不算高。

在二战结束不久,美国海军就试图为舰载机开发一种防区外打击武器,尤其是当时还有一些螺旋桨式的低速舰载攻击机,它们无法依靠速度快速脱离战场,被地面防空火力毁伤的概率更大。根据海军1951年提出的规范,海军军械测试站(NOTS)开发了一种大型空射核火箭弹,它的正式名称是30.5英寸MK1火箭,也被称为Bombardment Aircraft Rocket,简称BOAR。

MK1火箭是一种非制导武器,这意味着它的精度很差,不过这不要紧,因为它采用的是一枚W7核弹头,爆炸当量为2万吨TNT。为了把这枚核弹头发射到目标位置,设计师将它安装在一台最大推力67kN的固体燃料火箭上,整枚火箭弹重910千克,长4.65米,最大直径0.77米,尾部安装了4片弹翼,翼展1.4米。

MK1火箭可以由道格拉斯A-1“天袭者”舰载攻击机和麦克唐纳F2H“女妖”舰载机挂载,因为巨大的尺寸和重量,它们一次性只能在机腹挂载1枚弹药,这让A-1成为当时美军装备序列中飞行速度最慢的核武装飞机。

在战斗时,飞机需要正对目标方向,以大迎角爬升姿态释放火箭弹,发动机能把弹药加速到最快770千米/小时的最大飞行速度,但燃料消耗非常快,只能工作3秒,随后弹药会在惯性作用下做抛物线轨迹飞行,其最大射程为7.5英里(12.1千米),足以让飞机避开中小口防空炮的打击。飞机在投放火箭弹后需要立即撤出,避免被核爆波及。

其实MK1火箭对美国海军来说只是一种过渡装备,它们真正想要的是Hopi核火箭弹,它是一种配备了更大威力的W50核弹头的武器,整体结构更紧凑,可以由更多型号的舰载机挂载。由于Hopi未能量产服役,MK1实际上是当时美国海军舰载机唯一的防区外空对地核打击武器,美国总共生产了225枚火箭弹,它们在60年代退役,主要原因是其火箭发动机维护困难。

1 阅读:58

丹书战史

简介:观三千年战史,品海内外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