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话四川话河南话,谁差一票成国语?真实的国语投票是怎样的?

琴琴说国际 2023-12-18 16:34:03

如果大家用搜索引擎搜索“差一票成国语”这个关键词,可以很容易搜到四川话、广东话、河南话(包括河南洛阳话)、陕西话、湖北话以及其它一些方言差一票成国语或者差一票成普通话的网文,那么这种传说究竟是不是真的?国语投票或者说普通话投票到底举行过没有?如果举行过,投票结果究竟是怎样的呢?

其实在中国近代史上,关于国语确实进行过一次投票,而且只进行过这一次投票,而这次投票可以说就是现代互联网上关于各地方言差一票成国语的传言的源头了。那么这次投票有什么背景?当时投出了什么结果呢?

曾担任读音统一会会长的学者吴稚晖

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之后,民国教育部很快成立了一个名为读音统一会筹备处的机构,不久之后就召开了读音统一会会议。而参加这次会议的总共有80名会员,其中由当时民国教育部任命的会员为50人,其余30人则来自各省推举。

顾名思义,读音统一会唯一的职责就是确定国语,也就是中国国家标准通用语的统一读音。最终经过激烈讨论,读音统一会决定在进行国语投票时实行一省一票的方式,无论来自某个省的会员有多少,所有省一视同仁,在投票时都只有一票。

这样在投票原则确定之后,读音统一会很快就针对国语的发音进行了投票。不过,当时的投票却完全不是现代网传的那么回事,即完全不是通过投票决定将哪个方言作为国语,而是针对6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逐一对其读音进行了投票,最后根据每个汉字发音得票数的多少确定了国语的发音。

除了确定汉字读音外,读音统一会还确定了汉字注音符号(图中非拉丁字母符号)

所以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极其繁琐的,因此读音统一会总共开了一个月之久才完成了这些议程,确定了国语的发音。因为经过投票确定读音的汉字多达6500字,所以在具体的投票过程中,很可能确实出现过多个汉字的两种或者几种备选读音方案是因为一票之差决出胜负的情况,而这些过程可以说也都为网上传言提供了素材,但在根本上网上传言还是完全扭曲了投票的内涵,把各省学者根据一定原则对各个单字读音进行投票的史实扭曲成了不同方言之间的对决,而这在历史上其实是完全没有发生过的事。

之所以我们说当时的这次投票不是方言对决是因为:当时每个字的读音虽然都是由各省代表一省一票决定的,但当时参会的学者对于国语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还是有着基本共识的。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汉字的读音,其实各省代表之间的分歧并不大。

学者赵元任也是读音统一会重要成员,他后来被戏称为唯一会说老国音的人

在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的《校改国音字典》里,对于1913年这次投票的结果有个非常简洁和清楚地概括:

(老)《国音字典》所注之音,什九(90%)以上与北京音不期而暗合。

也就是说1913年经过投票确定的国语读音里,有90%以上的汉字读音与北京话是一致的。所以这也就更加明白无误地说明:当时对于国语应该以哪种方言为基础制定是不存在什么争议的了。

当然,1913年制定的国音和现代的普通话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首要的一点是1913年的国音保留了北京话中没有的入声,不过当时的这次会议却并未对入声的发音形式进行规定,所以后来不同的人在读这版国音的入声时所采取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人用去声(三声)的短调形式去读入声,也有人用喉塞形式去读入声。

京剧和昆曲中的韵白在一些方面和老国音有接近之处

另外一点比较明显的差异是老国音保留了尖团音的区别,也就是保留了一些用zcs去拼iuü等韵母的音节,和jqx起头的音节构成了尖团差别。网上许多人喜欢把这一点说成和北京话不同,不过据笔者观察,相当一部分北京人在口语里其实也存在这种尖团差别,特别是一些女士,会把类似“新闻”里的“新”字发成“sin”,把“钱”说成“tsian”。

此外在一些韵母方面这版国音和普通话也存在些许差异,如“累“等字的韵母要发成uei,“蛇”等字里的韵母要发成类似“诶”的发音,而不是“鹅”的发音(与英语单词bet中的e发音类似),“学”等字的韵母要发成io等等等等。所以也可以说1913版国音在尖团字和韵母方面其实与昆曲和京剧等戏曲里的韵白是有接近之处的。

另外因为是逐字投票,所以其中确实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字使用了北京话以外的其它方言,比如“垃圾”这两个字,就使用了与上海话发音类似的le se的发音。而在音调方面,老国音规定“微期危”等字的发音都是阳平(二声),这跟现代普通话也存在差异。

老国音读音一例

当然,1913版国语发音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异还有一些,本文不可能全部列举。不过虽然存在这些差别,但正如前文所述,最终确定的国音仍然有90%以上与北京话基本一致,所以如果要从当时的各个方言里找出一个与其最接近的方言,那无疑还是北京话了。

但1913版通过逐字投票选出来的国音却有一个致使的弱点,即它实际上是一个书面语言,在现实中并没有和它完全一样的真实语言存在。所以把学者们确定的国音真正转变成人们生活里实用的语言很快就遇到了大问题,推广一直很不顺利,以至于坊间甚至长期流传着1913年国音只有学者赵元任一个人会说的玩笑。

而要推广真正的国语,不在现实世界里确定一种活的语言作为规范可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将与国音发音最接近的北京话作为国音标准的呼声很快就得到了多数学者的支持。1920年,民国教育部在上海进行的教育会联合会上决定“定北京音为国音标准”。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议决定以北京音为标准修订《国音字典》。第二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又进一步决定以北京语音作为国音标准,制定“新国音”。

胡适是国语统一筹备会的重要成员,促成了新国音的制定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也确定了以“北平地方为国音之标准,取其现代之音系”制定新国音的原则。而在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国音常用字汇》,正式确定北京(北平)音为全国标准音的“新国音”。

所以其实到了这里,民国时国语的确定原则可以说和后来新中国普通话的原则已经基本没有差异了,新国音里也不再有入声和尖团差别,韵母上和现代普通话的差异也非常细微,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了。

而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只是在1955年将“国语”的称呼改为了“普通话”,对于其语音确定原则和发音规则基本没有做原则性改动。所以其实本质上“国语”和“普通话”只是名称的不同,其内涵并没有本质差异了。更进一步说,国语所参照的方言从民国建立时起就没有什么争议,大家再看到“差一票成国语(普通话)”这种说法,直接略过也就可以了。(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2

琴琴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