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20年后的关系,俄驻华大使不愿预测,坦言担忧与中国差距拉大

吴非媒体外交 2022-07-12 14:34:16

在印尼举办的G20外长会议期间,中国外长王毅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进行了超过5小时的长谈,美方要求减少误判,给两国关系加装“护栏”,中方却直接向美方抛出四份清单,被戏称为“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中美高层会晤中方的强硬态度,被外界认为是G20外长会议的一大亮点。

中美两国在G20外长会议期间的“交锋”备受关注,中俄外长的会谈同样不可忽视,王毅外长到达印尼巴厘岛后,会见的第一位同级别高官,就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期间,王毅高度评价了两国关系,他表示,在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全球挑战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中俄双方排除干扰,保持正常交往,有序推进各领域合作,两国关系展现出了强大韧性和战略定力。

拉夫罗夫指出,俄中关系不受外部干扰,务实合作顺利推进,发展潜力巨大。俄方愿扩大同中方在各领域合作,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和全球安全倡议等理念,与中方加强协调配合。俄方阐述了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主张,中方则表示将继续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劝和促谈,支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当前危机。

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这一点俄驻华大使杰尼索夫看得非常透彻。7月11日,俄《消息报》刊登了杰尼索夫接受采访的内容,当问及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时,杰尼索夫表示,中国了解乌克兰问题的历史根源和政治背景,清楚地界定了北约和西方国家在俄乌冲突中的作用,认识到西方并不能代表整个世界,中国知道成为西方的“棋子”,最后的结果就是变成“炮灰”。杰尼索夫强调,中方的立场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就已形成,关于乌克兰问题的立场原则至今没有改变。

杰尼索夫称,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也是影响中方在俄乌冲突中立场的重要因素。2021年,中俄之间的贸易额为1470亿美元,中欧和中美贸易额加起来约为1.5万亿美元,两者相差10倍多,中国顾及自己的经济利益是理所当然的。不过,杰尼索夫认为,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不能单纯用数字定义,目前两国已经结成了能源联盟,在油气供应、加工及储存,电能开发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合作。

杰尼索夫直言,即便两国都面临北约及西方国家的共同威胁,也不会进行军事结盟。杰尼索夫解释道,中俄两国关系非常亲近,这是客观利益决定的,西方强加给中俄两国的压力,逼迫两国联合与其对抗。中国其实一直拒绝与美国对抗,利用一切机会让两国关系回归正常,特别是在政治和贸易交往领域,俄罗斯同样想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缓和关系,只不过面对的情况更复杂。

关于中俄两国20年后的关系,杰尼索夫不愿做预测,他承认俄方担心与中国在经济水平、人口等方面差距拉大,同时他肯定了俄罗斯在自然资源,某些领域仍具有技术优势,并表示当前没有看到影响中俄关系的因素出现。

俄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作为常驻中国的俄罗斯外交官,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把握非常精准,中俄的确是在西方压力下,在各自国家利益的基础上进行“背靠背”合作,两个军事大国在军事合作上不可能上升到同盟国的地步,但俄大使对中国发展提出的担忧属实没有必要,中国没有西方国家称霸的野心,中俄两国经济又有极强的互补性,中国发展自身不是为了针对其他国家,而是为了自己国家的人民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6 阅读:2356

吴非媒体外交

简介:暨南大学教授、资深俄罗斯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