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节日传统习俗:那些逐渐淡化甚至濒临消失端午节习俗

走走停停旅游 2024-06-10 15:37:26

今日,时值端午佳节,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端午节的起源,自古到今说法不一,主要说法有:纪念屈原、迎涛神(伍子胥含冤死后化为涛神)、恶日、龙的节日(即祭祀龙图腾说)等等。

端午别称

在我们这儿习惯性的称之为端阳,因为端午节在第五个月即“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是也称为“端阳”。但近些年,特别是在年轻一代口中,越来越少的将端午称之为端阳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端阳将彻底消失。

端午节在其他地方也称为:端五节、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龙节、正阳节、龙舟节等等。

为什么是端午安康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其他节日都是快乐作为修饰(清明节除外),比如中秋节快乐、春节快乐等等,但是唯独作为传统节日的端午确实安康呢?

首先是由于古时候五月初五在古人的眼里是“恶日”,端午前后天气炎热潮湿、多蚊虫,,人们通过过端午节达到避瘟驱邪、养生健体的目的。故“端午安康”更符合端午的文化内涵。

其次根据端午节的起源,其中很多都将其指向一个祭祀、悼念的日子,在这一天除了众所周知的屈原跳江,还有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江等典故。

因此,道一声“端午安康”,是为了祝愿亲戚好友身体健康,百病不侵。安康代表平安,吉祥,祥瑞之意,其寓意也十分美好。

端午习俗

1、吃粽子:这个基本做到全国统一,但是地方不同,包粽子的材料也有所不同,不仅仅是南北差异,可能一个地方都有不同。

粽叶

我们这儿就是用的地撩叶(也叫撩叶),但是隔壁镇就用的箬叶,形似竹叶,我们称之为天撩叶,其他地区还有芦苇叶、茭白叶、柊叶等等。

捆绳

我们用的捆绳就是棕树叶,棕叶也有韧劲,不容易断,用来捆东西很合适。我看其他地方也有用棉绳的,特别是很多售卖的基本上都用的这种。

原材料

基本上大多数还是糯米为主,大米为辅。我们那儿就只会加一些泡好的豌豆,其他像腊肉、红枣、豆沙、咸鸭蛋蛋黄等等基本上很少加进粽子里。

口味

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经常在网上看到很多南北之争。但是我想说的是,在我老家,甜、咸粽皆有,比如会包白味粽(就是啥也不放)蘸红糖吃也就是甜味粽;也有豌豆粽有些还会加一些腊肉,也就是咸味粽。通常我们两种粽子都会包一点,看更偏爱哪一种,哪一种就多包一些。就想网上很多调侃甜咸豆腐脑的,我们吃麻辣,基本上和南北方都不一样,因为我们是西南。

2、雄黄酒

饮雄黄酒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和杀虫的功效,尤其在古代被用作克制蛇、蝎等百虫的解毒剂和杀虫剂。在端午节前后,由于气候炎热和雨水多,蝇虫和疫病频发,人们相信饮用雄黄酒可以避免百病和防止蚊虫、蛇、蝎等上身。

但是我们那基本上很少有直接饮用的,基本上是点雄黄酒,就是沾一下点在后脑勺或者前额头,把剩下的洒在房前屋后,祛除蛇蝎的毒虫。

3、挂艾草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当然我们也不例外,但是例外的是我们还会用艾叶熬水洗澡。

4、吃端阳李

在我们那有一种李子端午前后成熟,便称之为端阳李,在端阳当天都会摘上一点吃,寓意一年不生疮。

5、吃寒菜

端午节很多人都会摘些或者买一些寒菜吃,寓意一年内少病。

6、赛龙舟

赛龙舟作为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为什么我要写在后面呢,因为在我们这现在已经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赛龙舟了,只有很小的时候偶尔会看见,但是也不多。

其他习俗还有佩香囊、跳钟馗、画额等等,因为没亲身经历过也就不展开说了。

你们家乡都有哪些端午节习俗呢,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17

走走停停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