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独生女被姨妈做局吃绝户:多少亲戚,希望你好又怕你好

小小刚子 2023-11-08 10:50:51

我阅读到一篇关于一位网友的经历的故事。

这位网友在深圳一家大型公司工作,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最终晋升到了中层职位,并在行情好的时候成功购买了一套房产。

当她的亲戚得知这个消息后,开始不时地打电话来施压。

他们的言辞中,始终没有提及金钱,但却一直强调要求将房产过户给他们的孩子。他们的理由是,这位网友是单身,房子将来也许会被浪费掉。

然实际情况是,他们只是想从这位女孩手中白嫖这套房子。这种明目张胆的心机行为引起了网友们的嘲讽,有人甚至称之为“算盘珠子都快摆到她脸上了”。

这位网友原以为这些亲戚已经够奇葩了,但当她浏览评论区时,发现更多匪夷所思的故事。

有一位网友讲述了一个长达十多年没有联系的远房亲戚,突然打来电话,要求将他的孩子的户口迁到这位网友所在的学区,理由是网友家恰好在学区内。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远房亲戚大言不惭地宣称,这样做就像是在帮助网友,然后扬言:“钱不会少了你的,你们家恰好是有女儿的,将来她也会嫁人,孩子姓别姓。我就当是把孩子过继给你了,这样出去也有面子。”

紧接着,有其他人也纷纷留言:

"我的二姨要借用我的户口本,声称是为了贷款,而贷款的钱可以用来还我家的债务。"

"亲戚想买我房子,但却要求在没有付款的情况下先过户,我可以继续居住,但却需要向亲戚支付租金。等到租金足够支付房款时,亲戚再用这些钱来支付我房款。"

"亲戚向我借钱,我回答说我现在没有,然后他竟然说,'你不是刚刚领了工资吗?你的钱都去哪了?'我反问他我为什么要向他解释?然后他又说,'好吧,这个月就这样吧,下个月你拿到工资后别乱花,我需要这钱。'"

"如果你不结婚的话,一定要在遗嘱中提及你的侄子的名字!"

这些留言让人大开眼界。这篇文章让我突然明白了路遥所写的一句话:

"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不在于是否是亲戚。小时候,我们常常理想化亲戚关系,认为它们美好而重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们开始独立生活时,才会明白亲戚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复杂的,他们不断寻求利益,若无所得,甚至可能反目成仇。有时,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也许就是因为亲戚们制造的。"

确实,亲戚关系在我们父辈的时代还显得非常亲近和紧密,血缘和地缘结合在一起,大家相互依赖,真诚亲密。

如今,大多数年轻人与亲戚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一颗石子掷入水中所引发的波纹,一圈一圈不断扩散,渐行渐远,感情渐淡。

尤其是一些奇怪的亲戚,他们的行为更令人费解:

互相往来不多,却掌握了许多事情;完全不熟,却装得似乎非常熟络。

一旦牵扯到利益,人性就能战胜所有血缘关系。

有一位网友,名为@生噎西瓜,曾说:“在奶奶生病之前,我还挺喜欢家里的那帮亲戚的。”

她在外地工作,通常不太回老家。

但每当过年过节回家时,家里的亲戚们总是会摆出饭桌,众人围坐一起,热热闹闹,看起来非常体面。

自从她的奶奶因脑溢血而瘫痪后,这种场景再也没有出现过。

她的爷爷奶奶一辈子都是农民,老年时并没有留下多少积蓄,只有一间简陋的房子和两块地。

家里的叔叔,有两个儿子,理所应当地认为这些遗产都应该归他们所有。

而已经出嫁的姑姑被视为“外人”,不配获得任何遗产。

实际上,农村的平房并不值太多钱,但却导致了这样的争执:

"为了争夺一套房子,三家人互相咒骂,甚至动手打斗,几乎被警察带到了派出所。"

在整理遗物的时候,总有亲戚盯梢,以防对方私拿老人贵重的物品。

后来,她才得知姑姑趁人不备拿走了奶奶手上的金戒指。

而婶婶也因为这枚金戒子多次前来索要。

这些家庭纷争的丑闻传遍了整个村庄。

在奶奶离世后,这个家庭决定不再继续成为村里的笑柄,他们假装和睦,继续在一起生活。

老一辈人常说“血浓于水”,“骨肉相连”。

在经历了人性的丑陋之后,谁还会真心付出,真心回应?

在利益面前,所谓的情感和血缘联系往往如脆弱的薄纸,一触即破。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它深刻地描述了某些亲戚关系:“有些亲戚,盼你好,又怕你太好。”

"盼你好",这意味着他们期望你的生活变得更好,因为他们希望你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他们,以便各取所需,共同进步。

"怕你好",则是担心你的生活超越了他们,过得太好,以至于他们无法从你身上获取任何利益,但他们又不满意只有自己沦落于贫困。

曾经听说一个上海女孩的故事,她是独生女。她的父母曾在上海努力奋斗了大半辈子,如今不仅拥有稳定而体面的工作,还积累了三套拆迁房和一套自住房,其中有的房产直接写上了女儿的名字。

有一次,女孩与父母坐下来谈心,她坦言毕业半年来,暂时没有结婚的打算。

父母虽然有些担忧,但并没有将这看作什么大问题,只是在闲聊中随口向姨妈和姨父提了一下。

这两位亲戚却心生阴谋,开始暗中策划如何从女孩的家庭中牟取私利。

首先,他们试图操纵女孩的父母,向他们灌输一些观点,声称女孩过于奢侈和自由,才会胆敢违抗传统观念,不愿结婚。

其次,他们要求女孩的父母以各种借口将女孩名下的房产过户,同时设法让女孩交出工资卡,使她手头没有多余的钱,然后逐渐加大控制。

他们逐渐显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他们希望“吃绝户”。

一旦女孩名下没有任何财产,并且她嫁出去,他们就可以趁女孩和她丈夫不在家时,找机会侵占女孩一家的财产。

幸运的是,女孩的父母没有隐瞒这一切,坦然地告诉了女孩。

女孩直接向姨父和姨妈发送了一系列激烈的信息,当消息发送不再有效时,她打电话继续斥责,坚决让他们不要再想着侵占她名下的财产。

姨父和姨妈的真实意图被揭穿,结果是女孩的父母被他们气得无法入眠,无法进食,同时还遭受女孩的讽刺。

出乎意料的是,女孩也发飙得很厉害,不仅骂了他们一通,还将他们拉入了黑名单。

在阅读了许多个人自述之后,我突然更理解了目前盛行的“断亲潮”。

这个词汇直白地表明了很多人如今对亲戚关系的态度,即变得懈怠、疏远,甚至不再愿意与亲戚互动。

他们平时不联系,过节不互相拜访,有些人甚至将亲戚的联系屏蔽或退出了家族群。

问及原因,各种各样,但总结起来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对亲情感到失望。

有人抱怨说:“每次家庭聚会都要忍受那些吵闹的亲戚,真是烦透了。”

还有人分享:“有一次我先去姑姑家拜年,大伯得知后觉得我瞧不起他,我又拿着礼物去给他道歉,后来姑姑知道了,又对我送给大伯的礼物表示不满……”

还有人说:“不想再应付那些虚伪的社交任务。”

我想起了一个生动的比喻:

"亲戚关系就像是手机预装软件,你无法选择,一旦你出生,这些软件就会自动出现在你的生活中。

有的预装软件很好,有的则很糟糕。当你遇到极差的预装软件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立刻卸载它。”

在深思熟虑之后,主动与那些与自己价值观不合、关系混乱、没有明确界限的亲戚保持距离,实际上并不是冷酷的行为。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健康、舒适和温暖的环境中,这有什么错呢?

有句话说得好,这个世界上实际上只有一种亲人:那些真正关心你,为你担心的人。

在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彼此关心,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0 阅读:5

小小刚子

简介:分享优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