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先允许孩子不分享,以后他才更愿意分享?

杜鹃育儿知识啊 2024-03-25 18:50:41

分享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重要行为,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是一种表达爱和关爱的方式。在育儿过程中,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分享,成为了家长需要关注的问题。今天张姐就从分享的意义、该不该分享、如何培养孩子学会分享、分享的误区和应对方法、分享与其他教育价值的关联以及分享对孩子的长远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分享的意义

分享是指将自己的物品、时间、经验、知识或情感等与他人共享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分享者可以通过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反馈,得到更多的启示和帮助。同时,分享也是一种交流和社交的方式,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信任。

分享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在与他人分享的过程中,孩子也会更加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能力。此外,分享还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他人的欣赏和认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分享在人类幼儿阶段的意义更为突出。

根据皮亚杰的个体发展阶段理论,幼儿心理发展的突出特点是自我中心,无论是对所处情境进行判断,还是真正发出指向别人的反馈行为,他们总是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无法顾及别人的立场和感受。特别是在年幼的孩子身上,这种自我中心突出地表现为孩子的“独占”行为,强调一切自己看中的物品都是“我的”。

年龄小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常常会为了一个心仪的玩具而相互争抢,互不相让。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去自我中心,孩子开始学会主动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与成人或同伴分享,并从这种分享行为中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形成更全面的自我概念。

这也就意味着,孩子开始从一个自然人向一个社会人转变,其社会性水平获得重要发展,能够逐渐摆脱自我中心的状态,考虑他人的想法、感受和需要了。可见,幼儿要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就需要学会分享。

0 阅读:0

杜鹃育儿知识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