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君秋中南海唱戏,临走前提要求,毛主席:以后不要让她来,太贪

怪识历史 2024-05-30 11:23:27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提到毛主席,大家首先想到的通常是他的卓越政治智慧和革命家风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对中国古老戏曲——京剧,有着非同寻常的痴迷。他不仅是一个资深票友,还对京剧的艺术精髓有着深刻的理解。

曾有一次,他邀请了一位年轻的京剧演员来表演。但在表演结束后,这位演员做了一件事,让毛主席感到非常不快。事后,毛主席愤愤地说道:“以后不要让她再来了!太贪婪。”

这位京剧演员究竟是谁?她又做了什么事让毛主席如此生气呢?

超级戏迷毛主席

毛主席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毛主席常常通过欣赏戏曲来消遣和休息。他收藏了1600多张戏剧、曲艺和歌舞的唱片,以及400余盘磁带,几乎涵盖了高派、谭派、马派和麒派等十余种京剧流派。他不仅熟悉这些流派的艺术,还与许多艺术家有过交往。

毛主席对京剧的剧目、唱腔和流派都有深入的研究,有时兴致来了,还能自己唱上几段。他最早接触京剧是在1918年,当时他的老师杨昌济介绍他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在北京的闲暇时光里,毛主席喜欢游历大街小巷,正值中国传统京剧的鼎盛时期,他逐渐对这种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延安时期,毛主席经常观看延安平剧团的演出,有时也陪同来延安的朋友们一起欣赏京剧。1945年10月,毛主席刚从重庆返回延安,当晚就迫不及待地前往观看了延安平剧团的演出。

演出结束后,毛主席对延安平剧团团长阿甲说:“在重庆时,蒋介石请我看了三台戏,我去了两次,一次是《法门寺》,一次是《十三妹》。”

他还嘱咐阿甲:“对同志们政治上要宽松些,在艺术上要紧一些。”

在毛主席的鼓励下,1943年,延安平剧院创作并演出了《逼上梁山》。毛主席是这台戏的第一个观众,在半个月里,他接连看了两遍《逼上梁山》,对这台戏赞赏有加,称其为“旧剧革命新时代的开端”。他还给阿甲提了许多宝贵意见,有了这样的支持,我们的戏曲文化才能得以传承。

1949年4月,毛主席观看了梅兰芳先生主演的《霸王别姬》。他笑着说:“梅兰芳先生是男的,他唱的是旦角,演得比女的还好!”

毛主席还提到:“梅兰芳先生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日本人侵略中国时,他留须隐居,坚决不给日本人演戏,当时的影响很大。”

毛主席甚至号召领导干部都去看看《霸王别姬》。

一次,毛主席在观看《霸王别姬》时,当看到楚霸王英雄气短,与虞姬生离死别时,他的眼睫毛颤动不停,眼眶湿润。他用一个指头按住李银桥胸前的纽扣,用沙哑的声音说:“不要学楚霸王,我们都不要学。”

毛主席每次观看情节紧张、斗争激烈的戏剧,总是忍不住掉眼泪。对于那些受压迫、受剥削的人物,他更是感同身受。有一次看《铡美案》时,身边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都看到主席泪流满面,终场时仍显得十分悲愤。

每次看《白蛇传》,毛主席也都会流泪。当法海和尚一出场,毛主席的脸色马上沉了下来,嘴唇微微张开,不时轻轻抽动几下。到极为可恨的时候,牙齿相碰的声音仿佛要咬上那老和尚几口。当许仙与白娘子开始痛苦的生离死别时,毛主席也跟着陷入了痛苦,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最终变成大颗大颗的泪珠,顺着脸落到胸襟上。

情到浓处,毛主席的泪水如泉涌般往下淌,很快就堵塞了鼻子,呼吸发出“嘶嘶”的声音。陪同看戏的上海市领导们被这声音吸引,投来闪烁的目光。

李银桥觉得这会影响主席的“领袖风度”,轻轻咳了几下,试图提醒主席。但主席的心思全都投入到戏剧中,并没有意识到李银桥的提醒。

在一次戏剧表演中,当演到法海将白娘子收进钵中并镇压在雷峰塔下时,毛泽东突然愤怒地拍案而起。他猛地拍在沙发扶手上,站起来激动地说:“不革命行吗?不造反行吗?”

同样的情感也出现在他观看《江姐》时。毛泽东感慨道,江姐这么好的同志,为什么非要让她死?即便现实生活中无法救出她,在舞台上,也应该让她得以解救。

毛泽东不仅是观众,他还积极参与剧目的修改。老人家常常为一些著名戏剧改动唱词,甚至“鸡蛋里挑骨头”,找出其中的瑕疵。毛主席博览群书、通晓古今,常常在历史剧的唱词中发现不合情理或违背历史事实的部分,并提出改进意见。

他曾自嘲道:“我这个人喜欢‘鸡蛋里挑骨头’,事实就是事实,违背历史事实总是不可取的。”

因此,称毛主席为“超级戏迷”一点也不过分。

中南海再无林君秋

虽说毛主席收藏了不少戏曲的唱片和磁带,但对于一个资深戏迷,总是听唱片肯定不过瘾。

有一次,空政文工团的小丽来看望毛主席。毛主席说道:“我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听唱片,已经很久没有听过真人现场演唱了。你能不能请一位京剧演员来这里给我唱上一段?”他表示不愿惊动那些名人,只需要推荐一位后辈即可。

于是,小丽在空政歌舞团物色了一名年轻的京剧演员林君秋。尽管入行不久,她已展现出极大的潜力,且积极好学,不输前辈。当她得知自己有机会为毛主席演唱时,既兴奋又紧张,内心非常激动。

为了给毛主席留下好印象,林君秋每天天未亮便起床吊嗓子,连吃饭和上厕所的时间都在抓紧练习。

几天后,林君秋怀着忐忑的心情,跟着小丽来到中南海。小丽对毛主席说:“主席,我带了小林来给您唱京剧。”

毛主席亲切地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啊?”

“主席,我叫林君秋。”

毛主席微笑着说:“这个名字好啊,和四小花旦之一的张君秋同名,看来你父母当年没少在你身上花心思。”

看到这个浑身颤抖的姑娘,毛主席会心一笑,安慰她道:“我就是想听听戏。我知道你很优秀,不用紧张,尽管唱你喜欢或擅长的曲目就可以了。”

林君秋当即为毛主席献上一段《穆桂英挂帅》。

虽然没有乐器伴奏,也没有和声或配角,但林君秋依然唱出了穆桂英的气势。这让毛主席非常高兴,他随即给林君秋倒了一杯茶,说:“小林,你唱得蛮不错,一看小时候就没少下苦功夫。”

稍作休息后,林君秋又为毛主席献唱了一段《霸王别姬》。毛主席看着她的表演,兴奋地用手拍打沙发扶手,一句一句地跟着哼唱,身子也随着节奏晃动起来。掌声不时响起,整个过程不仅让毛主席沉浸其中,林君秋的心情也非常愉悦。

尽兴之后,毛主席对林君秋说:“小林,你唱得很好。今天就先到这里吧,你回去好好休息,改天再来。”

林君秋也非常高兴,回应道:“只要主席想听,我随时可以过来。”从那以后,林君秋多次造访中南海,她的嗓音如同清泉般清澈,让人陶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林君秋作为一个年轻演员,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毛主席甚至对着助理说道:“中南海再无林君秋,唱戏之声将永远停止!”

请毛主席签名

在与毛主席渐渐熟络之后,林君秋实在按耐不住激动,掏出本子对毛主席说:“主席,我想请您给我签个名,可以吗?”毛主席似乎没听懂她的意思,满脸疑惑的表情,林君秋壮着胆子又重复了一遍自己刚才说的话。

这种请求并不难理解,毕竟大家都对毛主席心怀崇敬之情,只是毛主席很少这样做。因为一旦外人看到毛主席的签名,那不就意味着林君秋和毛主席有了交情吗?毛主席并不希望这样。

尽管毛主席同意了签名,但他用的却是一根红色的铅笔。将本子还给她后,毛主席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以后要好好加油,凭你的本事,一步一个脚印。还会有更多的表演机会。”

林君秋接过本子后感觉如获至宝,她看着上面“毛泽东”三个字,感觉都在闪着金边。这可是毛主席的亲笔签名,她做梦都没想过自己能有这样的一天。

林君秋一路上都紧紧抱着这个本子,生怕弄丢了。和小丽分别时,小丽一再叮嘱她不能将为毛主席唱戏的事情告诉别人,这属于机密。包括毛主席给她签名的事情也不能对外透露。

尽管当时林君秋满口答应,但事实上她根本没有在意这些警告。

林君秋第一个通知的就是她的丈夫,并告诉他这属于机密,不能泄露。他激动地拉着妻子的手说:“太棒了!我们得好好庆祝一下啊!”第二天,他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所有的亲朋好友。最后整个团里很多人都知道毛主席特意请林君秋为他唱戏了。

林君秋开始在戏班子里大肆宣扬自己与毛主席的关系,向文工团领导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调动工作、涨工资、评级等,都得到了领导们的解决,甚至连她的孩子升学问题也因此得以解决。她似乎觉得人生达到了巅峰。

然而,这样的行为毛主席是不会放过的。他得知后表示不悦,在与小丽见面时说:“她虽然唱得不错,但心术不正,让我给她签名。这种沽名钓誉的行为,想以此拉大旗作虎皮。她太贪婪了,我不喜欢。以后不要再让她来。”

经过一段时间,林君秋迟迟没有收到邀请,终于忍不住问小丽:“主席最近怎么没有叫我去唱戏?”

小丽回答:“之前不是告诉过你了吗,这件事不要对外说。而且你没看到主席用红笔给你签名吗,那是绝交的意思!”

林君秋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明白了虚荣与名利的危险。毛主席的签名虽然给了她珍贵的回忆,但也敲响了警钟。

从那以后,林君秋再也没有直接见过毛主席。他们之间的友情随着那个象征“绝交”的红色签名而中断。她后悔不已,但已经无法挽回。

真诚和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坚守初心,不可为名利所蒙蔽。

8 阅读:6134

怪识历史

简介:看遍千古百科,分享天下历史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