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雨云间》萧德音与惊鸿仙子为何将票投给姜若瑶,背后另有隐情

小茶评剧 2024-06-05 23:41:07

姜梨一曲《芳菲落尽梨花白》让身处考场的众人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可令人费解的是,明明萧德音和惊鸿仙子都被姜梨的琴心所打动,被她的技法所折服,他们为什么还是将票投给了姜若瑶呢?

01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墨雨云间》原著中,惊鸿仙子将自己手中这票投给姜若瑶,纯粹是因为“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惊鸿仙子本是望仙楼里卖艺不卖身的一名清倌,一手琴艺出神入化,引得燕京城众贵族吹捧。

之后,惊鸿仙子与一名茶商的儿子相爱,茶商为她赎了身,自此,她便洗手做羹汤,专心做人妻了。

可茶商也只是普通的商户,没有万贯家财,虽不至于让她抛头露面去挣钱糊口,可人总要吃五谷杂粮,要消耗柴米油盐。

这一次,季淑然找上门来,只是让她略微点拨一下姜若瑶,便可以让他们一家衣食无忧好几年,她又怎么能不心动呢?

姜若遥身上有些灵气,是一个不错的苗子,不是什么资质平庸之辈,若能沉下心来,也能有所成就。

虽说岁试在即,可据她了解,明义堂琴艺能超过姜若瑶的人没有,魁首非她莫属,即便她点拨的事传了出来,也不会影响她的声誉。

可她没有想到,半路会杀出个程咬金,岁试前明义堂还会来个姜梨。

02

姜梨的表现,既让惊鸿仙子诧异,也让她为难。

她诧异于,姜梨这样一个十四岁的豆蔻少女,有如今的琴艺,能领悟琴心,还能演绎出中如此凄怨的意境。

她为难于,她原本以为这次岁试上姜若瑶没有敌手,以为让姜若瑶夺魁是一个顺水推舟的事情,还能卖季家一个人情。

可现在,若凭真才实学,姜若瑶当真是不如姜梨,她因着她和姜若瑶的这份关系,为着季淑然的那份钱财,她只能站在姜若瑶的身后。

可本着爱才、清高之心,她也不希望姜梨因为自己的这一次违心之举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03

《墨雨云间》剧版中,虽然没有直接给出惊鸿仙子点拨的画面,但还是从细节中暗示了两人的师徒关系。

琴艺考试开始前,惊鸿仙子出现时,姜若瑶看着她很是亲昵的笑了一下,这一笑是晚辈对长辈的亲近之意。

姜若瑶琴声渐入佳境时,惊鸿仙子看着她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一次点头里蕴含的不只是对晚辈的欣赏,而是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

从绵居话语中也可以品出来,惊鸿仙子最擅长的就是《雁落平沙》,而姜若瑶演绎的也是《雁落平沙》,并且姜若瑶的身上还有几分惊鸿仙子的影子。

种种细节,都可以表现出姜若瑶和惊鸿仙子的关系不寻常。

至于,剧里的惊鸿仙子是否与原著小说中一样爱才、清高、为难,那就不可知了。

04

原著中,若说惊鸿仙子选姜若瑶是为财,那萧德音选姜若瑶则是为了名。

惊鸿仙子已经嫁为人妻,对杰出的后辈只有爱才之心,提携之意,没有即将被赶超的紧张和压迫感。

可萧德音不一样,萧德音一直都很看中自己“燕京城第一女乐师”的称号。为了这个名号,她拒绝被聘为宫廷乐师,执意留在明义堂当一名小小的女先生。

为了这个名号,她构陷了薛芳菲,败坏了她的名声,不断地劝她酒,将她灌醉,将她扶去了别人的房间。

为了这个名号,她明知道姜梨的琴技远胜于姜若瑶,却还是将票投给了姜若瑶,想要用这样的方式掩盖住姜梨的光芒。

《墨雨云间》剧版中,编剧进行了很好的改编。

这一次萧德音投姜若瑶不是因为自身的妒忌,不是对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危机、紧张、恐慌与不服输,而是因为强权的不可对抗。

在岁试开始之前,季淑然的姐姐——丽妃就给萧德音打过招呼了,意思非常明白,岁试琴艺的魁首只能是姜若瑶,丽妃的吩咐萧德音不得不从。

即便她懂得了姜梨所想,认可姜梨的感情充沛,反驳了绵居的不入流之言,可是她还是只能将票投给姜若瑶。

05

无论是原著中还是剧版中,萧德音与惊鸿仙子两人将票投给姜若瑶,都是另有隐情。

原著中,惊鸿仙子选择姜若瑶是被钱财、人情所累;萧德音则是被嫉妒驱使,名声所绊。

剧版中,惊鸿仙子选择姜若瑶是因为他们是师徒,碍于名声、脸面她都只能选她;萧德音则是被强权欺压,即便惜才也没有选择权。

原著与剧版,惊鸿仙子与萧德音,人设似乎对调了。

3 阅读:2156
评论列表
  • 2024-06-06 13:21

    于正特么果然是抄袭大师!特么就是抄袭陈世美的故事!恶心🤢!吴谨言太彭紧了,演技一般!王星越演技也没有达到要求,之前还感觉他演技可以,这回真心一般,怎么那么僵硬呢!一句话不入流!

    唯唯 回复:
    只要是墨雨云间报道底下都有这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