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神药”可修复盆底肌,是拿消费者当“韭菜”|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5 2024-06-20 20:20:18
这种赤裸裸的造假行为,不仅公然愚弄消费者,更已涉嫌违法。

▲根据妇科专家说法,修复盆底肌一般会采用保守治疗。图/IC photo

文 | 和生

据新京报披露,近日一款名为“Serelys凯格尔胶囊”的修复盆底肌口服产品,在电商平台上进行虚假宣传,所谓专家认证报告其实涉嫌篡改,引发广泛关注。

这款号称能够修复盘底肌的产品,实际上并非药品,而是一款保健品“神药”,其精准聚焦了特定人群的特殊需求。对不少产妇而言,产后会出现盆底肌松弛、漏尿、阴道膨出等症状。这类症状,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才能恢复,而这款神药却宣传仅仅口服便能恢复,让很多人对其有了“期待”。

在电商平台上,“Serelys凯格尔胶囊”公开对自己的疗效自吹自擂,说得神乎其神。诸如“不需要运动,可以完全替代凯格尔锻炼”,产品中所含的UriCyTonin复合物“是品牌的专利配方,由180种植物萃取物提炼制作而成”等等。

而实际上,商家公开挂在平台上的专家认证报告却涉嫌篡改。对比商品附件报告与原学术报告,发现最为关键的产品名称不对应,商家不仅修改了标题,还篡改了结论。

这种赤裸裸的造假行为,不仅公然愚弄消费者,更已涉嫌违法。根据《广告法》第十七条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事件中所提“神药”,在宣传页使用“修复盆底肌”等字样,涉嫌虚假宣传普通商品具有医疗功效,违反了广告法。不仅如此,商家行为也已涉嫌对消费者构成欺诈,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更何况,根据妇科专家说法,修复盆底肌一般会采用保守治疗,比如凯格尔运动(又称为骨盆运动)、盆底肌电刺激等,严重的还可以进行手术。而口服产品要先通过胃肠道代谢,才能在人体内作用,“口服产品不可能直接局部定向改善整个盆底肌组织”。

因此,某种程度上,诸如“Serelys凯格尔胶囊”之类号称口服便能修复盆底肌的“神药”,除非有权威的科学或临床依据证明其有效,否则都是在收消费者的智商税。

现在的问题在于,这类保健品“神药”,一无科学依据,二无临床认证,却在电商平台上依然热销。对此,平台与市场监管部门都该负起责任。

根据平台规则,商家宣传页需经审核才能发布。但记者查证发现,平台中关于几款“械”字号的缩阴凝胶产品,存在涉嫌冒用医疗器械备案号、宣传的功效超过医疗器械注册证适用范围/预期用途,以及使用已注销的医疗器械注册证等情况。

这无疑说明,平台在宣传页审核、医疗器械出售资质审查等环节,就出现了监管漏洞。

对此,平台要承担起监管责任,一方面对发现问题的商品、商户要及时下架,严肃处理。同时要完善细化审核机制,对试图篡改认证、假冒资质等行为,严把审核关。尤其是对声称具有医疗效用的保健品,更要紧盯严防,以防推向平台售卖后,损害消费者利益。

除此之外,市场监管部门要对此次披露的相关产品展开调查,依法依规严肃惩戒。同时此为契机,对号称修复盆底肌之类的保健品,线上线下开展专项审查,斩断其背后的利益链。

一直以来,保健品行业假冒伪劣盛行。保健品似药非药,不纳入药品监管,监管难度大。对此,还需要多方协力,久久为功,持续完善保健品的分类与监管体系。从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到行业标准等方面逐步规范,推进保健品生产质量管理检查科学化、规范化。

撰稿 / 和生(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张彦君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