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硬币还薄,为什么现在的手表都在绞尽脑汁往“超薄”钻?

伍孚谈时尚 2024-05-30 11:58:33

追求薄,不只是杜蕾斯和高洁丝的使命。

吃穿住行中,“薄”成为了一种主流:吃饺子馄饨都爱薄皮的、超薄装的奥利奥、超薄的纸尿裤,就连不久前发布的苹果新品也在极力灌输着薄的理念,直白打出“磅礴的薄”的产品口号。

各行各业都在费尽心思地将产品做“薄”,在机械钟表的世界里,对于薄的追逐也从未停止过。在比拼复杂功能之外,突破对常规厚度尺寸的把握,超薄技术的实现成为了各大品牌展示缜密逻辑思维、高超制表技艺与先进生产设备的全新方式。

没有最薄,只有更薄,将复杂的机械构造推向极限厚度的竞争,这些超薄腕表的厚度甚至比一枚硬币还要纤薄。

宝格丽Octo Finissimo Ultra COSC

厚1.70MM

自2014年起,宝格丽就开始了对于超薄制表的挑战,从常规时分秒功能、GMT,到陀飞轮、三问、万年历复杂功能的融入,在超薄领域宝格丽至今已缔造了9项世界纪录:

2014年,最薄手动陀飞轮,厚4.85MM2016年,最薄三问,厚6.85MM2017年,最薄自动上链,厚5.15MM2018年,最薄自动陀飞轮,厚3.95MM2019年,最薄GMT计时,厚度3.3MM2020年,最薄镂空计时陀飞轮,厚7.4MM2021年,最薄万年历,厚5.8MM2022年,最薄机械表,厚1.8MM

2024年,为庆贺品牌140周年及Octo Finissimo系列10周年,宝格丽还推出了Octo Finissimo Ultra COSC腕表,以1.70MM的全新记录,刷新了“世界最薄腕表”记录。

万表世界实拍

如果时至今日,你还在固执认为超薄表只是花架子,那么宝格丽会告诉你,它不止能创造出独特的时尚品味,更能在保证外观纤薄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具备高精度、强抗震性和抗磁性,这枚超薄腕表通过了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为制表业引入全新标准。

万表世界实拍

以表背为主板,采用密度大、硬度高且超耐磨的碳化钨创新材质制作而成,以确保其韧性及耐用性。

万表世界实拍

主板之上整合BVL 180手动上链机芯的170个部件,这些部件经过1/10微米光学测量系统的严格筛选,确保尺寸准确无误,同时巧妙呈现出时分刻度盘、擒纵机构以及确保50小时动力储存的大尺寸发条盒等主要功能构造。

为了尽可能削薄厚度,宝格丽还通过优化蓝宝石玻璃表镜的方式,缩减了0.1MM的腕表厚度,推动整表厚度实现1.70MM的超薄成就。

单实现“超薄”的概念已并非易事了,宝格丽还要加上数字技术的玩法,从二维码NFT转化为最新搭载的微型数据矩阵,提供更深入的佩戴体验。结合配备数字显示的专属礼盒,仅需短短几秒,就能完成时间设定和上链操作,并且精度出色。

理查米尔x法拉利联名RM UP-01

厚1.75MM

超薄制表领域最重磅的空降选手,非理查米尔莫属。

2022年,理查米尔宣布携手法拉利推出全新联名腕表RM UP-01,以1.75MM的厚度,占据“世界最薄腕表”宝座两年之久。

区别于常规将底盖兼作底板的设计,理查米尔保留了底板与底盖相互独立的传统结构,选择将整个机芯组装到表壳之中。

创新擒纵结构,取消叉头钉和安全游盘,将定位装置直接装配在锚固擒纵叉上。配备钛合金可变惯性摆轮,保证抗震性,整个机芯厚度仅1.18毫米,但却能够承受住超5,000 Gs加速度的冲击。

机芯厚度1.18MM,意味着剩下的0.57毫米需要完成包括表壳、表盘、表底等的全部设计。为了节省空间,理查米尔舍弃了传统机芯设计,将各零件分散到主板之上,以实现机芯与表壳的共生。

伯爵至臻超薄陀飞轮腕表

厚2.00MM

2024年,为庆贺品牌150周年华诞,伯爵带来了Altiplano至臻超薄系列Ultimate Concept陀飞轮腕表,凭借2MM的厚度,突破超薄制表极限。

在新款腕表中,蓝宝石水晶玻璃镜片的厚度经缩减,表盘一侧的厚度减少至0.20毫米,背面则减少至0.16毫米。

万表世界实拍

万表世界实拍

万表世界实拍

表底盖同时兼作机芯主夹板,小时和分钟显示盘略微偏离表盘中心;陀飞轮位于10点位置,其外环镌刻秒钟刻度;表冠嵌入于表环内,需要通过专用工具拉出和操作。

制作这枚腕表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在实现超薄的厚度标准下,完成复杂功能陀飞轮的嵌入。为此,伯爵孕育出了全新的构思设想——采用环式陀飞轮设计,框架外缘由陶瓷滚珠轴承支撑,驱动其每分钟旋转一圈。

万表世界实拍

万表世界实拍

钴合金表壳加以蓝色PVD镀层润饰,直径41.5毫米,与前作尺寸厚度保持一致,却能够提供25%的额外动力用于驱动陀飞轮的持续旋转,这主要得益于特殊定制的主发条以及滚珠轴承设计。

万表世界实拍

— —

超薄制表发展至今,早已不是简单地在尺寸厚度上做减法,任何一个部件的改变,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调整。

从产品的角度来说,薄是各项技术进步的体现,代表着各项现代技术与制表技艺的高度集成。各项功能、零件被微型化与整合之后,可以在保证性能不变甚至是更优的情况下,以更薄的设计,实现更为高效、强大的运转。

这背后其实正反应了人们对于精致产品、生活的追求。

1 阅读:195

伍孚谈时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