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退役军人李文龙:擦亮军人底色心有情怀勇担当

消费文化 2024-05-29 10:38:38

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铿锵有力的军人作风,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让熟知退役军人李文龙的人深有同感:他有擦亮军人底色的情怀和担当,也有艰难创业之路的挑战和无畏。初见他时,略带微笑的面庞充满着自信,刚健的发型彰显着军人的干练,不管面对怎样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李文龙始终能化险为夷、激流勇进,一直拼搏在创业的路上。

几经风雪,他创业艰辛勇于担当

1992年,怀揣着从小就有的从军梦,李文龙来到南京军区某部队服役。4年的军旅生涯,练就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果敢坚韧、永不服输的倔劲和铁一样的意志。

退伍返乡后,当别的战友还在四处观望、思绪迷茫时,李文龙放下背包,就踏入酒厂的大门,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原本以为可以好好施展“拳脚”、大干一番事业,可既无专业知识、也无创业经历,他被现实当头一击。1997年,白酒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作为本地生产的洹河玉液酒,销售市场不仅萎缩,而且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种单一。同时,因为内部管理问题,品牌效应一直处于下风,“洹河玉液”的名气在安阳一直未被认可。

心急如焚的李文龙沉下心来,他始终觉得,“产品质量”不稳定是一个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可对于酿酒这样的技术性问题,李文龙徘徊在十字路口:世人皆知酿酒苦,自己能否经受住?李文龙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心中埋下梦想的种子,付诸行动才能够实现。他起早贪黑钻研、琢磨发酵流程,不辞劳累学习、请教酿酒技术,因为他知道,想要用粮食酿出一滴滴醇香美酒,打造安阳本地白酒的品牌,必须先把工艺手法解决。于是,2008年夏天,他拿出仅有的退伍安家费专门前往五粮液生产基地—长江边上的“中国酒都”四川宜宾学习。那些天,他吃住在厂房,从入池到出池全程搜集整理各种数据。白天将出窖酒糟摊开铺平,视情况打润粮水,再把所需粮食倒入母糟中,拌好粮后收堆,拿起大铁铲来回翻堆,再用手抓酒糟,既看湿度,还要判断出酒量的多少。汗水浸湿了衣服,他就光着膀子记录着每个步骤细节;晚上,顾不上浑身酸痛,回想着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的配方比例,再对着记录的文字进行整理汇总,保证酿酒的工艺手法正统。就这样,他天天“醉生梦死”,连睡觉都在梦里练手法、记流程。三个多月的“闭关修炼”,让他的体格又瘦了一圈,但欣慰的是能感受到自己一颗质朴、专注的酿酒匠心已然形成。

瞄准靶心,他志在路上敢于担当

在李文龙看来,酿酒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感受每一个细节,用心品味每一滴酒香,如此才能酿造出真正的好酒,能够感受酒的魅力和酒文化的厚重。此刻,信心十足的他开始了下个计划:实操+营销。因为仅有理论是“纸上谈兵”,必须根据原料配比、产地、气温的变化和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调整酿酒的工艺和参数,才会有独特口味的安阳白酒。说干就干,他将自己的构想汇报后,建池选料,融汇五谷精华,开始在车间里“淬炼”。从理论到实操,再将太行山脉地下深井矿泉水汇兑其中进行试验,酒香总是不尽人意,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思考,调整原料比例,降低入池温度,适当延长发酵时间,最终成功酿造出了新品白酒,并得到市场好评。无论失败多少次,他都不气馁,每次累得虚脱时,闻到酒香的逐步醇正,他又鼓足干劲。数十天后,他把“双轮发酵、分层蒸馏、量质摘酒、分坛窖储”四个环节进行分级管理,层层臻选,体现精酿理念,成就了浓香型“洹河玉液”白酒,使延续千年的安阳酒业达到新高度。

面对公司当时现状,李文龙萌生了一个更大的想法:竞争领导职位,转换经营思路。当他向家人提出来时,却遭到强烈反对。因为公司不仅没有盈利,还欠着外债,担心年轻气盛的他会“栽跟头”。有着一股倔劲的李文龙坚持自己的打算,最终说服了家人,将四处筹集来的第一笔启动资金30多万投入到酒厂—开辟了他的人生“新战场”。

2010年他主动请缨,年仅33岁就出任啤酒厂党委书记和豫北酿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看似顺风顺水,管理着几十号人,又有一定的酿酒技术,只是让李文龙焦头烂额的大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白酒的销路、人员的管理。

想着窖香浓郁、香味谐调、绵甜爽口、尾净余长,回味经久不息的白酒,在安阳还没有立足之地,李文龙彻夜难眠:难道酒香也怕“巷子”深?想着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将产品畅销到市场,他每天不停地搬酒、拉酒,穿梭在各个市场、超市、餐馆。谈起销售时的经历,李文龙眼眶有些湿润:胆子大、脸皮厚、人勤快、看老板脸色。为了和餐馆建立良好关系,他每次到店里先擦桌子、洗盘子,被人撵出来就再进去帮忙。连续多日的无偿服务,店老板被他的真诚所打动,开始接纳他的酒。夜市上,他通过一瓶一瓶地送、一杯一杯地让人品尝,终究以品质的上乘、周到的服务和勤劳的付出,公司慢慢打开了销路,李文龙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同时,他内抓质量和管理,外抓销售经营,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把“洹河玉液”打造成了安阳当地知名品牌,作为安阳的特产,曾一度成为政府、职能部门的招商、文旅招待专用酒,使公司迈入了跨跃式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擦亮底色,他乐善好施甘于担当

退役不退志,永葆兵本色。这些年,李文龙在经营好公司的同时,始终心系国家、心系社会、心系群众,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始终牢记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和担当。三年疫情,公司不得不歇业停工。为解决个别员工的家庭生活困难,李文龙自掏腰包,拿出近5万元,发给公司的贫困人员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都能安全度过难关。同时,他捐款捐物,为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提供价值2万余元的物资。

2021年安阳百年不遇的“7.19”抗洪救灾,他多次为社区、企业和困难群众捐钱捐物资;社区的老旧小区、家属院改造,他又多次出款购买建筑材料、安装路灯、维修整改线路,新建下水道、垃圾池,硬化路面;每年积极参加“99公益日活动”捐款,曾多次受到区政府的表彰;自费组织人员做粥,免费提供给环卫工人等。2023年冬季,天气特别寒冷,和朋友一块儿喝茶时,他听说一个住着几十位老人的小区不通暖气。坐立不安的他通过打听,又经过进一步的了解,自己出资数千元为社区购买新军大衣捐赠给老人。2024年,北关区宣传部在“光辉里”商场开业活动时,李文龙个人向组委会捐款近万元,并免费为其提供白酒。李文龙就是这样,宁可自己生活朴素一点,节衣缩食一些,也要有一颗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心,甘于奉献,不图回报。截止目前,李文龙捐助资金累计已达50余万元,不仅是安阳市北关区人大代表、积极参政议政,同时还担任着安阳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副会长、安阳市工商联合会执委、安阳市酒业协会副会长、安阳市学雷锋纵队政委等10多个社会组织的领导职位。

李文龙常说,没有什么路比从军的路更能磨练人的意志,没什么学校比军队这所大学更能培养人。坚韧的性格和军人的气质,这是部队赋予他宝贵的人生财富。他深知人生的价值,不是以他创造出多少价值的商品来衡量,而是以他对社会付出的多少来衡量的!他总是用实际行动默默地诠释着一位退役军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赤子之情。

军装虽脱,正义犹存;一朝从军,终身姓军。4年青春献军营,收获满满正能量,军人的正义、正气和钢铁般的意志,早已融入他的血液里。中流击水,奋楫者进。从当兵到现在,军人精神的塑造、岗位转换的锻炼、人生职场的升华,让李文龙在今天搏击商海中更多了一份勇毅和自信。

“一片甲骨惊天下,一壶洹酒飘四方。”如今,李文龙有着更为远大的抱负:在这座七朝古都的洹水河畔,打造融合文旅的豫北地区最大白酒生产基地,将“高品质、精工艺、重诚信、优服务”的经营理念和半军事化管理模式深耕公司,注重科技创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精品产品,把占地30余亩、员工50余人的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相信带着退役军人的使命与情怀,李文龙一定能在精华荟萃、凝聚安阳酒业品牌——“洹河玉液”琼浆的新时代大潮中,闯出新天地,写就人生和事业的新篇章。(中国雷锋报 杨 荔)

来源:产经科技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