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武功山徒步失温遇难,专业户外人士的劝要听,做足准备能救命

晓霜娱娱 2024-05-27 19:14:37

常说人们要畏惧自然,敬畏自然,可总有人把这句话当作儿戏,总有人把山里当作网红拍照打卡点,不做安全准备。

一个女子在武功山徒步的时候因为低温,还没有携带保暖物品,因失温遇难,现在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有网友疑惑为什么不能在山上建一些房子和救助设施,就好像海边的灯塔方便救人。

女子在武功山失温遇难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能在山里建很多设施?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何为失温?

在了解这个事件之前,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是失温,失温,即人体温度过低,是由于身体失去热量的速度超过了其产生热量的速度,导致体温下降至危险水平的现象,大白话就是冷过头了。

在极端环境下,或长时间暴露在寒冷条件下,人体若未能及时获取足够的热量补给,体温调节系统将无法维持正常体温,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当人体失温时,首先会感到寒冷,随后出现颤抖,这是身体尝试通过肌肉运动产生热量的方式,当体温降至32°C以下时,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言语困难、行为异常等症状。

若体温继续下降,可能导致心脏和呼吸系统功能衰竭,最终导致生命体征消失。

失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及时识别征兆并采取措施至关重要。在户外活动时,应穿着适合的衣物,保持干燥,携带足够的食物和热饮,以及了解失温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都是预防失温的关键措施。

好的,到了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失温以及失温的原因,还有失温的应对措施,我们来看看这个武功山的遇难女子是个什么情况。

女孩失温遇难

在5月19日,一个女子在武功山徒步失温遇难,这个女子是一个徒步爱好者,走的是反穿武功山的路线,但是她显然低估了武功山的可怕,不把山里的低温当回事。

根据另一位反穿武功山的徒步爱好者描述,18日上山天气很好,19日山上就开始狂风暴雨,他身上加上装备一共160斤左右但还是被狂风吹得站不住脚。

等他下了山,就在徒步群里看见了女子遇难的消息。

女子呢?没有什么户外知识,甚至就连保暖设备都不充足,翻译翻译,这个女子就是小白,而且上山了连厚衣服还有保暖的东西都没带上。

虽然说救援队已经第一时间冲上去救人了,可等找到了女子,人就已经不行了,97年的女子,太可惜了。

最主要的原因,一个是落单了,一个就是当天的下雨失温,部分原因时女子并没有太多的野外生存经验,没有专业能力,提前准备不够充分。

根据微信群里的聊天记录,这个女子只准备了冲锋衣,而冲锋衣很难在风雨天里保住体温,防水的工具和保温的毯子都没带,她走的路线也是人少的路线,debuff都叠满了。

自从解封之后,人们被压抑了很久的冲动的到了释放,户外活动的热潮正在持续的升温,但很多人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就开始了盲目行动,导致了很多悲剧的发生。

山里不是拍照打卡点

现在因为流量时代,很多地方可能上一秒还是名不见经传,下一秒随着网络的传播就成了一个网红拍照打卡点。

武功山上全是吊带,这句话说的就是武功山被很多人当作拍照打卡点的事件,短视频自媒体上,武功山成了很多年轻女性秀身材发社交媒体的地点。

这些自媒体图文里,爬山的年轻女性大多数都是黑色小吊带,或者是很薄的短衣,外套就是个没什么保温性能的冲锋衣,防晒服。

这种衣服一看就觉得和山里的环境格格不入,更何况没有任何的保暖能力,还有另一种服装,那就是古装的纱裙,这种衣服有裙摆,长袖,同样的不保暖,而且很危险,在山间的道路上。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很多女主播为了直播效果,特地选在了直播观看人数最多的晚上,很多女主播晚上爬山,很多女孩看到了就觉得晚上爬山安全还常见。

夜里本来就会降温,更何况这是山里的夜晚,降温的效果会被成倍放大,更何况经常还会出现大雾、大雨的情况。

一旦身上被雾气和雨水打湿,还没有其他保温装备的话,可能短短几十分钟人就要出意外。

越是懂行越知道害怕,很多爬山爱好者都知道晚上的山里有多危险,都避讳夜间穿山。

怎么不建设施?

至于有些网友们的问题,不在山里建些房子还有救助设施,这个问题很简单,没必要了。

现在的武功山已经是网红打卡地,日夜人都不算少,人一多,很多商贩汇集在这个地方,山上已经有了大量的房屋和帐篷,很多游客集中过夜的地方已经是人山人海。

按照正常的路线行进的话,基本上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很容易获救,出事的女子就是因为选择了没什么人的路线。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建新的房屋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得不偿失,还会影响整体的风光。

早在2012年的时候,武功山还没什么人工的痕迹,风景也比现在更好,而现在都有点开发过度的意思了。

山上虽然已经有了比较集中的房屋还有帐篷,可人多了,难免的会对环境造成各种破坏,放在以前,武功山上就连登山的栈道都没有。

毕竟,发展和保护存在着天然的对立,想要发展就注定了要失去一些东西,文旅规划需要慎重,按长远发展的角度,武功山的景区建设不会随随便便定下来。

经验丰富的登山者常分享一条重要建议:若在山上没有预定住宿,最好在下午4点前停下脚步,开始搭建营地,确保在天黑前完成所有露营准备工作。

即便团队人数不多,也应有轮流值守的制度,注意火源、天气变化、环境安全以及队友的健康状况。

这样的做法能确保旅行的愉快与安全。当然,这些建议并非只适用于武功山。

对于装备,基本的保暖衣物、速干衣裤、羽绒内胆、摇粒绒外套、冲锋衣、高能量食品和保温杯都是必备。

关键在于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看到有人穿短裤背心去户外活动,实在令人无言,这样的装扮更适合拍照而非爬山,既不利于防蚊虫也不适合复杂地形。

若目标是成熟的旅游景区,这些提醒或许不太适用,但如果是真正的户外探险,请认真对待,不要误导新手。

进行户外登山时,务必做好万全准备,研究路线,关注天气,了解自己的体能,然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安排行程,别忘了在背包里准备好一套防水包装的保暖衣物和内衣袜子,以备不时之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修改。

0 阅读:68

晓霜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