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喊乡村振兴,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但是你们想过乡村的未来吗?

琅烁聊旅游 2024-05-29 05:54:48

刚刚看到一个短视频,一个山里的姑娘用三分钟的视频,摆出了几个事实、质问了几个问题,看得我五体投地,她说的的事实是:

当前的农村,不需要你来把房前屋后的绿化搞好,也不需要粉刷白墙;更不需要你来拆掉旧屋危房,大搞健身器材和篮球场;提出这些乡村振兴方案的专家教授、领导干部们,你们真的来过乡村吗?你们没看到现在还呆在乡村弯腰种地的,都是些什么年纪的人吗?除这些了50/60年代的、经历过苦难的老人们,还有年轻人呆在农村种地吗?事实就是,她的身边一个也没有。

她提出的问题是:

这些老人们,曾经上缴过公粮养活了国人,现在他们有什么保障?

再过10年,一旦这些老人们逝去,剩下来的80/90/00后们,谁还会在田间地头弯着腰去捡那一块钱一斤的粮食??继续这样下去,农村的年轻人,谁还会呆在农村?农村的未来在哪里?

这些问题,和这几年我们在贵州的乡村里看到的景象,几乎一致,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中国的农村,再具体一点,贵州的这些藏在大山里的乡村,未来在哪里?

最近三年多,为了实现我们的城市人回归乡村生活的理想国—“广州村”,我们走近了贵州的43个县200多个村镇,当然我们去的还都是环境比较好、知名度比较高,或者有一些独特的自然资源或政策优势的区县,然后看到了如下事实:

不管是在有产业基础的县,比如湄潭有茶叶;还是在有旅游资源的县,如荔波有小七孔;只要不在核心区,只要进入乡村的深处,村里剩下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由于农村人口清晰可见的在减少,尽管红头文件中天天还在喊,保护基本农田,但事实却是:低效闲置甚至抛荒的农田,随处可见。是的,基本农田是没有被侵占;只是,不生产粮食而已。

没有人的农村,未来在哪里??没人种的农田,还需要用红线来管控吗??

农村城镇化,真的对吗?

在贵州的农村,还会发现一个更加明显的问题:

在很多乡村,尤其是贫困山区,建了比较集中的、有一定规模的回迁房;

然后,重点就是,这些回迁房,基本就是城市里的廉价房的低端版,虽然是独栋(一户一栋),但是每户之间已经没有绿地,周边也不再有农田和菜地,只是一栋一栋的房子整齐排列着,硬化后的道路把他们连在了一起。

这还是农村吗??

每次去到这样的地方,我都会想一个问题:这样的农村,谁还愿意回去?谁还愿意住在这里?如果都没人愿意住在这里,那周边的农田,又有谁去种植?

对于年轻人而言,这样的老家,生活配套、教育卫生和房屋质量都不如县城,失去了农村的自然环境,也不再有诗情画意,如何吸引他们回到乡村呢?

尤其是像贵州的农村,除了严格保护的生态环境之外,基本没有任何产业;没有产业就不会有工作机会。连工作都没有,年轻人的流失那就是必然。

城镇化后的乡村,把年轻人都逼到了县城,可是:

就算不考虑没有学历的人口,贵州有几个县城能提供足够的面向本地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农村城镇化后,路在哪里?

放开贵州农村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势在必行

曾经有一个贵州的县级领导问过我这个问题:我们这村里的人,都巴不得到县城来;县城的人,巴不得去贵阳买个房。你搞广州村,哪会有城市人愿意来我们村里呢?还不如帮我们卖县城的房子。

我当时就很无语...

是的,贵州山里农村的人是想去县城;问题是,一线城市的富裕家庭,来贵州的一个县城买房干嘛呢?他们在北上广深会没有自己的房子吗?一线城市的房子,教育医疗和配套,岂是贵州的县城能够比拟的?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那是厌倦了城市的生活,想要逃离拥堵的城市、逃离污染的空气和水源。他们想要去的是真正的乡村,有青山绿水中的乡村,有诗意的田园生活中的乡村!

想要到乡村生活的城市家庭,一般都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有的甚至可能还会带来产业资源。

只要放开了农村宅基地交易,或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的方法,让城市人合法的拥有了在农村的、属于自己的家,他们肯定会投入资金建设自己的家园,肯定会打造好周边的农田和菜地、花园、果园;这样,当他们回到城市的时候,也会随时想念着自己家园里的这些水果、蔬菜、稻谷。

随着他们的批量到来,肯定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是的,他们可能不是知名的民宿主,他们不一定会开民宿。

但是,他们可能是企业主或大公司高管,有着长期的营销经验,有大量的社会资源;他们可能从事金融服务业,或者是知名的设计师,或者是大学教授或研究员,他们会带来贵州本地农村人完全理解不了的知识和社会财富。他们来到贵州的农村,农村才会有未来!

中国科大老校友在贵州探秘森林康养

这样的事情,在发达国家经历过:富人回乡生活,年轻人进城赚钱;

这样的事情,沿海地区经历过:浙江的农村,已经和日本、欧洲的乡村,几乎没有差别。

想要吸引这样的富裕家庭来到贵州的农村投资、生活,未来反而需要当地政府,做好更多的配套:

哪里的农村产权能执行的更好,哪里就更加吸引富裕的城市家庭下乡;哪里的农村配套更加完善,哪里就会聚集更多的城市群体人气。

这个道路,不辩自明、也不用辩解了吧?

难得你们还没看明白?

谁走在最前面,谁在未来才有最大的发展机会。

0 阅读:0

琅烁聊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