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颂(一六五)八路军(53)一二〇师转战冀中组建三支队作者李渊慧

历史新体诗 2024-03-27 18:15:25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数十万国民党军向黄河以南不战而逃一路溃亡,10月14日奉命撤退中的东北军53军691团2个营近千名官兵 在中共地下党员团长吕正操带领下 在河北省晋县誓师抗日 改称“人民自卫军”留在冀中地区坚持抵抗。 他们积极联合由原红军团长孟庆山领导的河北游击军及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 张仲翰带领的河北民军等抗日武装,到38年4月相继建立了38个县的抗日政权 5月3日冀中军区诞降。 至此东起津浦路西至平汉路 北起平津南至沧(县)石(家庄)之间的冀中抗日根据地初步建成并成为晋察冀边区重要组成土疆,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等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 由吕正操把纵队和军区司令员担当。 38年11月和12月日军对冀中进行两次围攻 冀中根据地大范围缩水 顿感形势紧张,根据中央军委命令贺龙、关向应率领120师主力于12月下旬由晋西北岚县越过日军控制的同蒲、平汉两条铁路封锁线挺进冀中打仗。 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指示120师挺进冀中执行巩固冀中根据地 帮助八路军冀中部队第3纵队及自身发展部队等重要任务共三项,39年1月25日贺龙等人和吕正操等人会面在河间县惠伯口村庄。 成立了贺龙、吕正操任正副总指挥关向应任政委的冀中作战总指挥部 1月28日为配合冀中第五军分区开展抗日战争 由716团3个连及师干部大队的部分干部组成独立第3支队 任命余秋里为政委贺炳炎为司令员 贺是余在红军时期的老搭档,贺仍在延安抗大学习未到职期间军事工作暂由副司令员常德善和参谋长刘忠担当。 贺、关在对他们下达任务时指出:冀中的霸县、固安、雄县地处北平、天津、和保定之间的三角地带 在这里创建的根据地可直接牵制平津保敌人力量,好像一把尖刀插到敌人肚子里 任务艰巨而荣光。 2月1日3支队到达大清河北岸地区和冀中五分区取得联系得知敌兵力部署情况:霸县驻敌300多人 新城驻敌200多人 白沟250人 这3股敌人为将驻该地的冀中军区机关和部队一举消灭频繁外出“扫荡”。 2月3日深夜 余秋里率部进到新城县东南50里的板家窝村露宿街巷,天亮后得到5分区情报:驻在白沟和新城的300余名敌人分乘7辆汽车向五分区游3团所在的蛮子营“扫荡”。 余秋里向地下党同志了解到日军自侵入冀中以来还没遇到过大的抵抗,认为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在板家窝抢修掩体和战壕就地埋伏狠狠教训一下这些狂兵骄将。 由于敌人尚不知这里是初来乍到的八路军的主力团3个完整建制连 因此全面出击一哄而上,从上午7时至下午5时敌人先后发起4次猛烈冲击均遭溃亡。 黄昏敌人发起第5次冲锋 余秋里命令部分战士迂回敌后包抄打仗,已经疲惫不堪的敌人腹背受敌 余秋里抓住机会命令部队全面迅速出击 敌人眼看天色已晚可能有被分割包围危险 慌忙爬上汽车败走他乡。 此战 刚成立的3支队依村战斗 板家窝的乡亲们不仅把做好的饭菜送到阵地还照顾残伤,更有不少人手拿农具自制刀枪杀上战场。 此战击毙日军78人 击伤100余人 缴机枪6挺 迫击炮一门 缴获数千发子弹及65支长短枪,120师独立第3支队给大清河北岸人民送上了一份丰厚的见面礼 使冀中军民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此战3支队牺牲17人另有9人负伤 2周以后召开万人烈士追悼大会于雄县米黄庄,余秋里做战斗动员后仅板家窝镇就有322人参加3支队 青年参加八路军的热情高涨。 1年多以后3支队激增到5000人枪,成为冀中一支重要的抗日中坚力量。
0 阅读:0

历史新体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