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想读龙泉天立的小学部更难了?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2024-06-12 22:20:32

记者丨樊英

(学校名单见文末)

明年起,想读龙泉天立的小学部更难了?!这不是标题党,而是来自成都市龙泉驿区天立学校(以下简称“龙泉天立”)学校管理团队的信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龙泉天立今年新开初中了。

龙泉天立初中的创办,并非迫于小学部家长小升初的压力,而是早有规划,“蓄谋已久”。查阅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最早关于初中的一条微信,发布于2023年的2月22日,标题为《创新初中 高位启航 | 成都天立龙泉校区初中来了》。从发布微信的时间推算,筹备初中的时间只会更早。

而在2023年10月11日学校的微信当中,初中部校长已经到位,他就是拥有成都、绵阳顶级私立名校多年管理经验的朱胜强。同时亮相的,还有学校20位来自公民办名校的成熟骨干教师。

近两年的筹备,师资团队提前一年到岗,龙泉天立究竟要办什么样的初中?为什么学校管理团队敢打包票,学校的初中就一定会被家长认可?

感兴趣的家长,可以扫描二维码预约直播,观看天立初中的全方位呈现

办的是一所什么样的初中?从龙泉天立决定办初中的那一刻起,初中部校长朱胜强就要一遍遍地回答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从筹备之初起,就非常明确,“我们要办一所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完美结合的创新初中,更好地面对新中考、新高考。”

朱胜强说,当下的中学,主要有两种办学模式,要么过于重视中考应试,孩子身心健康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要么过于重视活动形式,让班主任和老师没有充足时间去做好教育教学本职工作,学生也没法专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这两种趋向的结合,做好平衡。或许有人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是业界其他办学者看不出来吗?不是,是客观上做不到。

很多办学时间比较长的学校,面对新课标、新中考、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学习方式,涉及到学校固有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教育观念的及时调整和转变,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而学生成长没法慢慢等待。对于龙泉天立作为一所全新的初中,从学校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育人目标、课程设置、活动安排、教师招聘等方面统筹安排,办一所高端精品学校,就能够迅速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真正实现小初高一体化培养。

传统的初中部校长,往往分管初一到初三,而朱胜强要管5个学龄段——不仅管初中,还要管小学五六年级。很多传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仅仅将小初进行了一定的衔接。但是在龙泉天立,九年的学段都进行了重新规划,初中会跟小学拉通,分成三个学段。

1-4年级是根基段,主要就是激发兴趣,培养习惯;5-7年级是强基段,主要就是夯实基础,自主学习;八年级九年级是成才段,就是要立志成才、优质升学。学校会在每个学段,给他们提出相应的目标和要求,这样就不至于让学生在小初这个阶段,偏离正确发展方向、负担太轻浪费时间;或负担过重拔苗助长,到后面出现后继乏力的这种情况。

只有学科知识的学习,当然不是素质教育。龙泉天立的校园活动以丰富著称,甚至给外界有活动过于丰富的“体感”。随着学段的升高,学校在活动次数、内容、形式上,会适当的去减少、优化、调整,保障活动的内涵和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能够受到教育,而不要流于形式。

按理说,学生初中毕业,初中学校就算“交脱手”了,但是在龙泉天立,不是的,他们很注重初高中衔接。朱胜强说,毋庸讳言,现在有些学校,由于各个方面原因,其实是“各管一段”,小学只管顺利毕业,初中只管到中考结束。

但是,这种学段的脱节,有很明显的弊端,如果小学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打下扎实基础,初中要想出成绩,就只有挤占学生的睡眠、锻炼和阅读等时间,通过题海战术、机械训练来取得一个不可持续、表面的一个分数而已,但是这并不能让学生的思维、素养、能力等方面在本质上得到发展和提升。到了高中,学生时间更加紧张,学习难度陡然增大,主要依靠学生综合素养和优秀品质,实现自主管理、独立思考、高效学习、灵活应用等。要再想通过拉长时间线、搞题海战术,在高中是很难有立足之地的,更不可能有长足进步,甚至攀登高峰。

尤其是现在新高考、新中考的背景下,考题非常开放,只要足够勤奋努力,通过题海战术,考一个中等偏上的分数还是有机会的。但是要想考一个比较好的分数,考名优的高中,重点的大学和热门的专业,是不现实的。因为那些开放性的试题,涉及知识方法有可能教材里面没有出现过,需要现学现用,而那种题型,在教辅资料上也是练不到的,需要学生把平常学的那些知识与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提供的资料、数据、图形等,去提取有用的信息、参考思路方法,再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四川省从2022年开始入学的高中新生,2025年参加的就是新高考了。从新高考的选科来看,如果学生的数学、物理两门学科在小学初中阶段就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具备较强素养能力的话,面对新高考,在选择上就有很大空间,也能够掌握主动权。

龙泉天立不仅要办一所适应新高考的初中,关键是有很明确的打法的。在5-9年级这个学段,他们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历史修养、艺术体育特长以外,尤其重视数理逻辑推理、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学校会着力打造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校队,为孩子们以后参加新中考,尤其是新高考背景下,国家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新方向提前做好准备。

在七年级之前,得益于对语文和英语学科的重视和时间倾斜,龙泉天立学生语文和英语已具备很高的水平,甚至非常强。到了七、八年级,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数学、物理这些学科。到了初中后期,如果学生没有那么一两门优势学科,各个学科都还需要提升,学生课内课外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实际上是很难应付过来的。所以,经过这样“田忌赛马”似的学习统筹安排,龙泉天立学生真正到初中毕业的时候,不仅文科素养好,理科思维活,实验探究也很强。“我们培养学生不仅仅参加中考可以考个很高的分数,进入高中,也能够持续发展,直至卓越。

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到了高中、大学依然保持强大学习动力?

师资是一方面。龙泉天立的初中教师,都是来自成都、绵阳最顶级的私立或公办学校的名优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没有一位新老师和班主任。师资团队平均年龄35岁,平均都有3--4届的初中毕业班教育教学经验,应该说年富力强,正好是教师干事创业的黄金年龄,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一定会深受学生喜欢爱戴。

另一方面,是学校着重打造的生命课堂。在这种课堂形态下,以学生为中心,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学生全程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只是引导者、点拨者、组织者、赋能者,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还有,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优秀学习习惯的培养,高效学习方法的指导,较高学科素养的训练。学校制定了每一学年每个学科习惯量化考评表,通过定期的自评、互评、师评,全面了解到学生在各个学科的习惯养成情况;通过老师、学长讲座和年级、班级之间的学法交流,帮助每个学生不断优化自己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把初中毕业时每个学科要求具备的核心素养,分解到每一学期,采用课堂学习、课后练习、活动开展等方式,进行专项系统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为了让学生少刷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要求老师跳进“题海”,精准把握考试的特点,减少无效考试,严控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做到精讲精练。这样也就不会出现“体育老师'生病'了,各个学科老师都来抢时间”的内耗,有力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体育锻炼、阅读交流、午休晚寝时间不受挤占。

这几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既是国家战略,也是家长所向。龙泉天立的拔尖创新人才怎么培养?

首先,龙泉天立特别想明确的一点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五大学科领域,也包含了人文、历史、艺术、体育、科技这些板块。只要有天赋、有潜能的孩子,都在发现和培养范围,早发现、早培养、成大才、担大任。

其次,就是贯通式培养。学校从四年级开始,就会以选修课和特长班的形式,进行系统的训练。同时,在这个学习的过程当中,也会组织拔尖学生参加一些有含金量的竞技比赛活动和中科大少年班等选拔测试。

具体到学科,学校会在六年级下学期开设生物前置课程,组建生物校队;在初一的下学期,开设物理前置课程,组建物理校队;初二下学期开设化学前置课程,但初中化学相对简单,不会组队。在这个过程中,确保不会有苗子被遗漏忽略。

或许有家长疑惑,仅仅有初中,搞什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但事实是,包括朱胜强自己,都是竞赛教练出身。学校是有一支专业过硬、经验丰富、成绩突出的竞赛师资队伍。龙泉天立会定期邀请天立教育集团的9大学科首席教师和五大学科竞赛金牌教练定期到校指导工作。这些教练主要从事高中的竞赛训练,但是也会下沉到初中,甚至小学,给学校做一些指导、培训、交流,让学校更清楚如何才能为高中及大学输送更加优质的拔尖创新人才,而不至于小学初中高中这三个学段脱节,可以做到这三个学段的无缝衔接,真正实现小初高高质量的一体化培养。比如,泸州天立的陈周远航同学,就在第32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牌,入选生物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华大学。

注:本文为推广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