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制华遭“反噬”,几百亿颗芯片卖不出去,任正非又说对了

麓风轩 2023-09-19 18:21:13

半导体产业是全球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它为各种电子设备提供了核心组件,如智能手机、电脑、汽车和军事装备。然而,这个产业也是高度政治化和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影响的领域,尤其是在美国和中国之间,这两个国家是半导体产业最大的市场和消费者。

韩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生产者和出口者之一,遵从了美国的要求,并对其向中国的芯片销售进行了限制。与此同时,中国成功地挺过了制裁,并提升了自己的半导体产业,降低了对外部来源的依赖。这种情况是如何形成的?对韩国和中国有什么影响?以及这对半导体产业未来意味着什么?

一、韩国如何成为半导体强国?

韩国是一个资源和土地有限的小国。然而,它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这要归功于它专注于出口导向型产业,如造船、汽车、电子和半导体。

在这些产业中,半导体可能是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一个。韩国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如三星和SK海力士,它们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超过20%。韩国的半导体主要用于存储芯片,如DRAM和NAND闪存,它们是各种设备存储数据的必要组件。

韩国在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美国的支持,美国将其视为亚洲可靠的盟友和伙伴。美国在1980年代帮助韩国从日本获得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当时日本是芯片市场的主导者。美国还为韩国提供了进入其庞大消费市场的机会,并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争端中保护了韩国。

然而这种关系在近年来发生了变化,因为中国成为了美国和韩国在半导体产业中的主要竞争者和威胁。中国一直在大力投资发展自己的芯片能力,目标是减少对外国进口的依赖,实现自给自足。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消费者,占全球需求的50%以上。

为了应对中国的崛起,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中国在半导体领域获取先进技术和设备。美国也敦促其盟友,如韩国、日本和欧洲,效仿其做法,停止向中国出售芯片或制造芯片的机器。

韩国遵从了美国的要求,部分是出于对其长期盟友的忠诚和感激,部分是出于对失去美国市场优惠待遇的恐惧,部分是出于希望从中国的损失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的期望。韩国还加入了美国领导的四方联盟(Quad),这被视为对抗中国影响力的平衡力量。

二、中国如何抵御制裁?

中国在发展自己的半导体产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它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如缺乏核心技术和人才,高度依赖外国进口,国内生产效率和质量低下,以及来自全球竞争者的激烈竞争。

然而中国也表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决心,克服了这些障碍,追求其芯片雄心。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策略来支持其半导体产业,如增加研发支出,建立国家基金和地方补贴,鼓励并购重组,吸引外资和人才,促进创新和合作。

中国还受益于其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和支持,尤其是来自其领先的科技公司,如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和比亚迪。这些公司一直在大力投资开发自己的芯片能力,以及从国内供应商采购芯片。它们还在创新和多样化其产品和服务,如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智能设备、电动汽车等。

三、韩国失去中国市场

韩国加入美国领导的制裁中国的决定,对其半导体产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通过切断对中国的供应,韩国失去了一个巨大而有利可图的市场,占其芯片出口的40%以上。韩国还在全球市场上面临过剩和价格下跌,因为中国增加了国内的芯片生产和消费。

根据韩国半导体协会(KSA)的数据,韩国的芯片库存比率在2021年1月达到了265.7%,是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意味着韩国的芯片库存是其正常销售量的两倍多。这表明韩国的芯片制造商在销售产品和创造利润方面面临困难。

此外韩国的芯片产业还面临着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国在技术和质量方面已经逐渐赶上韩国,尤其是在存储芯片领域。中国还在其他芯片领域扩大了其影响力,如逻辑芯片、人工智能芯片、5G芯片和汽车芯片。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和美国,也在大力投资其半导体产业,目标是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优势。

半导体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它也是一个高度敏感和复杂的领域,涉及各种政治和战略因素。美中之间在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已经重塑了全球格局,并影响了其他国家的利益和选择。

韩国就是一个受到这种竞争深刻影响的国家。作为一个主要的半导体生产者和出口者,韩国遵从了美国的领导,加入了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制裁。然而,这个决定对韩国产生了反作用,因为它失去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并面临过剩和竞争。

中国则成功地抵御了制裁,并发展了自己的半导体产业。中国表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决心,克服了各种挑战和困难。中国也在其半导体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突破,降低了对外部来源的依赖,并增加了其全球影响力。

半导体产业未来是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它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技术创新、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地缘政治紧张、贸易争端、环境问题、道德问题等。韩国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将如何继续其发展?美国将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0 阅读:164
评论列表
  • 2023-09-19 22:36

    有事先死干儿,这太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