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一位老农民在家烧开水,因一条拉链裤而暴露身份

博士探百年 2024-04-13 06:15:45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3年,县委统战部部长夏良柏带着一众人来到山东日照的孙家村下乡走访,本来只是一件平常的工作,但当夏良柏路过一位村民家时,却猛然驻足。

这位村民家门打开着,他正在里面烧开水,夏良柏此时就将目光落在了那位村民的裤子上。

村民穿着的是一条拉链裤,这条裤子让夏良柏一眼就注意到了,原因无他,这条裤子并不在市面上流通,因为它是为空军配备的制服裤子。

这条裤子怎么会出现在一位村民身上?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他与这位村民搭上了话。

在一番家长里短的聊天之后,夏良柏道出心中关于拉链裤的疑惑。一问之下才发现,原来这位村民,曾经竟是一位王牌飞行员!

从乡村少年成长为空军士兵

这位村民名叫王延周,根据他的口述,夏良柏得知,王延周曾在陈纳德领导的中美空军混合团服役,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次击落日军战机,并获得了王牌飞行员称号,战功显著。

1920年,王延周出生在山东日照的一个小村子里。祖父是前清秀才,父母也都希望儿子收到良好的教育。在这样的家风影响之下,王延周从记事起,就被送往私塾读书。

王延周读了一段时间书后,心中满是国家大义,正是热血之时。由于生在革命的年代,加上他的堂兄王延德当时已经是一位出色的国民党军官。王延德只要一回乡,就会给王延周讲述革命故事,这让王延周向往不已。

到了能闹革命能参军的年龄,王延周就找到堂哥,希望堂哥能将他介绍进军队当中。在堂兄王延德的帮助之下,他进入北平南苑军事训练团参加军事训练。

在训练团期间,王延周刻苦训练,也学到了不少本事,但是还没等他在战场上磨炼几次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

在卢沟桥事变之时,全军上下都进入了一级戒备当中,他们这群没什么经验的新兵蛋子也全部被拉着上了战场。

王延周所在部队隶属于佟麟阁手下。敌军已经打过来了,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兵,都得硬着头皮上阵杀敌。

在这场战斗中,日军出动了大量轰炸机,趁我军还没有进到敌军阵营前时,开着轰炸机对我军的地面作战部队进行轰炸。在炮火的攻击之下,我军节节败退。王延周所在的训练团,直接被敌军打散,死伤大半。而王延周也在这场战斗之中,被流弹打中了腿部,差点没命。

第一次经历如此大规模的战斗,现实就给王延周上了一课。敌我实力差距十分悬殊,不论是士兵素质,还是武器,我军都比日军差了许多。也正是因为这次的空袭,让王延周萌生出了想要学习更多本领的想法。

1938年,王延周在跟随着部队行军的过程中,遇到了胡宗南部队。闲聊中,胡宗南告诉他们黄埔军校要招生的消息,王延周暗暗记下报考的时间,想要去黄埔军校继续深造学习。

黄埔军校的含金量自是不必说,在黄埔军校里,走出了一大批军事人才,年轻的革命者们对这所学校都十分向往。

黄埔军校第十六期开始招生,王延周在招生考试中,成绩十分优异。他毫无悬念地被黄埔军校第十六期录取了。入学之后,他开始接受正规的军事培训与军事教育。

在校期间,王延周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临毕业之时,他已经是一位合格的陆军军官了。

但是他并不满足与当前学到的知识。1940年时,在王延周毕业前夕,他漫步在西安街头,无意间看到了一则招生广告。是一所空军军官学校正在招生。

王延周想到了第一次参加大型战斗时,日军空军的炮火攻击,将国军压制得毫无反手之力。而当时,我国的空军队伍力量薄弱。因此,他几乎没有怎么犹豫,就又去参加了笕桥空军军官学校的招生考试。

王延周又一次被成功录取,开启了他的空军计划。在昆明,王延周只学习到了关于飞行的理论知识,但却没办法真正上手去驾驶战斗机。

当时我军在空中根本没有主动权,日军基本控制了我国领空。在王延周完全掌握了飞行理论知识后,学校出面,将他送去美国航空部队进行实操训练。

这一训练,又是两年时间,在这两年期间,王延周一如既往地成绩优异,表现出色。

在完成训练之后,美国航空部队的负责人非常看好他,问他,愿不愿意留在内部任教。王延周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他学本领本来就是为了可以回国参加抗日,将日本帝国赶出中国领土,如今国家有难,正处于危亡之际,他学了满身的本领,如果不回国参加战斗,那多可惜。

回国之后,王延周被分配到了“飞虎队”,这是一支中美混合的空军部队,自此王延周开始了自己的抗战之路。

抗日战场上,屡立奇功

自从加入飞虎队之后,王延周就一直活跃在前线战场上。当时,在与日军战斗时,需要飞越一条名为“驼峰航线”的地方,这一航线,向来被称作是飞行禁区。为了追击日军,王延周曾经八次驾驶着战斗机,穿过这片飞行禁区当中,击落敌军敌机五辆,他高超的飞行技术与过人的心理素质不得不让人叹服。

在飞行过程中,王延周好几次都差点机毁人亡,最凶险的一次,王延周战斗机被敌军气流冲击,几近坠毁。就在离地面一两米的地方,战机紧急悬停,王延周这才免于一死。

后来统计,他所在的中美联合空军队伍,在整个抗战期间,牺牲了三千余人,足以见空军这个兵种的凶险之处。

在战斗中,王延周能时刻保持大脑冷静,随机应变。1934年,王延周接到了一次轰炸任务,从昆明机场起飞前往郑州火车站,对日军进行轰炸。王延周与另外十七位飞行员顺利完成任务,在返航途中,王延周由于飞机油量不足,在换油箱时耽误了点时间。

换好油箱之后,他继续返航。就在这时,突然有一辆飞机出现在了他的前方,王延周仔细辨认,这是日军的一架运输机。

想也没想,王延周立即对这架运输机进行攻击,在战斗中占了先手。日军当时也发现了王延周所驾驶的战斗机,但是他们第一时间想要转头逃跑,而不是正面迎敌,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哪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导致溃败。

日军在想要逃走的时候,被王延周追上,敌机一进入到射程范围,就被早已准备好的王延周瞄准。曳光弹向敌机飞去,不消片刻,就被王延周强势的火力攻击打了下去,一个倒栽葱落到地面上,炸开了花。

王延周以自己临危不乱的精神与高超的飞行技巧,打落了日军运输机,顺利返航。落地之后,地面工作人员对飞机进行了检修。检查时,发现,王延周打落这台敌机,仅仅用了18枚子弹,创下了用最少子弹打落敌机的新纪录。

据国军所打探到的消息,当时被王延周集中的飞机上,还坐着7位日军将领,全军覆没无一生还,日本高层被气得跳脚,国军空军队伍乐开了花。

王延周同志的空军生涯中,类似于此的战功并不少。他的战绩上,印有五面日本国旗,这代表着他的战绩,意味着在他的战斗生涯中,已经击落过五架日军战斗机了。

无论是上前线战斗,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在炮火封锁和恶劣天气中为祖国运送物资,王延周每次都能完美地完成任务。他优秀的空军能力,得到了全军的一致好评,在1944年时,他被授予了“王牌飞行员”称号,与“空军战斗英雄”的称号。

当时如若能击毁敌军战机,飞行员都能拿到奖励。王延周的履历如此亮眼,他拿到的报酬也不在少数。但是,王延周一分钱都没有留给自己,他将自己得到的奖金全部都捐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让山东学子们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前前后后,捐了约有五万元之多。在当时也被传为一段佳话。

主动参加起义,晚年却被冤入狱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还没享受到来之不易的和平,解放战争,身为国民党的王延周,并不想对着同胞炮火相向,因此向组织打报告,提出自己腿上复发,无法再进行空中任务,申请调去笕桥航空学校担任教官一职。

但是这个请求并没有被批准,经过检查之后国民政府认为他的伤势不重,可以执行作战任务,因此他被调去了济南国民党空军第九战区司令部,在这里担任飞行联络官一职。

一方面,他不愿意残害自己的同胞,不想对着同胞开火,另一方面,作为军人他又不能不听军令,王延周一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当中。

就在这时,一件意外事故的发生,让他的军旅生涯发生了重大转折。

1946年,王延周在一次飞行任务中,路遇大雾。在看不清行进路线的情况下,王延周的飞机迷航了。他开着战机兜兜转转绕了几个圈子之后,油量告急,他只能被迫降落。

降落之后,王延周才知道,自己误打误撞,降落在了解放军的地盘上。当地的村民很快将他的行踪汇报给了驻守的解放军。

作为国民党的空军战士,王延周与解放军属敌对阵营,在被带去行政地点的路上,王延周十分忐忑,他担心共产党会将他作为俘虏关押起来。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解放区的军民不但没有将他关押起来,还带他四处参观,带他领略当地的文化与风土人情。

在解放区的生活让王延周越发了解到了共产党是一个人真正为了人民的好党派,后来,解放区首长接见了王延周,希望他能留下来,参加起义,加入到人民的队伍中来。王延周下定决心,告诉首长自己愿意留下来。

王延周在解放区,以起义人员的身份被安置下来,他所驾驶的那台战机,也留在了解放区。后来,王延周被调到了东北航校,担任飞行教员。

在东北航校时,王延周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带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飞行员,解放军空军司令员王海也曾是他的学生。在开国大典中,王延周作为开国大典飞行编队的一员,接受了毛泽东的检阅,接受了人民的检阅。

建国之后,王延周不仅继续带飞行学员训练,还参与了新中国的空军建设工作。1951年,他开着战机,奔赴朝鲜战场参与作战任务,这是中国空军成立以来的第一场战斗。而后,他返回国内,在空军第九军中,负责飞行训练工作,为新中国的空军事业出了不少力。

如果王延周一直这样在部队中生活下去,说不定会为空军事业做出更多贡献,但是,世事弄人。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为王延周早年在国民党中服役的经历,他被打为右派,被关进监狱,整整关了四年时间。

这四年,不仅打散了王延周的家庭,也葬送了他的军旅生涯。出狱之后,王延周默默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山东日照孙家村。离家二十年,他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满身荣誉的战士,又成了一无所有的中年人。

村民们都好奇,他是从哪里回来的,但是王延周对于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只字不提。

直到1983年,夏良柏路过他的家门口,认出了这条拉链裤,他才将自己的故事讲了出来。

夏良柏听完之后,坚持要替王延周平反,他向上级报告此事。但是王延周对此,却反应十分平淡。王延周认为,他这一生,对人民也算有点贡献,对革命也算有点贡献,有过荣誉,也有过失意,更有无数委屈,但这些都过去了,只要国家好,那他也好。

这一番话,说尽了爱国者,革命者的心声。他的豁达胸襟令人动容。

1983年底,经组织调查取证,证明王延周乃是蒙冤入狱,为他进行了平反工作,恢复他起义将士的待遇。王延周身上阴翳了二十多年的罪名,终于被洗清,他是人民的战士,是民族的英雄。

0 阅读:1

博士探百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