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上海一女子花127万买房无法过户,法院发现“一房七卖”

柠茶普法 2024-01-15 22:30:20

引言:

近日,裁判文书网发布一个判例。在这起房屋交易合同纠纷案例中,我们目睹了买卖双方之间不可忽视的信任危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女士的“钱房两空”遭遇,揭示了房地产市场中隐藏的陷阱。黄某通过隐瞒抵押和查封事实,以虚假交易手段骗取多名购房者的财物,构成了合同诈骗罪。

这引发了对于合同交易中信息披露的迫切关注,以及法律监管在房地产领域的不足之处。我们迫切需要更加完善的法律框架来保障购房者的权益,确保交易双方在信息透明的基础上进行公平交易。

基本案情:

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的张女士通过中介看中了王某出售的房屋,房屋的位置和价格都让人满意,她很快便与王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居间协议》,并先后支付了购房款127万余元。

然而,张女士并不知情的是,王某此前已将这套房屋抵押给一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所得百余万元均用于归还自己的个人债务。随后,由于王某无法归还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房屋被人民法院司法查封导致无法过户。张女士与王某交涉多次,王某既无法办理过户,也因房款已被自己挪用偿还个人其他债务及日常开销而无法返还。面对“钱房两空”的局面,张女士无奈将王某诉至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

法院判决: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被告人王某隐瞒涉案房屋被抵押、被查封等事实,先将涉案房屋出售给张女士且并未履约过户,后又与6名购房者签订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或买卖合同或购房定金合同等,收取购房款或购房定金共计234万元。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认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依法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和退赔违法所得。

典型意义:

这起案例提醒我们在房地产交易中保持高度警惕。

首先,购房者应当在签署合同前充分了解房屋的权属情况,并通过第三方途径核实相关信息,以规避潜在风险。

其次,政府和相关监管机构需要建立更为严格的监管体系,确保卖方在交易过程中必须充分披露房屋的实际状况,杜绝隐瞒事实的行为。

此外,法律对于合同诈骗的判罚力度需要更为严厉,以起到威慑效果。

结语:

这一案例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例如信任危机和法治建设不足。

购房者与卖方之间的信任危机表明在商业交易中,信任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而法治的不足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得以滥用合同进行欺诈行为。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通过法律、教育和社会监督等手段,构建更加公正、透明、有序的房地产市场。

这既是对于案例中被害者的公正,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只有在法治的保障下,我们才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公平的社会。

0 阅读:991
评论列表
  • 2024-01-16 11:27

    买房时中介不帮去查房子是否抵押的吗?

  • 2024-01-16 18:43

    给钱给中介没资金托管,就是想贪便宜

  • 2024-01-17 03:52

    如果是杭州中介,都会查业主的产调的,至少可以看出业主的房子是不是查封和抵押啊,经过杭州正规中介的,不可能存在一房多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