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公司易主!黄仁勋式管理火了:无计划、无汇报、无层级

等雨色 2024-06-08 22:45:58

恭喜英伟达,恭喜老黄!

就在前几天,英伟达发布了2025财年(截至2024年4月28日)第一财季财报,业绩表现堪称炸裂。

具体来看,英伟达营收同比暴增262%至260亿美元,净利润更是暴涨620%至148.8亿美元。

营收翻2倍,净利润翻6倍,还有谁?

更恐怖的是,这已经是英伟达连续第3个季度收入同比增速超200%,别人家公司业绩创纪录难上加难,英伟达这却成了常事。

当然了,成绩如此炸裂,股价表现自然也不会差,如今英伟达市值已经高达2.8万亿美元,仅一周就猛增了3774亿美元,把亚马逊与特斯拉绑一起,现在也抵不过一个英伟达。

英伟达市值不断猛增,黄仁勋的管理之道究竟有何特别之处?普通公司是否可以借鉴?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疯狂”管理,老黄的“驭下之道”

作为当今最风头无两的半导体公司,英伟达的热度一直是居高不下,而黄仁勋的管理方法究竟有何特殊,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但让人意外的是,老黄的管理方式与其说是特别,倒不如说是“近乎疯狂”。

简单列举几点,大家感受一下:

黄仁勋直接管理的下属高达60人,原因是其信奉“扁平化管理”,作为对比,特斯拉CEO马斯克的直接下属有28人,苹果CEO库克更是仅有17人;

从不按周期制定计划,5年计划从不做,1年计划更是也没有;

公司内部信息全部透明,会议不受职位或级别限制,上至VP下至刚转正的普通员工,都可以参与;

没错,无层级、无计划、无汇报,你很难想象这是一家市值2万多亿美元公司的管理方式。

在老黄的管理哲学中,英伟达这种特殊的组织架构一共有3个核心目标:

吸引业内最优秀的人才,由最精干高效的团队进行运营,且在整个过程中,确保信息在公司内快速而有效的流动。

所以说到底,虽然英伟达这些管理方式看似反直觉,与大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天壤之别,但其实背后同样经过精妙的设计。

而且更重要的是,英伟达在AI领域不断狂飙,市值翻倍翻倍再翻倍,其实已经验证了老黄这种管理方式的可取性,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亮点何在?

之所以黄仁勋会选择这样的管理方式,根源只有3个字——扁平化。

老黄的管理思维很简单,就是为了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性,给予高管的管理越少越好。

举个例子,对一般公司来说,涉及到公司战略大方向的内容都是绝对的机密,别提普通员工了,哪怕是高管,也可能属于不知情者。

但老黄却认为不应该如此:

“如果我们制定了一个战略方向,为什么只限于少数人知道?”

“告诉所有员工,我们就能集思广益,等大家给我们反馈,我们根据这些反馈再去完善。”

换句话说,老黄希望能够群策群力,哪怕是普通员工,也可以对于公司的战略方向给出基于自身认知的建议。

另外,黄仁勋还不喜欢制定计划,也不愿意逼着员工撰写什么报告,原因是他认为当这样的报告到自己手里时,早已经脱离基本事实。

为了获得最一线的信息,老黄想了一个“妙招”:

鼓励所有员工给他写邮件,主题也很简单,就是他们此时此刻脑海中“最重要的5件事”。

摆脱了虚无缥缈的报告,转而直接给老总发一份简单的邮件,老黄此举获得了不少员工的欢迎。

几乎每天早晨,黄仁勋都会阅读100封相关的邮件。

对老黄这种特殊的管理方式,有网友给出的评价非常贴切:就像一台GPU。

也正是依靠着这种绝对扁平化,类似于GPU运行模式的管理方式,英伟达大获成功,一举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芯片公司。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看到老黄带领英伟达披荆斩棘,管理方式独树一帜,可能有人已经开始兴奋了:

如果我学习老黄这样的管理方法,把这种手段照搬到自家公司,岂不是也能冲上巅峰,一举成为龙头?

想法很美,但现实却恐怕没那么简单,最后的结局一定是“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什么意思?

同样的一种管理方式,适合A公司,却未必适合B公司,甲之蜜糖,更可能是乙之砒霜。

英伟达能实行极端的扁平化管理,给予员工充分的自由度,根源在于其员工本身就是一些高绩效团队优秀人才,有足够的内驱力,愿意为公司提供更高的价值。

那怎样才能保证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呢?

除了企业文化、共同的价值观、追求卓越等等这些形而上学虚无缥缈的东西之外,归根结底可能还是要给足够的钱。

而对一家普通公司而言,从门槛上就已经被卡死了。

另外仔细想一想,普通公司真的需要由员工来群策群力,帮着老板制定公司大方向的战略规划,考虑如何帮助公司上市,走向人生巅峰吗?

这显然并不现实,相较于入职英伟达的高端人才,99%以上的打工人都只想多挣一点薪水,至于公司如何发展,那是老板需要考虑的事情,自己一个打工仔,想那么多干什么?

再退一步,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也不可能取消内部的管理规章,实现真正扁平化的管理,为员工提供太高的自由度。

有经验的老板一定知道,如果真的这样做,最后结果一定是员工彻底放飞,企业倒闭破产,只剩一地鸡毛。

所以尽管英伟达确实发展得很好,老黄的管理方式也很科学、很艺术,但却未必适合普通公司。

如果只是简单地生搬硬套、削足适履,别提带领公司上市,走向巅峰了,能不能坚持半年都是个问题。

写在最后:

一家公司能够取得成功,管理方式很重要,但很多时候却不是决定性因素,包括技术、战略方向的选择、大环境等等,乃至于一点点运气,全都不可或缺。

好的管理方式可以借鉴学习,却未必适合每一家公司,除了机械地照搬一些表面的措施之外,更需要分析其实质性的内核目的,才能真正起到“学我者生”的效果。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