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召忠预言成真?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了废铁

悬崖上说剧 2023-09-30 02:54:38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曾经是“日不落帝国”海军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曾经的海洋霸主已经不复从前的荣光。

为了重振昔日雄风,英国政府不惜巨资建造两艘超大型航空母舰。这一举措当初引来了全球瞩目,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英国的一场豪赌,注定难逃失败的命运。

这两艘航母不仅严重拖累了英国的经济,其维护费用更是令国库雪上加霜。如今,它们已经成为了英国海军的累赘。

而这恰好印证了张邵忠的神预言,那么他的预言是什么呢,让我们接着看!

一.英国航母计划:难以为继的海上霸权梦

英国曾长期号称“日不落帝国”,其强大的海军实力一度令全世界仰望。19世纪中期,英国海军拥有600多艘军舰,远远超过世界第二和第三海军强国的总和。

英国海军不仅舰船数量巨大,单舰实力也达到让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水准。当时,英国海军的实力甚至可以单独对抗世界前六强国联手的海军。

但英国的海上霸权并非永恒。随着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崛起,它们开展军备竞赛,纷纷建立自己的军工企业,大力发展海军力量。

尤其是美国,其经济实力迅猛增长,各类先进军舰、航空母舰大量服役。在这些新兴海军强国的挑战下,英国的海军优势逐渐被蚕食。在二战结束后,英国的海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国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英国不甘心自己的衰落,为了重拾昔日荣光,英国政府在21世纪初启动了两艘新航母的建造计划,并投入大量资金。

这两艘航母在设计上号称采用许多先进技术,包括独特的双岛设计、电力推进系统,其尺寸之大、性能指标之高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英国满怀雄心壮志,希望依靠这两艘航母重夺制海权,重现当年的海上霸主地位。

但航母计划的实施过程却充满了艰辛。仅建造费用就高达60亿英镑,几乎抵消了英国一年的国防开支。

为了筹措巨资,英国政府不得不削减其他公共支出。航母在服役后频频出现各种问题,如船体漏水、推进系统故障等,显示出建造质量参差不齐。

更致命的是英国购买的美制F-35B战斗机无法正常使用。英国为节省成本,起初订购的F-35B数量严重不足。等航母正式服役时,英国匆忙追加了138架F-35B的订单,但这批战机存在大量故障,至今能正常飞行的不到一半。

更令英国尴尬的是两艘航母根本无法同时作战行动,一艘需要返修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与英国“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保卫英伦”的宏愿相去甚远。

于是就有舆论批评英国此举不过是“画饼充饥”,既无力长期维持两艘航母之大,也无力配备充足的战机。

通过这场航母计划,英国重现海上霸主梦想的野心尽显,但设计、建造、维护各方面问题重重,现实却令人难堪。

英国要重登“皇家第一海军”之巅,似乎任重道远。这场航母计划充分暴露了英国海军已经日益衰弱的现状,想要重新称霸世界海洋,英国还有长长的路要走。

二.专业与通俗兼备的军事评论家——张召忠

张召忠1952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知道知识的重要性,还是咬牙送他上学。张召忠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少年时就对海军充满了热爱和向往。上世纪70年代,他如愿以偿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一名年轻官兵。

入伍后,张召忠凭借优异的政治觉悟很快成为了海军某部政治部的干部。在部队服役期间,他参加了多次中美之间的交流活动,这些宝贵的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国际视野。20世纪80年代,张召忠进入军事学院系统学习,开始了他扎实的军事理论研究生涯。

1993年,中美关系出现新一轮变化,张召忠以军事评论员的身份首次进入公众视野。当时正值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之际,张召忠判断萨达姆政权有可能战胜美军进攻,但结果被现实无情打脸。

这次失误让他在网上受到网友们的调侃和嘲笑,也为他赢得了一个“战术忽悠局长”的外号。

在那之后,央视欣赏张召忠丰富的军事知识和幽默风趣的个性,主动邀请他参加《新闻调查》和《战争》等系列节目的录制。

张召忠欣然接受了这个机会,他迅速适应了电视节目的节奏,用轻松幽默的语气为观众讲解复杂的军事知识,深受好评。节目组见他表现出色,频频邀他回归,张召忠也乐在其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召忠的节目语言越来越通俗,他的许多看似天马行空的预测也没有实现,这引起了一些网友的讨论和议论。甚至有人开玩笑称他为“战略忽悠局局长”,戏称他的预测都是在“忽悠”观众。

但是张召忠本人并不介意这些调侃,反而欣然接受了“局座”这个外号。他的这种豁达大度和幽默感,反而更加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尽管预测常不准确,但张召忠在军事问题上的见解仍然独特和有价值。

2019年,印度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之际,张召忠曾笑言“它最好别失火”,结果该航母不久果然发生了火灾。这件事证明了张召忠的军事预判有独到的洞察力,也让他的“局座”头衔名副其实。

这些年来,张召忠多次批评英国建造两艘大型航母的计划是在浪费资金,引发英国民众和舆论的强烈不满。

事实证明,这两艘航母的建造和维护的确成为了英国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相比之下,张召忠对中国军力发展的判断和预测则更加准确可靠,他认为当前中国的军力实力已经处于世界前列。

如今71岁高龄的张召忠已经淡出公众的视野,但他那兼具学术理性和幽默风趣的专家形象,至今仍获得广泛的好评。

三.英国航母计划:一场注定的悲剧

1999年,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宣布启动建造两艘航空母舰的计划,以重塑英国海军的辉煌。这一耗资高达60亿英镑的计划无疑会给英国国库以沉重打击,因为英国的财政早已捉襟见肘。

消息一经宣布,中国著名军事评论家张召忠立即判断,这两艘航母势必会拖垮英国。当时,不少人对张召忠的判断嗤之以鼻,认为他这是在贬低英国的造船实力。

时光荏苒,张召忠的预言应验了。2017年,首艘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下水服役。这艘号称采用世界最先进技术和设计的“精品”,很快就陷入了漏水、故障频发的窘境。

有报道披露,这艘航母船体结构存在严重隐患,导致维修费用高达数千万英镑。更令英国海军倍感头疼的是,这艘航母的后续运营成本之高,几乎相当于再建造一艘全新的航母。

而另一艘航母“威尔士亲王号”更加不济,在多次返工修改后,至今仍未正式服役。外界普遍认为,这两艘“破铜烂铁”不但无助于恢复英国海上地位,反而成为财政上的沉重包袱。正如张召忠预测的那样,这两艘航母势必会拖垮英国。

不过航母仅仅是英国问题的冰山一角。更严重的困境在于,英国根本无力为这两艘航母配备足够的作战飞机。

有报道指出,英国空军内部分人不愿意让这些昂贵的F-35B执行单调乏味的舰载机任务,宁愿让战斗机“躺着也值钱”。

而空军近年来为节省开支大幅裁减了陆基战斗机,雪上加霜的是军种之间合作不力,这使得航母的困境进一步恶化。

据报道,英国最先进的航母上可用的F-35B数量仅为原定的三分之一,其作战能力被严重制约。

可以看出志大才疏的英国政府在发起航母计划时严重忽视了自身经济实力的局限,也没有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执行障碍。

英国陷入了维持所谓“大国体面”和顾及民生的两难境地。这场注定的悲剧同样也出现在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航母计划中。

相比之下,张召忠在判断国际军力发展趋势上展现出惊人的准确洞察力和预测能力。

无论是预测英国航母的失败,还是判断美国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计划的困境,张召忠的预言都与后来的现实发展异曲同工。正是这一系列精准的“预言”,使张召忠在军事评论界享有“预言大师”的美誉。

张召忠英国航母计划的预言,也让我们认识到:在这个资源有限的世界,一个国家想要真正强大,必须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而不是通过盲目而粗放的方式追求所谓的“大国体面”。

英国航母计划的失败告诫人们,判断力、洞察力和对国情的理解,才是领导一个国家的关键。

结语:

英国航母的衰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曾经强国的颓败。但是,谁能保证未来其他国家不会重蹈覆辙?

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平衡发展与维持安全的难题。我们要保持清醒和警惕,谨防历史重演,不能让昨日的辉煌蒙蔽了我们的眼睛。

最终,时间才是检验一切的唯一标准。

0 阅读: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