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海军虽遭堵截,但其是30年来最高光时刻,中国待遇不如俄罗斯

润国际 2024-06-19 21:14:19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

文|国际甄姬队

编辑|国际甄姬队

俄罗斯海军编队近日抵达美国佛罗里达州外海,距美国本土仅26公里,这一罕见举动震撼全球。

该编队由最先进的22350型"戈尔什科夫号"护卫舰和"喀山"号攻击型核潜艇组成,搭载有"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等先进武器。

美军出动大量海空力量监视,如临大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此前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编队抵近美国海岸线时,并未受到如此高规格"接待"。

这一事件凸显了俄罗斯海军的战略威慑力,也引发了对中俄两国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思考。

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探讨其深层次影响,并就中国应当如何应对提出建议。

俄罗斯的"高光时刻",美国的"心惊肉跳"

俄罗斯海军编队抵近美国本土,这是一次战略威慑,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海军鲜有如此高调亮相。这支编队不仅抵近美国本土,更将导弹直指美国心脏。美国人恐怕已经多年没有如此近距离感受过对手的锋芒了。

然而,让美国更加心惊肉跳的或许并非"戈尔什科夫号"护卫舰,而是那艘行踪成谜的"喀山"号核潜艇。

这艘排水量1.38万吨、最高水下航速31节的"水下猎手",噪音低于100分贝,与海洋背景噪音几乎无异。

它随时可能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出手,这正是令美国坐立不安的根源。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俄罗斯敢于如此行动?美国为何如此紧张?这背后又反映出了怎样的国际格局变化?

实力说话的时代,"炮舰外交"仍未过时

俄罗斯此番举动,无疑是一次经典的"炮舰外交"。在当今世界,谁的实力强,谁的拳头大,谁就有发言权。

俄罗斯用行动告诉我们,"真理永远在大炮射程之内"这句话即便在21世纪依然适用。

美国曾经习惯了在别国家门口耀武扬威,如今却不得不在自家门前提心吊胆。这种反差不正是实力此消彼长的最好注解吗?

正如一位军事专家所言:"美国打仗从不在本土作战,本土就是软肋。这些年它一味对外用兵,自家后院早已千疮百孔。"

确实,美军疏于本土防御已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境内甚至没有部署"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对高超音速武器更是束手无策。

而这恰恰正中俄罗斯下怀。

扒一扒俄罗斯的"金刚钻"

俄罗斯此次能如此有恃无恐,靠的是什么?无疑是"量小而质精"的尖端武器。

首先是22350型"戈尔什科夫号"护卫舰。这艘排水量4500吨的新锐战舰集成了俄罗斯最新装备和系统,其最大看点是搭载了"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该导弹速度可达8-9马赫,射程约1000公里,可携带核弹头,现役反导系统难以拦截。

其次是"喀山"号攻击型核潜艇。作为俄"亚森"级改进型,它不仅下潜深度超过500米,还能携带32枚"缟玛瑙"反舰导弹或40枚"口径"巡航导弹,火力之强令人咋舌。

更重要的是,这支编队展示的不仅是"硬件",更有"软实力"。他们横跨大西洋,长途奔袭抵近美国,充分体现了远海作战能力。而核潜艇神出鬼没的机动,更是令美军疲于奔命。

客观而言,这支编队虽然规模不大,但"短小精悍",每一发导弹都是"压箱底的宝贝",确实有资格在美国家门口耀武扬威。

不同的遭遇,折射出的现实

与俄海军的高调亮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海军此前的遭遇。彼时,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编队也曾抵近关岛等美国海外领地,但美方反应则相对平和得多。

这不禁让人深思:同样是大国海军,为何会有如此悬殊的待遇?

有观点认为,这反映了中俄两国海军力量的差异。诚然,我国水面舰艇已经今非昔比,但在水下力量特别是战略核潜艇方面与俄罗斯尚有差距。美军之所以如此忌惮俄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不透这些"水下幽灵"的行踪。

也有分析指出,这体现了美国对中俄两国的不同战略定位。在美国眼中,中国是崛起中的强劲对手,需要遏制;而俄罗斯则是明摆着的老对手,仍握有可观的核武库,必须慎重应对。

无论如何,这次事件都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国际舞台上,实力仍然是硬道理。只有把自己变得更强,才能赢得应有的尊重。

中国的思考:路在何方?

面对俄罗斯的"高光时刻",中国又该如何应对?笔者以为,当务之急有三:

其一,正视差距,抓紧补齐短板。尤其要在水下力量建设上加大投入,尽快缩小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

其二,审时度势,加强中俄战略协作。在应对美国霸权主义方面,双方利益高度一致,理应优势互补、并肩而战。

其三,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我们追求的是让世界更安全,而非更动荡。强大起来的中国,永远是世界和平的坚定维护者。

当然,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我们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今天的中国,已经有了"有所作为"的实力,关键是要把握好节奏和火候。

网友热议:同情者有之,质疑者有之

这件事情很快就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有网友表示:"俄罗斯这次是玩了一手漂亮的'围魏救赵'。美国在乌克兰战场咄咄逼人,俄罗斯就把战场引到美国家门口,这下美国也该尝尝被人拿枪指着的滋味了。"

也有网友认为:"不得不佩服俄罗斯的勇气。这么些年了,也就俄罗斯敢在美国眼皮子底下撒野。这哪是什么军事行动,简直就是艺术表演!"

还有网友指出:"其实美国的反应也在意料之中。毕竟谁被人拿着刀架在脖子上都不会感到舒服。只不过美国人早就习惯了欺负别人,现在风水轮流转,轮到自己被欺负了,自然有些不适应。"

当然也有持不同意见的网友:"我觉得俄罗斯这么做有点冒险主义。万一擦枪走火怎么办?现在的国际形势已经够乱了,大国更应该以身作则,而不是火上浇油。"

有意思的是,不少网友把话题引向了中国:"看看人家,再看看咱们。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这么硬气,在美国家门口耀武扬威?""别着急,一步一个脚印,咱们迟早也能做到。关键是要埋头发展,不能被别人带了节奏。"

无论赞成还是反对,网友们的关注点几乎都集中在一点上:如何在与美国的博弈中掌握更多主动权?这或许正是全民族的共同心声。

结语:无惧风浪,扬帆远航

俄罗斯海军此次"美国之行"无疑给了世人太多启示。它不仅展示了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也暴露了美国本土防御的薄弱环节,更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际政治课。

强权政治依然主宰着这个世界,但秩序已悄然生变。曾几何时,只有美国能在他国家门口耀武扬威,而今这一特权正在瓦解。这启示我们:世界不会主动等着我们强大,我们必须主动去强大。唯有如此,才能在风云变幻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中国而言,我们既要清醒认识到与俄罗斯在某些领域的差距,也要看到自身的长足进步。道路还很长,但前景灿烂可期。我们坚信,只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锲而不舍地增强综合国力,终有一天,中国号巨轮也将以无可匹敌的姿态驰骋于世界各大洋。

最后,我想以美国诗人朗费罗的一句诗与大家共勉:

"不要像羊群一样茫然前行,要像雄狮一般奔向顶峰。"

人类没有放弃核武器的过去,注定了未来战争的残酷性。那么,各国究竟应当如何在追求自身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之间找到平衡?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各抒己见。

0 阅读:1

润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