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了15岁,家长别碰这几个“雷区”!

锦囊课程 2024-05-29 03:57:29

15岁意味着什么?

从教育心理学上来看:

当初中生迎来15岁,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上。

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渴望独立,追求自我认同。

与家长相处的过程中,初中生谨慎又敏锐。

若是意识到,自己被质疑或者干涉了,他们很容易变得抵触。

不觉之中,亲子之间就会失去信任。

作为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避免踏入一些可能引发冲突的“雷区”。

孩子过了15岁,家长别碰这几个“雷区”!

雷区一

过度干涉孩子的私生活

有这样一个案例:

小明今年十五岁,他喜欢打篮球和与朋友聚会。

然而,家长担心他学坏了。

所以,经常偷看他的日记、翻查他的手机,甚至限制他与朋友的交往。

结果导致了,小明变得越来越叛逆,与父母的关系也日益紧张。

孩子到了青春期。

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和兴趣爱好。

所以,他们渴望拥有一定的私人空间。

此时,家长若过度干涉孩子的私生活,不仅容易引发孩子的反感,还可能破坏亲子之间的信任关系。而是应该做好榜样作用,引导孩子的成长。

用斯宾塞的话来说:

“教育真正的目标,是培养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管的人。”

所以,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要避开这个雷区了。

雷区二

对孩子进行过度比较和施压

卡尔·罗杰斯说: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去成长。”

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

否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叛逆的想法,反而阻碍孩子的成长。

比如说,有一个女同学。

她在学习上一直表现不错,但她的父母,总是将她与邻居家的孩子进行比较。

认为她,还不够优秀。

父母的高期望,让这位同学倍感压力,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

他们渴望得到,家长的认可和鼓励。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过分强调成绩和成就,对孩子进行过度比较和施压,容易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和自卑心理。

雷区三

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

小李今年十五岁。

他的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与他交流。

在学校里,小李遇到了很多困扰和挫折,但他不知道该向谁倾诉。

他感到自己很孤独,缺乏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久而久之,小李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和孤僻了。

卢梭说: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情感、意志和品格。”

作为学生,也是有情感需求的。

15岁的孩子,正处于情感波动较大的阶段。

他们希望获得,家长的关心和理解。

然而,许多家长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只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和学业成绩。

这种互动,容易让孩子感到孤独和失落。

十五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作为家长,需要耐心地陪伴孩子成长。

要避免过度干涉孩子的私生活、对孩子进行过度比较,同时,不能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避开这三个雷区,才有机会建立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从而帮助孩子,度过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青春期。

0 阅读:160

锦囊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