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涵洞查隐患,无人机空中探险情,句容科技赋能筑牢防汛“安全线”

扬眼 2024-06-19 13:25:53

扬子晚报网6月19日讯(记者 万凌云 通讯员 张雨露 王一帆 ) “机器人”涵洞查隐患,无人机空中探险情。从6月19日起,镇江句容正式入梅,随着主汛期的到来,句容各地充分发挥“技防”优势,综合运用信息化科技手段,为防汛防灾提供“第一手”精准数据,让防汛调度更加精准、高效。

水库涵闸往往是防汛抢险中的薄弱环节,由于工程老化、水情变化等原因,可能产生渗漏、裂缝等险情,为此,句容市水利局加紧对涵洞运行状况进行全面排查。在句容石山头水库,水利局工作人员利用探查“机器人”对水库涵洞进行了全面排查。

只见身形娇小的“机器人”在人工操作下,灵活地进入狭小的涵洞中。摄像头捕捉到的高清影像,实时传输到地面工作人员的操作屏幕上,涵洞内的情况一目了然。

排查人员唐琴告诉记者:“以前检查涵洞都是人工检查,有些小的涵洞人没办法进去。现在‘机器人’可以无死角地去检查,主要检查涵洞里露筋、还有混凝土脱落,伸缩缝止水,阀门止水等方面的问题,很多细节都能全部检查到位。”

石山头水库涵洞长约70米,探查“机器人”仅花费了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往返了一个来回。工作人员通过排查导出的影像,就能发现涵洞中存在的各类隐患。据了解,句容 56个中小型水库共有涵洞上百个,随着“机器人”的投入应用,涵洞探查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也为隐患整改留出宝贵的时间。

唐琴说:“拿闸门止水来说,如果闸门下有石块或者木块堵塞阀门没办法起闭的话,汛期闸门开启就会受到影响,泄洪也会受到影响。现在目前已经检查了80%,预计在6月底100%检查完。”

水利工程是防汛抗洪的重要安全屏障,在句容北山水库,今年投入的智能无人机系统也已“上岗”。随着系统开启,这台多功能无人机缓缓出现在眼前。与普通机型不同,这台无人机具备24小时不间断巡查能力,可以及时发现险情,并提前预警。

句容北山水库管理所副所长张金华介绍说:“这个智能化无人机系统可以自动设定路径和时间,汛期我们能够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并对水库上游有危险的人员通过喇叭喊话起到警示作用。同时,我们对水库上游的水情以及来水大小起到实时监测作用。”

张金华介绍,相比过去人工巡查,无人机覆盖的范围更广,效率更高。同时,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能够实时捕捉水面漂浮物等污染情况,并通过AI图像分析与识别技术,精准识别非法排污、非法捕捞等目标,实现水域环境的全面监测。“主汛期期间我们采用无人机每日巡查一次,针对梅雨季节以及持续降雨天气,我们会增加巡查的频次和频率,及时预警,确保安全度汛。”

现场

在科技的加持下,句容防汛精准预报体系和防汛抗灾能力正在不断完善。今年以来,句容市水利局通过运用大数据平台,开发使用“防汛通”APP,加强水雨情监测自动化能力,实现河湖全域全时管理。此外,联合河海大学开发设计了赤山湖地区洪水预报模型,彻底改变了靠人工经验测报洪水的历史,提高了洪水预报调度的精准性,为安全度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校对 李海慧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