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壬寅宫变”背后有没有阴谋?

琅琊左史 2024-06-13 17:16:23

针对这个事件, 史书众说纷纭,有说是宫女不堪虐待,王宁嫔和曹端妃指使十六个宫女联合起来谋刺嘉靖。有说是文官集团在大礼议事件失败后对嘉靖帝发起的报复。

当年到底是谁要杀嘉靖帝,只有那个带头的宫女杨金英知道。

站在现在人的角度来看,历史上谋杀皇帝的事件有很多次,但由宫女发起的谋杀皇帝事件只有这一次,这件事非常蹊跷。

如果说没有阴谋,只是嫔妃和宫女不堪虐待的报复,很难让人信服。

有一个问题就无法解决,那就是王宁嫔到底是怎么说服其他十几个宫女,要让她们冒着被凌迟处死和夷灭九族的风险来干这件大逆事件?

只是因为不堪虐待、对未来没有了指望,大家就同意?我看未必,人性最为复杂,如果有宫女趁机告发,是不是就能够逆天改命?

没有幕后谋划、没有天大的好处,十几个宫女的心未必这么齐。

我是个普通人,没混过官场,只混过学校和职场,混到三十几岁,有一个极大的感触,人心不可测,能够团结干一件事太难了。

区区一个学校和职场都这样,更何况是危险重重的深宫大内。这可是个一脚生一脚死的地方,在这个地方玩的就是心眼,能让妃嫔和十几个宫女紧紧联合,非仔细谋划不能成事。

用笔者狭小的生活阅历来看这件事,笔者认为刺杀嘉靖这件事绝不是几个宫女单纯的意识觉醒、奋起反抗,背后一定有人指使,并且用重利或许诺收买了宫女,从而让这些宫女认为值得为这些许诺搏命。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谁收买了王宁嫔和宫女?

很多人都认为文官集团是幕后黑手,他们想谋杀嘉靖另立新帝。

嘉靖帝登基是个历史的巧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时没有子嗣,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左右了继承人的选择,杨廷和选择了明武宗的堂弟、只有十四岁的朱厚熜,杨廷和认为朱厚熜年纪小容易控制,自己可以掌握朝政。可惜朱厚熜人小鬼大,登基后就通过大礼议事件将杨廷和斗倒。嘉靖帝从这里就和文官集团结了仇,本质上还是皇帝和大臣之间的权力之争。

壬寅宫变后,又发生了几件事坐实了这种推论。

壬寅宫变八天后,嘉靖帝的皇后去世,方皇后死的太蹊跷,毕竟她是壬寅宫变救驾的第一功臣。之后,嘉靖帝清洗太医院。再之后,嘉靖帝诛杀内阁首辅夏言。

嘉靖帝借口壬寅宫变,从皇宫搬到了西苑,扶持严嵩做首辅,二十年不上朝,幕后掌控朝局,暗操独治。

通过上述分析,文官集团刺杀嘉靖帝的理由勉强能够站住脚,但实际上到底怎么回事,无人能知晓,这就是历史的迷人之处。

0 阅读:38

琅琊左史

简介: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