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原来,这个才是白晓荷难以放下前男友的真相

朱强 2024-06-21 02:07:24

白晓荷去找前男友了。

白晓荷在明确表明与黄振华断绝关系后,向父母告知了分手的消息。

之后,她便搬离家中,住进了学校。

一直没有回家,白父非常担心。他再次找到黄振华,请他代为探望白晓荷,并传达父母无法见到女儿时的焦虑之情。

黄振华见到白晓荷时,她坦率地告诉他,她独自去了一趟前男友的老家,只是为了再见前男友一面。

对方却未曾现身。

在白晓荷乘车回北京的途中,她接到了前男友的电话。

电话内容简短,却包含两层意思:首先,他希望白晓荷能忘了他;其次,他即将与当地的女孩结婚,并准备在当地度过余生。

白晓荷的前男友完全没有给她任何机会。

原本,白晓荷打算去她前男友的老家探访,想弄清楚那里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他放弃她而返回故乡。

甚至,她还希望能找到机会让两人重归于好。

白晓荷最终放弃了希望,因为他们未能最终见面。

为何白晓荷无法摆脱对前男友的情感纠葛?

在与黄振华的交谈中,她提到他计划认真读书,完成博士学位后,去国外的一家研究所从事实验研究,至于其他的事情,就不再多考虑了。

白晓荷表面温和文静,实际上她的性格缺陷十分显著。

黄振华见到白晓荷时,她正待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

一个女性,性情温和、富有认真和专注精神。

最大的特点是不爱说话。有一次,黄振华带她去河边钓鱼,没想到她却带了一本书。

这和不去户外有什么区别呢?

白晓荷早已习惯了没有户外活动、没有交流,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看书的生活。

这并没有什么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觉得舒适的生活方式。

白晓荷前男友真的不回头了,当她向黄振华述说她今后的人生计划时,一般人都会觉得白晓荷有些异想天开。

白晓荷对生活的激情和向往已完全消失。

消极且悲观。

这是不愿主动与人交流、不主动融入社会的后果。

如果白晓荷再年轻一些,医生会诊断她患有“自闭症”。

尽管白晓荷是病症的承受者,真正的病因却在她父亲身上。

白父是一位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

这是白父最为自豪的一件事。

那天,白父亲自赶到设计院,与黄振华交流。

白父说,这辈子他做得最正确的事,就是始终坚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最终他成功了。

实际上,白父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全家人也相处得非常和睦。

他最大的失败之处在于长期以来对白晓荷缺乏关爱。

白父为了事业奋斗,从白晓荷出生至成长,几乎未曾关心过她,也从未陪伴过她。

白晓荷极度缺乏父亲的关爱。

这些特质在白晓荷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天,在食堂用餐时,黄振华主动走近她,想和她攀谈。

黄振华,一个平时以善于交流著称的人,竟然在白晓荷面前也会陷入沉默。

白晓荷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跟黄振华交流,因此每当黄振华提出一个话题时,她总是应答不当。

白晓荷只知道读书的原因是因为她缺少了父父的爱。

只要看懂她为何放不下前男友,就能理解她为何去了前男友的老家。

白晓荷因为严重缺乏父爱,对男性实际上也缺乏信任。

白晓荷的前男友是她的同班同学,两人一直形影不离。

出于信任,白晓荷与他谈了五年的恋爱。

此外,白晓荷完全没有打算再相信任何男性。

黄振华受白父之托去探望白晓荷。

白晓荷说了一番话,特别是,她表示自己的一生将奉献给实验室,暗示除了她前男友这个认定的结婚对象外,她不会再接受其他男性作为结婚对象。

这样的女人,光是想想就让人感到恐惧。

因此,白晓荷无法释怀前男友,并非完全因为她真的放不下,也不仅仅是因为她不想结婚。

实质上,在她潜意识中,存在一种对社交的恐惧以及对男性的不信任。

白晓荷难以忘怀前男友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一点。

在她看来,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真正重要的是互相陪伴。

我国大部分婚姻家庭的模式更偏向于“男主外、女主内”。

为了追求事业上的成功,男性往往忽略了家庭。

他们对孩子的印象可能只是一个头脑中的概念:这是自己的孩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父亲,他们几乎没有陪伴过,比如周末一起进行户外活动,或者共同阅读一本课外书。

形象地说,这实际上意味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爱。

孩子如果缺乏父爱,其性格也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表现出明显的不完整之处。

成年后,通常会发现自己在社交场合中处于不利地位。

人的一生中,如果已经结婚并育有子女,那么就应当承担起父母的责任。

最重要的是多与他们在一起,给予更多陪伴。

否则,即便你在事业上再怎么成功,若孩子心理不健康,性格上存在明显缺陷,那时后悔也来不及。

白父即便看到了现在的白晓荷,仍然未察觉自己身上的问题。

这能责怪谁呢?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