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向晖暴露后,胡宗南为何不公开逮捕他?有2点原因

小贩还不快跑 2024-05-11 07:47:04

1949年,张治中去周总理办公室找他商量事情,俩人聊到一半时,一个人走了进来。张治中一见,大惊失色,立马吃惊地站了起来,慌张地问道:“这不是向晖老弟,你怎么在这里啊,你难道也起义了?这怎么回事啊”。张治中说完后,不自觉地望向了周总理。

张治中口中的这个向晖老弟,名叫熊向晖,是胡宗南的机要秘书,是胡宗南非常信任的人。

突然被这么一问,熊向晖一下子懵了,不知道怎么回答。眼见俩人冷场了,周总理立马打破尴尬,笑着说:“我帮他回答好了,熊向晖本来就是我们的人啊!没有起义之说,他是我派到胡宗南那里去的!”

总理的回答,让张治中瞬间恍然大悟。他沉思了片刻,便呆呆地坐了下来,之后反问道:“那他离开胡宗南了,胡宗南肯定知道他身份了,为何不公开拘捕他?以至于国军内部都不知道这件事!”

周总理听后,笑着说:“那是胡宗南自己的事情了,他有自己的想法!我大致也能猜得到。”

此时,张治中还想说:“难怪国军会一败涂地,原来是这样!”但他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那胡宗又有那些想法呢?这就不得不说熊向晖和胡宗南的关系!

熊向晖是地下工作者,是后龙潭三杰之首

熊向晖出生于1919年,是山东人。和很多地下工作者不一样的是,熊向晖出生于一个家境特别好的家庭,甚至可以用富二代、官二代来称呼他。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县长。可以说,这样的条件确保了熊向晖一出生就可以过得很好,事实也确实如此。

熊向晖的父亲非常的开明,不仅让熊向晖好好读书,还不给他包办婚姻,让他自由恋爱。也是因此,熊向晖身上的气质和其他有钱公子的不一样。

虽然是官二代,但熊向晖却不是纨绔子弟,他并没有因为条件好而不思上进,反而非常努力读书。因此他在17岁的时候,考上了清华大学。

进入大学后,他接触到了革命的火种,之后便加入了党组织。那段时间,碰巧周总理去清华大学做演讲,听演讲期间,熊向晖受到了周总理非常大的影响,并把周总理当作自己的偶像。

这期间,熊向晖因为有才华,也受到了周总理极大的赏识。周总理曾对熊向晖说:“看到你,就像看到了曾经年轻的我,对革命充满了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

后来,熊向晖也如周总理说了,为了革命,做到了奋不顾身。

抗战爆发后,熊向晖接到了周总理的第一个任务:去胡宗南哪里潜伏起来

1937年,熊向晖以学生身份参加了胡宗南的战地慰问团。为期一个月的战地服务结束后,胡宗南接见了慰问团的年轻人,并说:“我想在你们当中选一个人,留在我们军部,你们如果有意向留下的,明天跟参谋长报名!”

得知有这件事后,熊向晖便跟周总理汇报。周总理觉得这是一个在胡宗南身边潜伏的好机会,便对熊向晖说:“你报名,放心,你一定会被胡宗南选上,到时你就在胡宗南身边潜伏起来!”

为何周总理认定熊向晖一定会被选上呢?因为周总理太了解胡宗南了。

周总理为什么会了解胡宗南呢?因为胡宗南是周总理的学生。周总理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主任期间,曾经教过胡宗南,对于胡宗南的性格、爱好和用人风格,周总理了如指掌。

并且国军高层当时选人有个固定的大方向,那就是选择出身家境特别好的人,他们几乎不会选择贫农出身的人。因为贫农是地下党的机率特别高。

因此,熊向晖的履历完全符合,甚至可以说是为胡宗南打造的。政府人员子弟、高材生、多才多艺、年轻有为,这些标签完全符合胡宗南的选人标准。

因此,果不出周总理所料,熊向晖被胡宗南选上了,并当作培养对象。胡宗南之所以要培养人,是想为自己所用,因为当时国军内部派系林立,胡宗南意识到培养忠心于自己的下属非常的重要。

彼时,周总理派熊向晖潜伏在胡宗南身边的主要任务是游说胡宗南积极抗战。

为此,周总理对熊向晖提出了几个要求。

一:不可急躁。二:不发展下线。三:面对自己人的误解,要懂得忍耐。四:加入国民党,政治上不左不右,但要和胡宗南一致。五:和国军官员往来时,不卑不亢。

熊向晖牢记周总理的几点要求,也正是这几点要求,让胡宗南很顺利地潜伏了下来,并成为了胡宗南的机要秘书,成为了胡宗南非常信任的人。

这期间,熊向晖的任务先是潜移默化地影响胡宗南,让其积极抗战,而后则是变为帮助党组织打赢解放战争。

熊向晖送出过几个关键性的情报,包括抗战期间胡宗南部要闪击延安,以及解放战争期间胡宗南部进攻延安。他的情报,避免了组织遭受到重大损失,以至于毛主席夸他:熊向晖一个人顶好几个师!

熊向晖这一潜伏,就潜伏了10年。直到1947年底,他的地下党身份才被胡宗南知道。但也就胡宗南知道而已,国军的高层甚至军统和蒋介石都知道。

自从军事情报多次泄密后,胡宗南就派人查自己的内部人员。结果这一查,手底下人告诉他,熊向晖是底下党。一听到这消息,胡宗南非常的难受,沉思了片刻后,他对手底下人说:“此事保密,不可对外宣布,就这样吧,算了!”

那熊向晖身份暴露后,胡宗南为何不逮捕他呢,胡宗南有这二点考虑

一是考虑到对自己的影响

如果胡宗南公开逮捕熊向晖,那蒋介石肯定也就知道熊向晖是地下党了。胡宗南身边潜伏着一个共产党,那么他肯定也要被问责的。熊向晖是地下党,也就证明了之前抗战期间闪击延安计划和解放战争期间进攻延安计划的泄密,都是熊向晖所为,也就是最终问题出现在胡宗南这里。

下属泄密重大军事计划,作为上级,胡宗南不可能没有一点责任。虽然蒋介石偏爱胡宗南,但如果知道这些,胡宗南肯定要被责骂甚至调离岗位的。胡宗南从一个小学老师,一步步走到统领几十万人马兵团司令,他深知其中的不易,绝不能因为这件事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二是胡宗南和熊向晖感情很好,于心不忍

胡宗南和熊向晖的关系,已经超越了上下级关系。两人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胡宗南比熊向晖大23岁,他甚至把熊向晖当作弟弟来培养了。

在熊向晖被胡宗南选中后,胡宗南便将其送到了黄埔军校学习。学习结束后,胡宗南便让其来到自己身边工作,并对他非常信任,重大事情都会跟他说。

除了工作任命外,胡宗南还将熊向晖当作了自己吐露心声的对象。所以说,熊向晖不仅是胡宗南的下级,更是胡宗南十分信任的知己。

并且,胡宗南还主动带熊向晖结识各种国军高官,可以说是带熊向晖混进自己的圈子里了。也是因此,熊向晖认识了蒋经国。在他结婚的时候,蒋经国还担任了他的证婚人。

后来,抗日战争结束后,胡宗南得知熊向晖想要去美国留学,还主动帮他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留学资格。

但在1947年年底,熊向晖在美留学期间,他的身份被胡宗南知道。胡宗南也就只是停了他的留学补助而已。

因此,也正是这两点原因,让胡宗南不敢也不舍得公开追究熊向晖的责任。

后来,直到1949年,蒋介石通过张治中的信件,才知道胡宗南对他隐瞒了这件事。蒋介石为此发怒,大骂道:连你胡宗南都不可靠了。

从蒋介石的态度中,可以看到,胡宗南的顾虑是对的。不过当时蒋介石手底下可用的人太少了,因此虽然对胡宗南充满了失望,但还是只能继续让他带兵。

熊向晖不顾危险,在胡宗南身边潜伏10年,并且能圆满撤退,他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东西,十分让人钦佩。而胡宗南也是因为2个原因,让熊向晖得以安全回到组织怀抱里。

1 阅读:192

小贩还不快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